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美国兴起了一场关于护理院的"文化变革运动",在其影响下,护理院经历了从"机构化"向"家庭化"发展的演变."文化变革运动"的"家庭化"理念表现在伦理价值观、机构管理、护理服务、环境设计四个方面,其形成的动因在于:代际间服务需求的变化、政府监管以及护理院的利益驱动."家庭化"的理念与美国文化相契合,和福利机构"去机构化"发展相互补充,对美国护理院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也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其缺陷."文化变革运动"中的经验做法对中国失能老年人、残疾人的长期护理实践有着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签发的"禁穆令",既是为履行其在竞选期间对支持者许下的诺言,体现"美国优先"及"保护美国安全"的政策主张,也源于其本人及其执政团队对穆斯林和伊斯兰国家的一贯偏见。"禁穆令"的出台引发了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的大规模抗议,但美国近半数民众对此禁令持支持的态度,表明美国国内尚存在严重的"伊斯兰恐惧症"和对恐怖袭击的担忧。特朗普的"禁穆令"意在运用区别对待的策略来分化伊斯兰世界,在撕裂美国社会的同时,也对美国中东政策走向产生了影响。种种迹象显示,特朗普政府将更多地从利益层面而非战略层面构建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东方主义是关于东方和西方世界关系的经典理论。在伊朗伊斯兰革命、海湾战争以及"9·11"事件的刺激下,新东方主义在二元对立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延续与补充东方主义的原有内涵、强化"他者化"方式以及在传播中提升伊斯兰世界本土声音的消息源功能等手段,成为现代西方世界审视东方世界的新框架。本文通过分析美国三家主流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相关报道,认为新东方主义叙事方式对后"9·11"时代美国媒体的报道产生了重要影响力,这种叙事方式成为美国媒体报道反恐战争与伊斯兰世界事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美国俚语占据着美国人日常谈话常用词汇的十分之一,比喻、委婉、夸张的使用方法在美国俚语中又极其常见。本课题结合国内刘重德基于严复先生的"信、达、雅"提出的"信、达、切"的翻译原则,并通过对美国俚语的修辞手法的研究,对其翻译方法进行分析。这将能够增添美国俚语的趣味性学习,对美国俚语的理解以及翻译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鉴于当时美国教育的低效和社会危机的迸发,美国批判教育思想家伊万·伊里奇强烈批判学校教育制度,提出通过"去学校化"来改造社会的理想。他的大胆设想激起了人们对教育弊病的思考及对其他可能的教育形式的探索热情。作者将从社会、学校、教师三方面对当今教育中存在的弊病提出解决策略,达到学生在学校也可以全面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金融化是经济社会学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一个层次复杂、意涵宽泛,容易混淆和滥用的概念。本文首先梳理了英文文献中金融化概念的操作化方式,并概括出从“市场结构转型”和“行动逻辑演变”入手的两种金融化研究进路;随后讨论了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两种传统下对金融化(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金融化)的不同解释,厘清了将金融化作为历史必然阶段和政策意外后果的两种不同传统及其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金融化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数据,检视了我国金融化在各个层面的经验表现,并对未来金融化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梳理面子理论研究和探讨美国华裔面子心理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对美国华裔导演Alice Wu浪漫轻喜剧《Saving Face》中华裔一家三代人的面子话语进行认知心理分析,试图了解"面子"背后隐藏的华裔美国社会文化的实质以及传统与后现代理念的冲撞,以进一步加深对美国多元社会文化视域下华裔心理的认知解读。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从"人本化"的内涵出发,探讨在今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化"教育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以原型范畴化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以"power"为例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认知阐释。通过对"power"一词的分析,发现在"power"原型的语义范畴中,包含基本义和其他边缘义项。这些义项以基本义为原型,其他边缘义项则是通过原型转化、原型分裂和次范畴化等途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而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依照美国中东政策的源起、美在中东的利益、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的美中东政策等历史线索和逻辑关系,本文对美国中东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体考察,构建了"分析美国中东政策的框架"。其中,作者多年前提出的"考察美国中东政策的坐标"在实证研究中是可行且有效的。冷战后,中东成为美国全球战略重点"两洋战略"的"连接点"和"支撑点",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与"两洋战略"遥相呼应,构成强有力的"哑铃态势",加强了"两洋战略"。此外,美国发动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三场有重大影响的战争,进一步说明中东地区对美来说不仅有着无法割舍的利益需求,而且还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11.
整体考察美国的中东政策(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而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依照美国中东政策的源起、美在中东的利益、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的美中东政策等历史线索和逻辑关系,本文对美国中东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体考察,构建了"分析美国中东政策的框架".其中,作者多年前提出的"考察美国中东政策的坐标"在实证研究中是可行且有效的.冷战后,中东成为美国全球战略重点"两洋战略"的"连接点"和"支撑点",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与"两洋战略"遥相呼应,构成强有力的"哑铃态势",加强了"两洋战略".此外,美国发动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三场有重大影响的战争,进一步说明中东地区对美来说不仅有着无法割舍的利益需求,而且还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国"的崛起使国际恐怖活动与当地政治诉求实现了有机融合,并使恐怖活动开始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内战化"色彩。有国内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塔利班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罗汉·古纳拉特纳教授在2014年初曾指出,"9·11"以来西方国家发动的反恐战争并未取得真正成功,受叙利亚内战和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两大因素影响,2014年全球面临的恐怖活动将会进一步增长。现在看来,这一分析具有很大的预见性和前瞻性。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可能造成的潜在后果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叙利亚内战诱  相似文献   

13.
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而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部分.依照美国中东政策的源起、美在中东的利益、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的美中东政策等历史线索和逻辑关系,本文对美国中东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体考察,构建了"分析美国中东政策的框架".其中,作者多年前提出的"考察美国中东政策的坐标"在实证研究中是可行且有效的.冷战后,中东成为美国全球战略重点"两洋战略"的"连接点"和"支撑点",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与"两洋战略"遥相呼应,构成强有力的"哑铃态势",加强了"两洋战略".此外,美国发动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三场有重大影响的战争,进一步说明中东地区对美来说不仅有着无法割舍的利益需求,而且还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14.
精英民主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关于政治民主的观点,该观点认为民主是"公民投票的领袖民主"。而近年来日益兴起的关于协商民主的讨论,则起源于对美国"精英民主"的反驳,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协商民主是当今多元化背景下,伴随公民理性化程度加深的一种现代民主体制。两种思想都在民主理论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二者的关系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继承的。  相似文献   

15.
华裔美国文化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三十多年的文化历史。这三十多年来,随着全球文化不断地被研究就探讨,华裔美国文学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纵览华裔美国小说的深入研究,"唐人街"、"母与女"、"父与子"等典型母题不断地被展现在世人的研究实现中。这些母题包含与表现了了华裔美国人这些特殊群体的族裔生活,他们的迁徙,他们的离合,是适者生存的理念与时代文化的产物,这些母题有着特别而固有的文学艺术理念,为我们研究华裔美国小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文化依据。对于这些典型的母题,我们不仅了解华裔这类特殊人群的生活背景与生活经历,而且对我们在国际化文学研究中所应持有的文化视角与文化立场有着重要的启示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以来,中东地区政局动荡,民众反美情绪日高,这充分暴露了美国中东战略的失误,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美国的横行成为引发中东动荡的一个重要诱因;巴以争端依旧,令阿拉伯人十分不满;为了稳住中东,化被动为主动,以继续掌握中东事务的主导权,奥巴马提出了中东"新思维"。尽管新意不多,但体现了美国政府对中东政策的调整,并日渐清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正在打造埃及这个"民主过渡"样板,以促中东其他国家仿效。  相似文献   

17.
美国无疑是当今世界级的政治、经济、军事的世界霸主。但美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甚至更早。在19世纪,美国的经济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先,在19世纪,美国的中心化、也叫集中化或城市化发展很快。另一个是分散化或扩散化,也就是以城市为基础公共机构也包括公司的机构向外扩散。换一句话说,在城市人口集中的过程中,城市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资本社会的发展。第二个现象是许多有钱的美国人向远离城市的西部发展。开发边疆也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地理讲造就了全国范围内更大的城市群。第三个需要我们研究的是美国人19世纪的文化。也就是美国人的社会、经济增长和市场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美国人的价值观念是什么?还有美国人的慈善行为提高了社会的福利。这些都构成了资本主义"孕育"时期的主要特征。在美国19世纪的社会进步过程中,社会进步的既得利益者与没有得到利益的人群之间往往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美国人总是靠着文化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使社会矛盾不断得到解决,没有使社会矛盾阻碍社会的发展,相反,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但推动了经济的进步,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这是我们研究社会管理的人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8.
爱德华·W·萨义德的《掩盖伊斯兰》阐释了伊斯兰文明被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媒体"妖魔化"的内在过程及其原因,进一步揭示了经济政治权力与话语权的内在合谋.在话语权被垄断的情境下,美国等西方媒体制造了一个被扭曲的、刻意掩盖的、偏见化的伊斯兰世界的图景.这是萨义德在美国所体验到的失真的伊斯兰文明.  相似文献   

19.
2003年美国入侵以来,伊拉克的形势可以概括为四化,即越南化:美国陷入在第三世界长期战争的泥沼;黎巴嫩化:统一主权国家走向解体;波黑化:大规模的种族清洗;阿富汗化:成为伊斯兰国际极端力量反美的重要基地.四化反映了美国对第三世界外交的连续性以及第三世界民族国家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文化研究领域,诸如"后工业娱乐社会、享乐主义时代、后现代主义文化"等描述,揭示了美国当代文化的主体已表现为通俗文化形式,其内容无所不包,"大众化"与"娱乐性"成为其主要的发展特点。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美国通俗文化的导入能够弥补学习者只吸收"精英文化"造成的缺失,教师可构建"外国文化、跨文化、多文化"教学模式,从而进行美国影视文化、通俗小说、流行音乐、体育及时尚文化等通俗文化因素的导入,在辅助语言教学的同时,对学习者的文化拓展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