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届国际亚洲学者大会 (ICAS2 )将于2 0 0 1年 8月 9— 1 2日在德国柏林举行 ,世界各国从事亚洲问题研究的学者将被邀请参加这次大会。由于亚洲研究领域里的国际合作不断发展 ,1 998年 6月在荷兰举行了第一届国际亚洲问题研究大会。本次大会将承续第一届大会的主导思想 ,为从事亚洲研究和寻求发展该领域国际间合作的学者提供广泛的学术交流机会。第二届国际亚洲问题研究大会由欧洲亚洲研究协会 (AAS)和欧洲科学基金会 (ESF)亚洲委员会共同组织 ,它们代表欧洲朝鲜研究协会、欧洲日本研究协会、欧洲南亚研究协会、欧洲中亚研究学会和欧…  相似文献   

2.
国际科学院协会 (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ассоциацияакадемийнаук ,MAAH)于 1 993年 9月 2 3日在乌克兰基辅成立 ,为国际非官方机构。其宗旨是 :联合多方科学院科研力量 ,解决重大学术问题 ;在保持学者之间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友好联系的基础上 ,发展科学院之间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 ;保护和挖掘科学潜力 ,特别是独联体各国基础科学研究的潜力 ,并给予有效的资助 ;促进科学与教育的一体化 ;加强科研干部培训 ,为扩大科研成果和独联体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国际科学院协会的会员资格包括 :正式会员、观察员和…  相似文献   

3.
据苏联《经济问题》杂志1983年第1期报道:国际储备管理第二次讨论会于1982年8月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来自25个国家的学者参加了这个讨论会。在这次讨论会上,国际储备研究协会宣告成立。与会者一致通过了协会的章程并选举了协会的领导机构。美国学者K.爱尔罗乌当选为协会会长,匈牙利学者A.齐坎当选为协会第一副会  相似文献   

4.
据苏联《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报道,东南欧研究国际协会在东德、罗马尼亚学者的倡议下,于1963年4月成立。总部设在布加勒斯特。该协会的宗旨是促进各国学者在历史、文化史、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文艺学、艺术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的发展与合作,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协助组织有关科学研究中心,收集并保存科学情报资料。协会会员均系团体会员。目前已有奥地利、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英国、匈牙利、东德、  相似文献   

5.
美国《研究管理协会杂志》1982年第14卷第4期刊登印第安纳大学商业学院副教授Ph.H.比恩鲍姆的一篇文章,介绍跨学科研究的组织情况。他指出,最近几年来,学者们及各国经济机构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能用以解决复杂的综合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海内外的5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另有多位学者嘉宾受邀出席。与会学者们围绕"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治理模式与政治实践"、"全球治理背景下中国发展道路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国家形象与文化软实力建设"、"各国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研究的知识与方法"、"中西文  相似文献   

7.
据苏联《社会科学》季刊1985年第3期报道,国际辩证法哲学协会(即黑格尔哲学协会)于1984年9月4日至8日在赫尔辛基举行会议,来自26个国家的学者与会.会议主题为:"认识形成·哲学—科学—辩证法".一般认识(尤其是科学认识)的形成发展问题,是当前各国哲学和科学方法论领域所研究的中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一直强调:认识发展问题,从不知到知的转化问题,对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极其重要的.长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研究”(简称“政策研究”)是当代政治学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研究领域,它通过对公共政策的起因、制定、执行和效果的分析来了解政治过程和社会,并指导人们更好地制定公共政策。7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研究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得到了很大发展,几乎成了现代政治学的主流。长期以来,政治学家们普遍认为只有各国政府才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因此过去的政策研究学者们主要分析的是各国各级政府的政策和决策过程。但近年来,以美国的马尔温·索鲁斯为代表的一些政治学家认为,政策研究仅限于研究和分析各国和各国以下各级政治组织的政策是一种欠缺,应当将这种研究扩展到政治组织的更高层次即国际层次和全球层次,分析和研究各国和各国际组织之间相互合作、集体解决国际性问题和全球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科技潜力”是科学学的重要的专门概念工具,各国学者都十分注意研究它和正确有效地使用它。关于国外科技潜力的理论信息,国内报导尚少。本篇摘译自多勃罗夫等撰写的《科技潜力:结构、动态、效率》一书(基辅,科学思想出版社,1987年)。该书的作者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研究组的组织和活动的国际比较研究”的参加者,其中包括23位苏联学者和18位其他参加国的学者。本篇系该书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日本学刊》2002,(6):42-44
值此中日邦交正常化 3 0周年之际 ,第二次中日政经论坛于2 0 0 2年 8月 3 0— 3 1日在北京举行。本论坛高度评价主办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青年能力开发协会为论坛的成功举办做出的贡献。本次论坛的中心议题是“中国加入WTO后的亚洲经济与日本———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合作而努力”。中日两国的政治家、企业家及学者 60余人共聚一堂 ,热烈讨论 ,对以下诸点达成共识。第一 ,进入 2 1世纪 ,国际形势出现了新的特点。反对恐怖主义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反对恐怖主义应有国际公认的标准 ,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措施打击之。反对恐怖主…  相似文献   

11.
1.传统分析派第一组学者沿用以描述为主的传统方法分析国际政治和国际机构:包括各国外交政策、某些国际"问题"和国际组织.他们研究联合国的发展历史和组织规章,或阐述讨论国际海洋法、毒品走私控制及北约核战略等问题的国际会议所取得的成果,主要着眼于报告并分析当今的国际问题,推测某些国家或国际组织选择各种政策的原因和结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 兴学科,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短短几年的成就,令海外 学术界为之侧目,称之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崛起或复兴。 1985年8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LA)第 十一届大会上,巴黎大学教授艾金伯勒(Rene Etiemble) 作了题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复兴”的学术报告。他列举 我国大陆比较文学的成就,引用了大量数据介绍近五年 来在教学、研究、学术团体、出版物等方面的进展,博 得了各国学者的热烈欢迎。 多年来,国际比较文学界一直注视、期待着中国, “中国──这个姗姗来迟者──在比较文学里又应扮…  相似文献   

13.
据苏联《经济问题》杂志1983年第3期报道,国际经济学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将于1983年9月5日至9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讨论的题目是:“结构的改变、经济上的互相依赖和世界的发展”。大会的纲领委员会主席是墨西哥学者、国际经济学协会会长、教授B.乌尔基季。在大会开始工作以前的9月3日,将举行国际经济学协会执委会会议和理事会会议,研究协会在1980年至1983年期间的活动(包括各种世界经济问题的圆桌会议),出版工作以及经费供给问题;讨论新的执委会的组成并提出协会新会长的候选人名单。  相似文献   

14.
座落在汉城闹市区——中区南大门路5街的韩国国际交流财团,是根据韩国政府1991年12月14日颁布的“韩国国际交流财团法”,吸收了韩国国际文化协会,于1992年1月1日成立的一个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组织。它成立的宗旨,是通过韩国同各国的交流,加强国际社会对韩国的理解和认识,增  相似文献   

15.
金嬴 《日本学刊》2004,(6):59-6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主办 ,中华日本学会、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协办的“世界中的日本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4年 10月 16— 1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日本、韩国、印度、越南、俄罗斯、法国和中国等七个国家的外交界、学术界代表约 6 0余人共聚一堂 ,就日本文化与世界中的日本文化研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及课题交换了意见。一 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在各国学者演讲之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蒋立峰、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黄平、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公使井出敬二、日本国…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在和平与发展的概念上又注入了代际公平涵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更为广泛和普遍的认同。各国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研究已取得相当多的成果,其中从经济学角度对该议题的研究已成为主流研究方向之一。但是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正式提出距今只有30多年的时间,无论是在基础理论还是在研究方法上,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经济学研究还远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在这里仅就目前该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中的度量指标体系,主要的专题研究方向以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经济法律行为是国际经济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长期以来,由于各国学者对国际经济法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因而影响了对国际经济法中其他重要概念和范畴的研究,对国际经济法律行为的研究无人问津便是其中一例。本文试图对什么是国际经济法律行为及其分类.以及研究国际经济法律行为的意义作如下探讨。什么是国际经济法律行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法律行为。1805年德国著名法学家贺古在其所著的(日尔曼普通法)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法律行为这一概念。贺古认为,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是能产生法律效…  相似文献   

18.
李滉(1501—1570),号退溪,是十六世纪朝鲜理学大师,毕生穷研性理,集朱子学之大成,将朝鲜理学推向了发展的高峰。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在东方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东、西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学术界对退溪学的研究有长足进展。1985年8月27日至29日,在日本筑波大学召开了第八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到会的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多位学者。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三十多位学者应邀出席,并分别向会议提出了论文,反映出海峡两岸中国学者近年来对宋明理学和退溪学研究的新成果,受到与会各国学者的重视和好评。本刊这期特辟“退溪学研究”专栏,选登六篇中国学者的论文和演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国际哲学协会联合会(IFSP)系各种国际性和全国性的哲学协会、研究所和研究中心的联合组织。这是现代较有影响的国际学术机构。它的前身国际哲学会议常设委员会建于1900年。194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哲学协会的赞助下,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召开了第十届国际哲学会议,在这次会上正式成立了国际哲学协会联合会,总部现设在瑞士伯尔尼。  相似文献   

20.
国际环境治理机制是国际社会应对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西方学界对国际环境治理机制的研究为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分析视角。通过对有效性评估、机制互动理论以及"机制复合体"松散治理架构的探讨,欧美学者为国际环境治理机制理论注入活力,为理解国际环境治理提供了分析框架。梳理和论述国际环境治理机制的诸多理论视角,使我们能够了解欧美学者研究思路的演变,探讨当代环境治理机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