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8月,国家体改委制定了《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股份合作制企业既不是股份制企业,也不是合伙制企业,与一般的合作制企业也不同。股份合作制是采取了股份制一些做法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在股份合作制企业中,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有机结合。劳动合作是基础,职工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行民主管理,企业决策体现多数职工的意愿;资本合作采取股份的形式,是职工共同为劳动合作提供的条件,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企业出资人。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  相似文献   

2.
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的企业形式,在实践中显示出其越来越强的生命力。目前对它的认识虽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一致,但仍有一些问题悬而未决。一、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性质股份合作制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合作经济,是合作制的一种亚种。合作制经济与股份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有着本质区别。股份合作制企业作为合作制经济的一种形式,除了具备合作制经济的一些基本特征,从而区别于股份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外,它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合作社。现代经济产物的股份合作制企业…  相似文献   

3.
<正> 股份合作制是在合作制的基础上,劳动群众自愿组合、自筹资金,以股份形式投入,集体占有生产资料,与投资者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集体所有制的企业经营制度。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对于股份合作制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既不同于一般性质的合作制企业,也不同于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在股权设置、内部组织管理机构、收益分配等方面有其要本身的特点。概括地讲,区别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股份合作制现已被众多的中小型企业所接受 ,它以“产权清晰、投资共筹、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为特点 ,基本解决了企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失衡、发育不良与效益不佳的弊端 ,逐渐发展成为中小型企业改制的重要形式。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 ,它是吸收了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因素 ,但又区别于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独立的企业制度。股份合作制是由劳动者全员入股自愿组织从事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 ,实行民主决策和管理 ,按股分红和按劳分红相结合 ,并以企业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企业制度。它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国…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农村信用社将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的产权制度,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行股份制改造,按照市场机制,实行彻底的商业化经营。目前实行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体制的农村信用社,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单一的股份制的产权形式。  相似文献   

6.
《经营管理者》1998,(8):14-14,13
<正> 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在我国改革中萌发出来的新事物。迄今,全国已达300万家左右,仅上海一地即有1.3万家。这种企业制度比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蕴藏着旺盛生命力。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以合作制为其实质内容和以股份制为其财产组织形式相结合的企业制度;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基本内涵是在劳动者之间进行劳动联合、资金联合和其他各种生产要素联合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完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作法 ;然后对农村土地股份制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革与完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若干对策 :(1)开放股权 ,促进股权流动 ;(2 )增设流动股 ,促进产权市场发育 ;(3)优化股权结构 ,完善收益分配制度 ;(4)完善组织机构和企业章程 ,实现组织管理的民主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股份合作制试点和推广工作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但在试行股份合作制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问题需要明确,比如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有什么区别、股份合作制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实行股份合作制应该处理好哪些问题等等。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的区别 股份合作制吸收了股份制的某些内涵和形式,如股份联合、风险机制、两权分离和股东大会(董事会)制的管  相似文献   

9.
股份合作制以其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大连是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目前,在加快经济中心城市建设、实现第二次创业宏伟目标的跨世纪进程中,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仍是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解决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之不断完善、推向前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展股份合作制理论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股份合作制的所有制性质 1、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制度是一种混合型、多样化的企业制度,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取决各自的股权结构,并非只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2、企业改制后如转为大股东控股型、经营层控股型或法人参股型企业,不再具有集体性质,只要其产权是以正当手段获取,也应当允许。这里的关键是以价值形态收回的集体资产的妥善管理问题。在此社区农民应参与决策,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财产权利主体。3、那种劳动支配资本而不是资本支配劳动,劳动者通过民主管理行使控制决策权,剩余主要是按劳动(股东)的贡献分配,股金仅获得有限利息,从而使集体所有制得到有效实现的企业为数很少。  相似文献   

10.
<正> 国家体改委制定了《关于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股份合作制是采取了股份制一些做法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是在改革中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重大成果,它适应了社会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意见》明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 ,我们赣州市章贡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 ,由于有些企业改革没有触动产权 ,结果又回到了老的传统体制上去。而对国有产权制度进行了较彻底改革的企业 ,大都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实践证明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产权制度 ,如果不从产权制度上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革 ,中小企业就不能从根本上“活”起来。我们的产权制度改革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 :1、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革 ,探索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是公有制经济的…  相似文献   

12.
周雄 《经营管理者》2011,(12):199-200
笔者曾在全民所有制的房屋建筑企业里从事管理工作多年,对房屋建筑企业的改革发展体会较深,房屋建筑企业主要靠投入生产资料获取企业收益的现实决定了房屋建筑企业应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制度,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房屋建筑企业由于产权主体缺位,导致企业收益分配形式存有缺陷,应实行股份制改造,业主制和合伙制的房屋建筑企业由于规模、技术及筹资困难等达不到行业规范管理的要求,应实行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社会第一生产力,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人力资本概念进行界定并分析人力资本收益分配特殊要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体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部股最早出现于美国。当初发行内部股的企业,其目的并不在于为企业发展筹集多少资金,而是通过调整资本与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缓解劳资之间的矛盾,促使企业经济稳步、有序地发展。不久前,美国企业管理者协会做了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美国3/4的大型企业中,员工们不同程度地持有企业的内部股权,有一万余家公司员工的持股额占公司总资产的25%至40%。近年来,员工拥有公司大部分股权的所谓“合伙制员工股份制”,以及员工拥有公司全部股权的“合作制员工股份制”的企业内部员工持股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其它国家的成功的发展经验看,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支柱性作用。美国的经济靠五百家大托拉斯支撑,日本的六大企业集团控制着日本经济实力的一半以上,韩国三十家企业集团的销售额占GNP比重达80%以上(1997年上半年浙江省实现利润居前十位的大中型企业实现的利润,占全部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31.8%)。因此发展企业集团、壮大企业规模、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成了现代企业发展的主导趋势。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相互收购、…  相似文献   

16.
《决策导刊》2007,(1):23-23
国办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国资调整和国企重组下一步目标: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加大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多数国有中小型企业放开搞活:到2008年,长期积累的一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任务基本完成:到2010年,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调整和重组至80—100家。(编者按:2006年中央企业为161家)。  相似文献   

17.
高科技企业的员工一般都是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知识资本的所有者,即知识型员工。而我国目前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创新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人员流动比率非常大。因此,有效地激励高科技企业的知识资本所有者,成为高科技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文试图通过高科技企业知识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模型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科技企业的剩余是企业的知识资本和物质资本共同创造的,知识资本的存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正是由于存在企业剩余,才可能产生资本经营的动力。为了有效地激励知识资本所有者,本文设计了知识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城乡劳动群众在改革实践中创造的一个新生事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国城市和乡村逐渐兴起,成为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一种重要所有制形式,有关它的理论探讨文章也日益增多,然而,对于股份合作制巨大生命力的源泉之一──股份合作制的经济民主性却甚少有人提及。本文试图就此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一、股份合作制的特征按照农业部《关于推行和完善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通知》做出的定义,“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指两个以上劳动者或投资者,按照章程或协议,以资金、实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作为股份,自愿组织起来,依法从…  相似文献   

20.
股份制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一种比较完善的企业资产经营形式,它诞生于十七世纪的欧洲。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在西方国家,股份制的原理几乎是家喻户晓,而我国则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近几年来,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而出现的股份制、股票市场对于深化改革、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搞活经济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实践经验表明,要使股份制真正发挥推进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的作用需具备一定的制度环境和条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些条件还不成熟。因此,创造条件规范股份制、发展股票市场是当前深化改革、稳步发展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推行股份制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