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的开头,古人称为“凤头”,即好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娇小美丽,引人注目。这就告诉了我们,文章的开头,是何等的重要。然而,“万事开头难”。好多同学在习作时往往被文章的开头难住,有的冥想苦想无从下笔,有的七改八改耽误时间。究竟怎样才能写好“凤头”呢?下面给同学们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开头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管理》2014,(7):203-203
现代人的需求多能得到满足,却并未获得充实的幸福感。为何满足后却找不到幸福?  相似文献   

3.
文章中的点睛之笔是把握文章主旨的钥匙。点睛之笔在表达上灵活多样 ,可长可短、可叙可议……最好的方法是“隐”“秀”式。“隐也者 ,文外之重旨者也 ;秀也者 ,篇中之独拔者也。”(《文心雕龙》)“隐”“秀”式点睛之笔是作者情思与文辞精巧结合而成 ,关键是“自然”二字  相似文献   

4.
“用书“观点的提炼,出自于作者亲身经历的高职高专教学现象,出自于对毕业生跨出校门后的反馈调查,出自于作者对职业技术教育总体现状的反思。“用书“是基于回到教学原点的思考,而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内涵和现实要求都提醒我们:必须定位于培养学生学会“用书“;会“用书“的学生才能真正称得上职业技术学院的合格毕业生。  相似文献   

5.
张振旭 《社区》2014,(20):20-20
北宋有一位杭州知府叫王化基,他非常赏识晚辈鞠咏的才华。在他大力推荐下,鞠咏才有幸参加殿试。在殿试中,鞠咏才华得以展示,考取进±。接着,鞠咏谋得仁和县知县官职,仁和县隶属杭州知府管辖,鞠咏很高兴,因为能在恩公属下做事,工作起来一定会得到恩公照顾。走马上任之初,鞠咏给恩公王化基写了一封热情洋溢感谢信,托人捎去。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王化基回信,鞠咏很吃惊纳闷。  相似文献   

6.
在艺术史上,有许多被当时认定为"丑"的艺术,而就是这些具有先锋性的"丑"却无时不刻地影响着艺术的进程。历史证明,"丑"的艺术的出现和适时恰当地"审丑"是有利于艺术的健康发展的。然而,面对中国当代艺术"丑化"泛滥(这里姑且称之为"泛丑")的尴尬现状,我们又该如何去审视和评判呢?  相似文献   

7.
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隔”与“不隔”的概念是针对人的审美直觉的程度而设立的 ,在美的艺术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表情性的审美诉求,是现代散文在颠覆古代散文审美价值之后所建构的全新美学意蕴;散文形式的本真表情性,表现为一切形式的整体寓意与诸多形式中赋予主体意象以抒情指义,即“人的发现”与个体生命意识的自由呈现。  相似文献   

9.
邵火焰 《今日南国》2014,(11):37-37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陕西农村有个一字不识的农夫,在清理自家的祖传宅基地时,挖到了200多个“破旧碗盘”.他听人说这些破旧碗盘很值钱,但到底值多少钱,他心中一点底也没有.怎么办呢?农夫自有他的办法. 农夫到市场上放出消息说,家里有刚刚挖到的一些碗盘,故意让那些专门到乡下去搜旧货的商人听见.  相似文献   

10.
“和”在先秦时期作为政治概念是最根本的。谈论“和”的主体主要是帝、王、公、侯,而他们谈论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通过“和”的手段“成其政也”。实现“和”的主要手段就是“乐”。“乐”并不诉诸于乐美,而是“乐正”。真正的“至乐”就是能使人静心、“纯德”。这种“乐正”之“和”其实质就是帝王治国之术。作为审美范畴的“和”是有其限度的,它只是康德所说的“审美的规范观念”,而不是“审美理想”。审美创造关涉多样统一、相反相成的“和”的问题,但这并非常态。审美创造恰恰是不断偏离“和”,不断破“格”,而呈现为独异的、光怪陆离之美。“中和”作为“僵硬的合规则性”本身就含有违反审美趣味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自知""生知"。"自知"即非外在感官耳目的"反听""内视",其所"知"之"物"就是具有明晰性的非对象性的"无声""无形"。"生知"就不是逻辑的知识性的"知",而是基于天生本性的体悟,"体"之"悟"即整全身(体)心的直观,是对内感官(内视心观)所显现(见)"物"的"直透"。而(生)"知"作为知解力则是会意顿悟,瞬间生成,(心)"目"击(敞开)"道"存(显现)。真正的(生)"知"就是基于非对象性审美直觉的无中生有:原创、草创、首创、始造。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在写读后感这类文章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大量地引用或叙(xu)述所“读”材料的内容,忽视了对“感”的抒发,致使所写的文章成了缩(suo)写的摘(zhai)抄。写“读后感”一定要写出自己对所读文章的感受、体会,  相似文献   

13.
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都是审美鉴赏中审美主体的态度和修养,二者在揭示审美活动主体作用的特征上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不仅在于二者都是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审美主体对审美容体的一种有动机的选择性的行为,同时,二者都是强调在审美观照中保持一种非理性的、无功利的态度.然而,由于“虚静”说和“距离”说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因此,二者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产生的哲学渊源不同;其次,“虚静”说主要强调物我两忘的状态,而“距离”说主要强调物我有别;再次,道家的“虚静”说比西方的“距离”说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4.
15.
从邕剧的音乐伴奏、表演特色、题材选择等方面看,闹热性是邕剧凸显的审美特质。这一特质的形成与邕地民风、演出场合、观众欣赏水平等因素息息相关。这一审美特质使得邕剧有别于其它雅化的曲艺形式,保持了质朴的气息与粗犷的生命力,特点鲜明。认识这一审美特质,对保护与挖掘邕剧的艺术魅力,指导邕剧的非遗保护,有着重要的导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雅"和"俗",这一对看似矛盾的审美特质却在东晋诗人陶渊明身上得到了最和谐的统一。他儒道调和的价值取向,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吟诗、品酒、弹琴、读书的生活艺术,以及关注田园,追求冲和自然的诗文创作风格,无不在质朴中透显高雅,在超远中浸润平俗,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雅","俗"并容的审美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7.
1938年,赛珍珠因《大地》三部曲“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而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大地》第一部中,“史”性和“诗”性的特质得到了充分展现,“史”性使其拥有厚重的内容,“诗”性使其具备艺术魅力,二者的共同构成使作品获得持久生命力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葛苑春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5):49-50,92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散文的产生 ,是散文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它使散文从文章学概念中分离出来 ,成为注重审美属性的独立文体。本文初步探讨了“五四”新散文产生的原因 :特殊的时代背景 ,内部学术的衰败 ,桐城派古文及八股文对人的禁锢 ,以及外部注重个性解放的思想意识、新的文学观念传入等。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蕴含的审美心理与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紧密相连,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演变又与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成绩斐然,作品蕴含着儒、道、释等多种思想影响下独特的大众审美心理。其中符合儒家教化思想的内容主要有惩恶扬善、重义轻利等;另外,尚奇的欣赏情趣、向往纯真爱情及争取婚姻自由等也都是在中国独特的文化浸染下使百姓产生的一种集体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20.
这篇文章通过分析轻易说“不”者之懦、之蛮、之怨;而不轻易说“不”者之智、之勇、之高洁、之顽强等;对比论证出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的深刻道理。以内容项评价,这篇文章准确地把握“不轻易”和“不说‘不'”这两重意思,切合题意,全文中心突出,材料丰富,论证深透,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