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国家起源方式等,中国自周代初年起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以政治伦理为思想史主题的文明发展模式。此种文明模式以德治主义为核心,虽然具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其学理本身也存在诸多方面的悖论,并且由于这些悖论而给古代中国的历史带来了至深且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和对儒家文化的持守,共同催生了梁启超的儒家哲学论。梁启超立足传统文化,从基本内涵、核心问题、研究方法、发展脉络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儒家哲学的内在神韵。其学术价值在于,梁启超对儒家哲学的独特见解,对我们当代传承和改进儒家文化,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将人性与人的本质区分开来,认为人性仅为人的本质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基础,人之为人的现实意义上的本质要经过个体的自主努力才能得以实现,这种对人性的看法,从理论上说明了对人进行教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此思想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很早就形成了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重视教育、重视学习成为普遍的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对理想人格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和论述,他们肯定每一个体都有完善自我人格的潜在因素和现实能力,但又非众生皆平,不同的政治阶层具有不同的理想人格,自下而上分别是君子、贤人、圣人。这种层次性是现实等级秩序的反映,君子、贤人、圣人既是先秦儒家对庶民以上的各阶层提出的做人要求,又是为他们划定的“成人”界限。  相似文献   

5.
审美趣味是文学批评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审美趣味的讨论,有社会现实意义和理论建设意义.应对审美趣味做完整的理解.正确对待审美趣味的复杂状态,有五条原则:尊重审美趣味的多样性,分辨审美趣味的层次性,尊重审美趣味的个体性,重视审美趣味的社会性,区别文学趣味的不同含义.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论儒家哲学——基于伦理学视角的文本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区分"爱智"的西方哲学和"为道"的儒家哲学,认为儒家哲学的用功所在为"修己安人",其学问的最高目的为"内圣外王";儒家哲学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其内容大部分不含时代性,不可以为时代古、思想旧而抛弃之;在现代社会,儒家哲学的最大价值所在和吕明儒家哲学的关键是"养成人格".进人21世纪之后,梁启超的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传承儒家伦理以合理地组织道德生活,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论杜维明的文化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站在“全球意识”和“寻根意识”的高度 ,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对儒教中国及其命运的分析 ,对“儒学第三期发展”前景的展望等三个方面 ,分析了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颇具影响的美籍华裔学者、现代新儒家的第三代重要代表人物杜维明的文化哲学思想 ,指出其在理论上创新及其意义与理论上的不足和缺陷 ,揭示了杜维明文化哲学思想对 2 0世纪中国文化哲学尤其是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有别于知识的传授,通识教育追求的是对智慧的启迪。哲学以其深刻的反思及其深厚的终极关怀表达着对智慧的崇高理想与不懈追求。儒家哲学围绕现实生活与理想人生而展开。儒家认为,知识不仅包括人对外部世界认知的主观能力,更包涵人的生命活动如何开展、如何开显生命的意义等丰富内容。在儒家看来,只有通过“仁”的道德自觉,才能“尽心”、“知性”、“知天”,最终成就理想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9.
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在仁学基础之上的"亲亲、尊尊"的和谐、稳定而又有序的等级社会,其最重要的工具手段和道德资源便是"仁"、"义"、"礼"。这一理想及理论构架在以后的新儒学家(包括当代新儒学家)那里得到了承继和发展,并以此开出所谓"内圣外王"的社会政治理论,并认为儒家仁学政治与现代民主政治有着共同的工具性质及价值归宿。然而,"仁学"只能造成均等的人格状态以及森严的等级结构,却不能促进独立自主、平等自由的民主制的形成。历史已经证实——儒家所理想的政治社会——在客观上,使个人丧失了自我独立及自主的本质,且从根本上消溶了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因天主教来华而产生的“儒家天主教徒”这一独特群体,是当时特殊历史文化环境下耶儒融合的结果.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上,在救心、救世、救人的不同主题下,“儒家天主教徒”始终坚持儒家本位.  相似文献   

11.
生趣的核心含义,乃是人所感受到的生存价值、生命意味与生活乐趣。它属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对人生的一种自觉把握与热情追求。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的寿险行业是一种与人的生命价值直接相关的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它更能体现出人的利益的保障与补偿问题,并且也能反映出更加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从利益关系角度探讨寿险理论问题不仅可以挖掘到寿险理论的核心之处,而且也能够拓展利益理论的研究领域。同时,这一研究也将对我国寿险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本文对寿险利益研究的理论价值、理论溯源、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肇始于二次大战至20世纪70年代的生命伦理问题,以其现实性、紧迫性以及价值冲突和规范冲突引起全球关注,成为理论界追逐的热点.对中国传统儒学来说,生命伦理问题的产生,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儒学以其独特的人文价值资源对生命伦理问题进行解读,为解决生命伦理困惑提供一种价值参照.同时,对生命伦理的解读也构成了儒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道”的人生境界,其本质特征在于心灵状态的自由无羁,这在老庄是物我两忘、逍遥自适,在儒家是平和愉悦、从容中道。即道家以摆脱外在桎梏、回归人的自然本性为超越,儒家以完美自身德性、体认无所不在的天理为超越。两者的价值观念不同,但超越的目的都在于认识人的本体的存在、追求一种人之为人的精神。正是道家的境界之道和儒家的伦理之道,构成了中国人进退自如、和谐理想的自足自恰的人生之道。  相似文献   

15.
论生活儒学与海德格尔思想--答张志伟教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生活儒学的"生活"观念不是海德格尔的"生存"观念,因为生活并不以"此在"为前提.生活即是存在本身,生活之外别无存在.海德格尔的此在确实是一种主体性观念.中西之间的形而上学是相通的.生活儒学致力于儒家形而上学在生活本源上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黄玉顺的"生活儒学"提出了一个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问题我们的立足点是我们的"生活世界";但是,作者误读了海德格尔关于"此在"的思想.此在并不是主体性的观念.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与道家老子的关系上,而不是体现在与儒学的关系上.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特有的,中国并没有那样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7.
荀悦对儒学思想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金运 《南都学坛》2004,24(5):9-14
荀悦对儒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强调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注重君臣素质、处事方法和政治改革 ;推崇互利与平直真实的伦理 ,反对特权 ;依据人的差别实施教育、传授知识 ,并根据不同情况配之以刑法 ;人在历史中不能随心所欲 ,但应经常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顺应自然规律 ,适时锻炼身体 ,就可以长寿  相似文献   

18.
儒学已经走向世界,其重要标志是在美国形成了两个儒家学派:波士顿儒学和夏威夷儒学。波士顿儒学以对话为主要特点,夏威夷儒学以诠释为主要特点。两派在思想主张上虽有不同,但在把儒学推向世界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贡献,因此对儒学参与世界化进程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作为政治哲学的先秦儒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学的本质是一种政治的道德哲学,其创发是源于对政治之“道”的高度自觉,政治秩序的重建乃是基本的思想主题,而“正名”则是君子“为政”的根本。作为政治哲学,先秦儒学展示给人们的思想景观是精神与欲望的冲突,是人性之高贵与卑俗的对抗,“教化”因此而成为政治的重要使命。先秦儒学建构的是一个与现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根本不同的思想世界,它能够为我们反思“现代性”问题提供有益的价值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很多思想理念都与现代经济管理思想不谋而合,儒家思想在塑造现代企业精神文化方面有着源头功能。因此,借鉴儒家思想的积极因素,以儒家思想建构人寿险营销中的精神意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