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已有70多年.研究它的文章难于统计。可是对“狂人”的争论似乎还未终结。评论界众说纷纭的看法,使中学教师无所适从。笔者所见,觉得有说几句的必要。在繁杂的观点中,以下几种较有代表:第一,狂人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战士,狂人并不狂,狂是“反语”,是“化妆”,第二,狂人是真狂,但不是一般的疯子.而是战士被折磨导致发狂。发了狂还在不息战斗的勇猛战士;第三,狂人既不是“清醒的反封建的战士”.也不是发了狂仍在不息战斗的“时代先觉”,他“完全是普普通通的狂人。”《狂人日记》所呈现的深刻思想不是狂人的思想.而是作者自己的思想。“狂人”只不过是作者的借体而已;第四,狂人是一个觉醒者.叛逆者,但并非清醒的战士.是一个病狂者,又不是完全普通的疯子,并非现实中不存在的象征性人物,而是作者遵循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生活中提炼概括出来的,一个五四时期思想觉醒然而又在精神上负有重伤的先进知识分子的悲剧性形象。这些说法使读者产生疑惑:“狂人”是真狂吗?或是假狂吗?或是一个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2.
关辰老师在第三期学报上发表的《对“狂人”形象的再探索》(以下简称《再探索》)一文,我拜读了。关老师的文章对我有很大启示。但我对“狂人”的形象有不同看法,现提出来,求得老师们的指教。 狂人究竟狂不狂?我认为不狂。概括来说,这是一个在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迫害下勇敢的叛逆者,是一个披着狂人外衣的清醒无畏的反封建战士。 作品中的“狂人”面对封建礼教和“吃人者”一伙,尽管有时表现出“狂态”,但却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多数情况下,总是以敏锐的眼光观察问题;以开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回溯百年来的《狂人日记》研究史,反封建是研究中的主线思想,忧愤深广的社会价值超越了作品本身的文学性,脱离文学实际空谈小说对现实的批判性,成为《狂人日记》研究中的共性问题。若要真正理解《狂人日记》,就必须从小说文本出发,概括出它应有的价值,而不是预设结论。从狂人形象的生成、启蒙思想的凸显以及反封建礼教的社会意义三个维度对百年来的《狂人日记》研究资料进行梳理,通过分析比较、思想探究,在呈现《狂人日记》研究角度日趋多样化、研究思想不断转变的具体事实和过程中,对《狂人日记》研究中的狂人形象、启蒙思想、反封建三个核心问题进行总结评述,在此基础上重新阐释《狂人日记》,打破长期以来研究的静态生长模式,以图打开《狂人日记》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4.
鲁迅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通过一个迫害狂患者的形象,暴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把批判的锋芒直指整个封建社会及其精神支柱封建礼教,发出了五四前夕的第一声春雷,使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此重大的主题,竟然能通过一个完全失去理智控制的狂人形象表现出来,确是值得令人深思的。长期来许多研究者  相似文献   

5.
论《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鲁迅的《狂人日记》主人公究竟是清醒的战士还是精神病患者的争论,已经进行得很久了。小说体现的思想到底是阶级论还是进化论,以及这篇作品有没有和平进化思想,五十年代以来也陆续有过不同意见的商榷。讨论是有进展的,人们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于作品的实际。一些同志放弃了自己最早提出的并不正确的看法(如朱彤在最近写的《论鲁迅小说独创的贡献》一文中说:“我以前写到狂人,认为他并不疯,不过给罩上疯子的名目,好象精神上发了狂,其实他是清醒的反封建战士。这个错误的看法影响过一些人,我是深有负疚之感的。”一  相似文献   

6.
文学文本实际上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显在的文学文本世界,另一个是潜在的文本世界,包括社会、政治、作者、读者、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狂人日记》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现实主义白话小说,在“改良社会”、“改良人生”、警醒和改变国民的精神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狂人日记》文本之外“狂人”的人生历程的角度,动态地延伸出一个潜在的文本世界———“狂人”成为“狂人”之前和痊愈之后,以此从“狂人”思想斗争史的角度来讨论“狂人”形象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7.
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真假问题,大致可归纳为“战士说”“狂人说”“寄寓说”.但三说似乎都失之偏颇.事实上,小说本身可提供的“象”(疯子);“象外之象”(战士);“象外之意”(历史吃人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三者不仅不相互排斥,且紧密联系,互为依托.中国传统的美学讲求“象外之象”,“象外之旨”而这些美学原则,都是建立在艺术  相似文献   

8.
《狂人日记》以塑造“忧惯深广”的狂人形象,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块丰碑。然而,对于狂人形象,历来学术界却有不同的理解,争论的焦点已经集中在究竟怎样解释“病狂”与“清醒”之间的矛盾问题上。笔者认为《狂人日记》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艺术层次的建构,即现实的层次(浅层)和象征的层次(深层)。在读者头脑中,“病狂”和“清醒”形成两种精神风貌截然不同的艺术形象叠影。把“病狂”与“清醒”理解成非此即彼,或彼此合一的观点,笔者认为都是欠妥的立论,因为它们分属于两个艺术层次上的不同艺术体系,都各有自己“质”的规定性。1、狂人心态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明明是在封建制度残酷迫害下而发了狂,有人却硬要说他是一个清醒的民主革命战上。方伯荣同志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文,可以说又是对这一问题的巧妙一说。拜读之后颇受教益。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再一次提出自己不成熟的意见就教于方伯荣同志和其他同志。这里想从文学的内容和形式谈起。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基本上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来评判《狂人日记》,一个突出的共同点是把“狂人”看作可以归类的具体的人物形象。但不管是“狂人说”、“战士说”,还是“统一说”,都与文本所呈现的真实存在很大的距离。其实,《狂人日记》不是现实主义小说,而是现代主义小说;“狂人”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人物形象。只有将作品当作整体性的隐喻象征符号系统,才有可能破解深藏的意义密码,把握其“表现的深切”与“格式的特别”。  相似文献   

11.
在鲁迅作品研究中,《狂人日记》是争论最多的名篇之一,从“狂人”的艺术形象到这篇小说的许多词句应如何理解,都有不少分歧意见。通过讨论各种分歧意见,必然会逐步获得深入而一致的认识。本着求教的目的,本文拟对当前比较少人注意的《狂人日记》的情节结构作些探讨,并对《狂人日记》的艺术形象和鲁迅写作《狂人日记》时是否受到苏联十月革命影响等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狂人日记》有没有情节?当前有各种不同看法: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完整的情  相似文献   

12.
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反封建战士还是真的狂人?已经争论多年,两种说法都言之成理,但都不够完满。这篇杰出小说的创作方法,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现实主义,也有人说是浪漫主义,但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三年前,陈涌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他说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用的是象征的艺术方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文学家兼思想家的鲁迅,他的思想具有严密的逻辑,深刻的一贯性,有明显的发展脉络可寻。对于某些互有联系的问题的经常关注(如对“国民性”的研究和改造,启蒙主义,个牲主义和人道主义),一些认识、观念和提法的反复出现(如辛亥革命只剪掉一条辫子等),在小说,历史讽喻小说、散文诗等不同体裁作品中艺术形象的连续性、相似性(《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铸剑》中的黑色人,《这样的战士》中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的傻子,《淡淡的血痕中》里叛逆的猛士等)都证明是经过了深入的观察和长期艰苦  相似文献   

14.
1918年春,鲁迅与钱玄同在北京绍兴会馆那场关于“铁屋子”的世纪性对话,催生了现代中国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催生了现代小说人物画廊中“狂人”家族的第一个典型。“狂人”形象的大量出现,是五四文学的一个独特景观,与现代中国的历史转型和人格现代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狂人”作为那个时代特殊的群体,不仅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也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20世纪初是一个需要“狂人”而又产生“狂人”的时代。诚如黎锦明在(大街的角落·序》中所说:“甘世纪是精神病倾向最明显的时代”。病理学告诉我们,一般精神病…  相似文献   

15.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真狂,还是一个清醒的反封建战士?这两看法相互排斥,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是有分歧的。下面笔者想谈谈自己对“狂人”形象的一个看法。 就作品中“狂人”的言行看,他无疑是一个真正的狂人,因为他的言行完全具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征:(一)幻觉妄想。“狂人”一直幻想别人要吃他。他怀疑赵贵翁,赵家的狗,村里的人,医生,以至于他的大哥;他把周围的人的言行,把他所看到、听到的一切,统统都同吃人,或者很快就要吃到他自己,联系起来,作为论据。(二)思维破裂。“狂人”的思维是跳跃的,往往第一个想法和第二个想法之间没有现实的逻辑联系。他可以从“月光”想到“赵家的狗”,从“鱼的眼睛”想到“一伙吃人的人”,从“捏起筷子”想到“妹妹死掉的缘故”;这些现象虽然都被他集中在吃人这一个意念上,但在现实中却并无直接联系。(三)感情不协调。“狂人”怀疑别人要吃他,有时觉得自己“怕得有理”,“真教”自己“怕”,有时又“不怕”,甚至“放声大笑起来,十分快活”。鲁迅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用"生存论"视角解读了《狂人日记》中狂人的言行后认为:他的言说是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其"突外"后在常人世界的"归化"是一种生存方式;他的存在已成为中国封建礼教和旧文化秩序的一个他者性参照系,并体现了鲁迅直面现实和超越现实的双重关怀.  相似文献   

17.
大哥,在《狂人日记》中是仅次于狂人的重要人物。这个人物是作为与狂人的思想、性格、行为矛盾冲突的对立面出现的。他与狂人形象相比较而存在,相冲突而对立。由于有大哥形象的对照,使狂人这个刚开始觉醒的封建家族制度叛逆者的形象更真实、具体、感人。 作者在构思塑造大哥这个人物时是颇费匠心的。在《识》的开端特别交代:“某君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果戈理曾分别以同名《狂人日记》震动世界文坛。两篇小说取同一篇名,用同一体裁,皆塑造了“这一个”狂人形象。二者是模仿还是借鉴,是类同还是发展,本文从比较文学角度,分析了两篇小说各自产生的本土化背景、人物特征、艺术优劣以及消长变化、发展流向,从而廓清了两位不同时代的作家对所处时代的文学所作的不同贡献,并对其文学地位分别给予了历史的肯定。尤其是对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在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创制中所表现出的民族特质和艺术特性,以“史笔”方式给予了客观而准确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发表得最早的一篇,虽然一直被认为是受果戈理(Nikolai Gogol)、迦尔洵(Vsevolod Garshin)、安德列夫(Leonid Andreev)等俄国作家的影响,但对"狂人"的人物形象刻画,笔者以为还应该是得自鲁迅所读的德语版、周作人所读的英语版的梭罗古勃(Fyodor Teternikov Sologub)小说《小鬼》(The Little Damon)的影响。这个"狂人形象"是在鲁迅、周作人兄弟的共同努力下建构的。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一九八一年四月二日写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通过一个“狂人”的自述,深刻地揭露了几千年来吃人的封建社会的罪恶,发出了“救救孩子”的革命呼喊,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声响亮的春雷。它比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的《狂人日记》还要忧愤深广。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共分二十段,是二十天的日记。各段的日期大多是不接连的,混乱的。小说里的狂人是一个部里的九等文官小书记(抄写员),过着穷苦的生活。他幻想部长的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