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界对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和初步发展阶段,对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认识还很不够。实际上,中国北方地区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中国古代北方文化已形成自己的发展序列,北方文化对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北方的统一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统一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文化时一定要注意其发展的继承性,不要把北方文化估计得过低  相似文献   

2.
“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10月在四川省内江师范学院召开了由内江师范学院、《明清小说研究》杂志社、中国古代小说网主办的"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讨论议题包括古代小说文化研究,小说名著研究,小说史研究,小说创作观念、文献及作家生平研究,以及古代小说研究状况之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教育文化中,牧猎与农耕混合型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形成的中间型的过渡教育文化形态.它是古代北方民族在保持本民族教育文化传统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汉文化的结果,也反映出北方古代民族接受先进中原文化的一种矛盾心理.但它为中华教育文化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10月 ,中国科学出版社首次出版《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文化考古国际研讨文集》(第一辑 ) ,该书展示了当前国际考古界对中国古代北方青铜文化的科研成果。举办此次国际研讨会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 ,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该中心以中国边疆及其毗邻地区的古代文化、古代人类、古代环境等课题为重点研究内容。该中心成立于 1999年 ,下设 4个科研机构 :史前考古、历史考古、人类研究室、考古DNA研究室。2 0 0 1年 8月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在长春主办了“中国北方长城地带青铜时代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5.
本篇导论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置于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的大背景下,阐述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在中国史、亚洲史、世界史上的历史地位,并以时空大跨度,条分缕析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文献记载与研究概况,给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研究以较准确的学术定位。而《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变迁研究》的出版,也期待着同行学者的批评与认同。  相似文献   

6.
"中国.绍兴"海峡两岸大禹文化研讨会于2008年4月中旬在绍兴饭店举行,来自大陆及台湾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大禹文化的影响及现实意义、先秦时期两岸文化交流和越文化研究等议题提交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此次会议对大禹文化、越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海峡两岸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对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岭南书院兴盛于明代,在晚清达到高潮,它极有助于古代岭南地区文化的普及和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文化具有一些独特的方面,它以天人合一为运行目的,与道德密切相关,这些特点造就了中国古代社会特殊的法文化环境,影响着一些重要学术思潮的社会作用.宋明理学作为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发挥重要影响的一种学术形态,它内部诸学派在政治社会中作用和价值的变化也与中国法文化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迟浩然 《延边大学学报》2022,(4):49-57+141-142
儒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精神文化的核心,经学研究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钱穆认为,想要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学术,则要先了解中国以往经学研究传统。钱穆对中国传统经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中国学术通义》《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四书释义》《国学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著作中。钱穆在上述著作中主要探讨了中国经学的渊源、孔子与“六经”的关系,考证了中国古代典籍和“经”称谓的沿革。钱穆将中国经学研究史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综合概括了中国经学主要精神与理想目标,亦即中国儒家的精神与理想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体育文化历史,对增强民族自尊心、发展现代民族体育文化,丰富近年我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项目,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东文化是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三省与内蒙古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而北方民族则指生活在上述地区的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达斡尔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关东的河流、草原和森林孕育了北方少数民族,形成他们特有的游牧民族特征和鲜明的地域文化板块。在改革开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今天,这一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也成为该地区发展的文化生产力。研究、挖掘、关东地域与北方民族文化蕴涵,打造关东文化与北方民族特色成为独特的学术领域。为适应这一领域学术发展的要求,打造《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地方特色,提高学报的学术竞争力,使学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文化发展与学术繁荣事业,  相似文献   

12.
窦秀艳 《东方论坛》2010,(2):124-124,127
2009年12月5日上午,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在青岛大学举行了首届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中日韩文学、语言与文化的比较、影响、传播研究和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两个议题,分组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绍兴”海峡两岸大禹文化研讨会于2008年4月中旬在绍兴饭店举行,来自大陆及台湾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大禹文化的影响及现实意义、先秦时期两岸文化交流和越文化研究等议题提交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论文。此次会议对大禹文化、越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海峡两岸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呈现出民族多样性、地域多样性,各地域民族的建筑风格根据各民族的总体风格呈现出南秀北雄的建筑文化。北方以皇家建筑做法为主呈现出一种雄浑的北方风格,南方多呈现出民间秀气的建筑风格。而淮河作为分水岭,在这种南秀北雄文化交织下呈现出特有的过渡地区的建筑文化。鉴于这一文化现象为多数人所忽略,文章指出研究淮河流域古建筑文化是一种极其有意义的补充,对全面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特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辽国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北方少数民族王朝,虽然存在的时间只有200多年,但辽王朝的体育文化却非常繁荣,形式的独一性、历史的继承性和创新性,使其在北方少数民族中独树一帜。通过对辽代历史资料的梳理与整合,发现在辽代体育中,角力、马球、射柳等活动尤为盛行,形成了具有历史特色的体育文化。研究辽国的体育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史学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方民族文化是近年来学术界兴起的一个崭新的重大研究课题,研究结果表明,北方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上形成的种种原因,在以往的所谓“正史”中,人们无法看到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真实的面貌,因此也就无法客观地、完整地认识到历史上真实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历史。在北方民族文化研究日益取得重要进步的今天,传统的高校历史教科书日益显得陈旧和过时,高校历史教学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2005年6月18日至21日,受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委托,由西北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第14届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及日本等海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西北大学党委书记张炜博士和副校长惠泱河教授分别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本次年会围绕五个议题,即中国古代文论对当代文学与文化建设的贡献,中国古代文论与东西方文论的比较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与宗教文化、历史哲学的关系,中国古代文论与中国文学史之分合,21世纪的中国文论研究的新空间等,举行了多场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18.
士人文化的隐逸思想与徽派园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逸"是中国士人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特色,山水、园林则是士大夫们抒情矢志的凭藉。徽州新安文化是北方士族文化与本土的山越文化的融合,士人文化的隐逸思想是徽派园林重要的造园思想之一。文章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支——徽派园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们的隐逸生活和审美情趣对于中国古典徽派园林造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关东文化是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三省与内蒙古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而北方民族则指生活在上述地区的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达斡尔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关东的河流、草原和森林孕育了北方少数民族,形成他们特有的游牧民族特征和鲜明的地域文化板块。在改革开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今天,这一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也成为该地区发展的文化生产力。研究、挖掘、关东地域与北方民族文化蕴涵,打造关东文化与北方民族特色成为独特的学术领域。为适应这一领域学术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亚细亚的古代"进入文明社会的方式,制约着中国早期文化的发展路线,也决定着"阴阳"的思维结构及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民族心理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这使得中国古代文化在成为一种宗法文化的同时,也成为一种诗性文化。通过对宗法文化与诗性文化得以发生、发展的基本条件因素的考察,可以看出陈炎的"价值中立"的治学观念,是将文化视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生命,因而传统文化的研究,应该客观地去清理显在的学术材料并揭示潜在的结构关系;也只有不断进行多元方法并存的理性的研究,才会使认识领域中有关古代文化的知识得到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