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海青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42-46
文章认为蒙古族族源传说脱胎于萨满教神话,与早期萨满教"天崇拜"信仰有着密切联系。从族源传说所反映的经济文化类型来推断,它传承于蒙古人脱离狩猎生活过渡到游牧社会,氏族制解体、早期封建关系得到确立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包海青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10,(2):45-51
天命论思想作为古代蒙古人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蒙古族族源传说的产生和发展影响深远。把蒙古族族源传说置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中进行探源,可以看出蒙古族族源传说脱胎于蒙古人萨满教神话,与早期萨满教"天崇拜"信仰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根源为天命论思想。 相似文献
3.
包海青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5):1-4
本文把蒙古族族源传说置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中进行探源,并指出蒙古族族源传说脱胎于蒙古人萨满教神话,与早期萨满教“天崇拜”信仰有着密切联系。它产生于蒙古民族共同体形成以前的前历史阶段,在天命所生型族源传说的雏形上逐步发展成为诸类型的族源传说。从族源传说所反映的经济文化类型来推断,它传承于蒙古人脱离狩猎生活过渡到游牧社会,氏族制解体、早期封建关系得到确立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巴图宝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6)
古代达斡尔族先民,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和传说。其源起自初民与自然作斗争时“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初民对自然的认识当然是有限的。他们往往借助想象去解释周围不可理解的宇宙现象——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以为那些自然物和自然力都在受神灵的支配;神灵又如何支配它们呢?这就产生了神话和神话色彩很 相似文献
5.
包海青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5):48-51
本文以萨满教猫头鹰崇拜文化传统与族源传说的联系为切入点,对蒙古族猫头鹰始祖型族源传说的起源进行探讨,并通过对蒙古与其它北方少数民族猫头鹰始祖型族源传说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并指出猫头鹰以始祖或守护神的形象出现于族源传说是与萨满教信仰中的猫头鹰能害恶灵的观念相联系,而且族源传说中的"鸟和树"母题与萨满传说中的"鸟和树"母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唐伐西夏与稷放丹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建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4):119-123
公元前2600年左右,临汾盆地陶寺类型中大量东方文化因素的出现和当地庙底沟二期类型文化传统的衰弱,缘于陶唐氏的西迁和对西夏的征服。公元前2200年左右,陶寺晚期类型中大量北方文化因素的出现和东方文化因素的随之消逝,又是后稷所代表的姬周先民向南挺进的结果,这两次大的冲突及其余波,直接导致了夏人主体东南向移动并终至创建夏王朝。 相似文献
7.
朝鲜族与满族始祖传说、神话之比较崔羲秀著王化文译提要:本文对朝鲜族朱蒙———始祖神话与满族始祖神话做一比较,以揭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一人类历史研究的主要依据是文献资料和考古学资料,而在史料未曾记载的历史或文化方面的研究上,传说和神话是可资利用的十分重... 相似文献
8.
1982年三家台村的部氏族人被政府部门确认蒙古族身份,2002年该村成为湖北省唯一的蒙古族村。当地流传的族源传说——陈美所传说历时30余年,不同历史时期的陈美所传说的文字记录与相关评述彰显出其变迁轨迹,从知识生产与对象互动的理论基点出发考察该传说的变异性,不同阶段提及的陈美所传说对应着当地族群不同的利益诉求,整体呈现为一个当地族群与外界互动的生动而丰富的传说动力学个案。 相似文献
9.
(一) 研究人类历史,主要得仰赖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而在研究没有文献记载的远古的历史与文化时,神话和传说便成了很珍贵的资料之一。唯其如此,许多学者运用神话和传说对古代社会特别是创制文字之前的远古社会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和科学等古代文化潜心进行研究,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果。神话和传说是由各个民族创作和传诵才得以流传至今的。研究任何一个民族的古代文化,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领域。对于朝鲜民 相似文献
10.
杨红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54-60
[摘要]佛教在藏区传播并融入藏族文化的过程中,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将藏族族源传说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加以利用。通过附会、建构、整合等一系列努力,藏传佛教话语系统中的藏族族源传说,完成了佛教化的改造。藏族族源佛教“神话化”的过程,不仅与藏传佛教的形成同步,也是佛教在不同阶段建构文化权力策略的体现。从宗教的角度而言,藏族族源传说的佛教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是佛教在藏区传播过程中进行宗教竞争的工具,也是格鲁派在西藏创建政教合一制的意识形态工具。 相似文献
11.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49-54
Lanten人是老挝众多族群中的一员,主要生活在老挝北部山区。从族源上看,老挝Lanten人的根在中国南方,其民间保留完好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语言以及日历即是最好的佐证。而且,老挝的Lanten人迄今依旧在学习和使用汉字,记录家谱、宗教仪式经文和治病的药方,甚至用来书写信件。关于老挝Lanten人及其族源与历史传说方面的文献记载不多,有关Lanten人的信息,人们更多是从老挝官方的旅游广告或宣传上获知的。本研究拟通过考察散见于民间的经书、家谱或口碑故事等,探究其族源及迁徙历史。 相似文献
12.
林忠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2)
传说与民俗属于不同学科范畴,两者虽然相对独立,却又联系紧密,甚而互为因果,是个微妙复杂的关系,值得进行探讨。笔者试述一孔之见,敬请批评指正! 传说与民俗虽然不同,却关系密切。传说是各族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自然风物、地方古 相似文献
13.
赯吉思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搜集、整理出版青海蒙古族民间故事、传说和其它种类的民间文学艺术,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诸如才布喜格、莎仁格尔勒的《青海蒙古族民间故事集》(1986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乌云毕力格、跃进等人的《海西民间故事》(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海西州卷)、《海西民间谚语》(同上)、《海西民间歌谣》(同上),齐·布仁巴雅尔,却苏荣、图格等人的《德德蒙古民间文学精华集》(内部资料)等,共发表故事传说290篇,其中只有几个故事是重复的。当然,这些故事也只是青海蒙古族民间故事的一部分。据乌云毕力格同志说,《海西民间故事集》中的145则故事是从已经搜集到的500多则故事中挑选出来的。可见,海西蒙古族民间故事之多。 相似文献
14.
16.
吴光正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1):54-59
何仙姑传说最初是3个地方民间传说,内丹道为建构吕洞宾的宗教圣者传说对它们进行了整合,确立了何仙姑在仙传体系中的谱系和地位;民间宗教利用何仙姑的影响宣扬其宗教教义,确立了何仙姑的宗教圣者形象;民间艺人则借何仙姑传说宣讲民众的世俗欲求,淡化了其中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7.
18.
包赛吉拉夫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03-106
哈布图哈撒儿是一位传奇色彩浓厚的历史人物和传说英雄。哈布图哈撒儿传说在17世纪以后的蒙古文献多有记载,并在蒙古族民间广为流传。哈布图哈撒儿传说可分为正面传说和反面传说,在这两类传说中哈布图哈撒儿形象均与其性格、体貌、历史事迹以及成吉思汗事业相关,有其历史渊源。哈布图哈撒儿传说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也是传承蒙古族历史记忆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徐华龙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14-19
黄道婆与上海乃至中国的棉纺织技术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她的贡献,在于提高了上海地区纺织技术水平,并对从海南带来黎族的技术进行了创新,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当时上海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因素,这说明元代的上海的农村虽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中,但它依然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另外,黄道婆对社会和历史所做出的贡献,不仅是传授、发展了棉花纺织技术,而且大大提高了上海地区妇女的经济地位,促进汉族与黎族之间的交流,这才是研究黄道婆非常重要的文化基点。 相似文献
20.
叶文宪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Z1)
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200年间分布在苏南浙北沪西地区的一支发达的新石器文化,然而在夏朝建立之前良渚文化却神秘地从这一地区消失了。在这一地区迄今为止从未发现过相当于夏代和商初的考古遗存,这500年间该地区出现了一个考古学所谓的“缺环”。商代中期以后太湖地区为马桥文化分布区。马桥文化虽然含有若干良渚文化的因素,但其内涵和良渚文化完全不同,因此马桥文化不是良渚文化的直接继承者。马桥文化层是迭压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