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夜的月亮     
调色板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到了,就让我们带上香甜可口的月饼,找个好地方,一边赏月亮,一边吃月饼,还可以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我们讲讲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最后把自己看到的、听的、想到的写下来。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我家的经济条件很差,爹娘常年为全家的吃喝而奔波。尽管这样,每年过中秋节,娘还是千方百计买几块月饼,在中秋节晚上给月亮上供时当供品。拜月亮仪式结束后,就把这些月饼分给我们每人一个吃了。但是,娘从来不吃。我曾纳闷地问她":月饼既香又甜,您为什么不吃啊?"每当此时,她总是皱着眉头说:"我的胃酸多,爱烧心,吃了月饼难受。"  相似文献   

3.
中秋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大门前的平台上欣赏明月。晚饭后,妈妈把各种水果洗得水灵灵的,拿出月饼,糖果,把它们分别盛在盘子里,又把圆桌擦洗干净。一切准备停当,就吩咐我把圆桌抬到门前平台上,摆好果品。我又摆好了小凳子,我们一家人坐下来,静静等待着月亮升起。夜色来临,深  相似文献   

4.
祭月亮是武威地区中秋节以核心家庭为单位举行的仪式。通过对祭月亮仪式前制作祭品大月饼、孙猴猴盘、对花月饼、花馍馍以及祭月过程偷孙猴猴盘、剜月、泼散供品的详细描述,解读武威中秋节祭月亮仪式的象征意义,可分为实物象征、行为象征和颜色象征,同时,因民众信仰不同而象征意义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6,(21)
眼下,人们都在为节后剩余的大堆月饼犯愁。这里,食品专家教你如何保存月饼。月饼含有丰富的油脂和糖分,受热、受潮非常容易发霉、变质。因此,一定要存放在低温、阴凉、通风的地方。也可以将月饼带包装盒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准备食用时,提前1小时把月饼取出来,这样才能保证口感。如果冰箱空间不够,可以将月饼存放在竹篮里并把竹篮挂在通风、阴凉的地方,隔天把月饼上下翻一次。社区如何保存“泛滥”的月饼  相似文献   

6.
畅想十月     
十月的秋天,丰收的五谷在田野描绘着金色的画卷;十月的夜晚,那圆圆的月亮,像一张银色的唱片,把和谐团圆的旋律撒向人间。十月,熟透的苹果在山冈挂起灯笼,火红的高粱像一面面旗帜在大地上招展。十月里,我们捧起甜甜的月饼,望着那夜空皓月,抒发着满腔情感。在我们少先队员的心中,是因为有五星红旗的照耀,我们的生活才这样美好,我们的田野才这样充满希望,我们的月亮才这样浑圆,我们的月饼才如此香甜。十月的蓝天上,一群群白鸽拨响优美的琴弦。十月的金风中,伟大的祖国迎来了第57个华诞,神州大地一片美景映入我们的眼帘……三峡工程为日月星辰举…  相似文献   

7.
今夜月儿圆     
爸爸临走的时候对我说,月亮圆了的时候,他就回来。于是,我就天天盼月圆。月亮几次由大圆盘变成了小月牙,又由小月牙变成了大圆盘,可一直也没有见到爸爸回来。今天是中秋佳节,月亮比以前更大更圆,我特意把爸爸最爱吃的豆沙月饼摆在桌上,又和妈妈围在桌边默不作声地等爸爸回来。看着盘中圆圆的月饼,望着天空圆圆的月亮,我遥想在远方的爸爸,想起了爸爸那遥远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中秋节为中国人重大岁时节日之一,祭拜月亮是这一节日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它是一种原始月亮崇拜的流风余韵,是一种原始宗教在人们心理上的遗存。从月亮崇拜的原始宗教文化心态,转化为中秋节祭拜月亮的文化习俗,从而又赋予月饼以象征团圆的意蕴,与荆楚地域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楚人喜秋祀、秋社的民俗特点,为中秋节的形成预置了一个八月节的框架、机制与心理气氛,后来逐渐丰富其文化意蕴,并把一个祈祷丰收与子嗣、庆贺团圆的节日定在八月十五,从而形成中秋节。  相似文献   

9.
中秋月儿圆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爸爸说:“今天晚上的月亮最圆,咱们去赏月吧。”于是,我们在阳台上边吃着月饼边等着月亮出来。不多时,月亮冲破云层,慢慢地升起在夜空中。开始只露出个边儿,呈金黄色,后来又像半块月饼,最后全部出来了,颜色也由金黄色变成了微黄色。好圆哪,好亮啊。它尽力地向上升着,升着,终于高高地挂在天空中。月亮渐渐地褪去了微黄,最后变成了一轮皎洁的满月,像一面大白银盘挂在天空,大放光彩。中秋夜晚的月亮是慷慨无私的。它映照着大地,给山川河流、树木房屋都披上了银色的睡衣,让大地上的万物都在它的爱抚中甜甜地酣睡。夜深了…  相似文献   

10.
月亮做客     
今天,小白兔吃完晚饭,就蹦蹦跳跳地要去洗澡,她走到脸盆旁。“咦?月亮姐姐怎么到我家了。”她可高兴了,把手伸进脸盆里要把月亮捞出来,可手刚一触到水,月亮就不见了。“月亮姐姐被我吓跑了。”她哭着跑进屋里告诉了妈妈。妈妈跟着她来到了脸盆旁,月亮又来了,而且还对着她们微笑  相似文献   

11.
    
去年中秋节,应节果品都摆在各家各户的院子里。有大红苹果、柿子、雪梨、葡一萄、沙由柚、月饼……真是应有尽有。小孩子可欢喜了,刚吃过晚饭就把灯笼点起来,三五成群,高兴地拿着各自的灯笼满街满巷地跑。有的又把灯笼挂在晾衣架上,远远看去像许多的萤火虫在闪闪发光,全村男女老少都围着灯笼仰望。我爷爷坐在椅上,仰起头,像看灯笼,又像看月亮,静静的,似乎想起了什么,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我坐在爷爷身边,听他讲了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有一年中秋节,天下雨,月亮没有露面,我们那间破烂简陋的祖屋,里里外外漆黑一片。只好点起了一支松烛,风从外面的墙缝吹进来,冷嗖嗖的。中秋节,  相似文献   

12.
桂儿好久没做梦了。月亮挂在村头柳树梢上,摇哇摇的,摇落满地洁白的雪。其实地上铺着的雪,是前天刚下的,好白呀!月光洒在雪地上,雪地反射着月光,就把整个黑夜照得通亮。咯吱咯吱……桂儿又听到月亮地儿里轻  相似文献   

13.
《老友》2003,(9)
中秋佳节吃月饼,是中华民族的古老风俗。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了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帝京景物略》谓"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西湖游览志余》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月饼最早出现于唐代。宋代时已有荷叶金芙蓉等花色名目。苏东坡曾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来赞誉月饼。南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里,提到  相似文献   

14.
我的生活重心就是对付她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我最恨的人,便是她,林丽玲。1992年,我9岁那年的中秋节,月亮又大又圆,母亲吃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月饼,当夜便选择了安静地离开人世,成全了她的男人、我的父亲的移情别恋,而林丽玲,就是那个第三者。一年之后,父亲娶了她。她  相似文献   

15.
好不容易盼来了中秋小长假,却因为小伙伴们散落四方而没有安排出行计划,只好窝在家里啃着月饼,上上网。在微博上,网友们不遗余力地吐槽五仁月饼,一副"誓将五仁逐出月饼界"的架势。在铺天盖地的段子里,我突然瞥见母校的官方微博:"大厨们又出新品啦,今年新增梅干菜扣肉味。"我随之失笑,果然是母校——华东师范大学的风格啊,前有"神作"玉米炒葡萄,如今又来梅干菜扣肉馅的月饼,总能给学生带来一些惊喜。  相似文献   

16.
在凉山彝族民间文艺里,月亮意象承载着彝族历史文化记忆,是彝族生命情感和审美情感的凝聚之物,表达了彝族先民 的生存智慧与奉献精神。从凉山彝族民间文艺对月亮文化的追溯、重铸和延展三个部分,探讨月亮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 代性,厘清凉山彝族月亮意象的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巧分月饼     
张祉浩 《山西老年》2013,(9):35-35,63
八角形盒内有32个月饼,请巧分成四部分,要求每一部分的月饼个数相同,都含有六个圆月饼、一个方月饼、一个八角形月饼,并且面积和形状  相似文献   

18.
那天那场酒     
《可乐》2009,(1)
尹妮娜还是把我拉下水了。我被她连拖带拽进了蓝黑酒吧,不敢抱怨这里声音太杂、百威太苦,生怕扫了她的兴——她这种人,只要你夸她,她就恨不得把月亮摘下来送给你。难得在大学里遇到高中同学,她说要带我去最好的酒吧,她埋单。  相似文献   

19.
八月十五,应该合家团圆。在森林里住着的猴子一家正热火朝天地准备晚饭呢。小猴子来到妈妈身边,吵着要帮忙。可妈妈不同意,他只好去和兄弟们玩。吃饭时间到了,按照它们的习惯,今天应该把月亮“请”回家。于是妈妈说:“小猴子,你已经长大了。今天你去‘请’月亮吧。”“遵命!”  相似文献   

20.
《社区》2007,(18)
材料月饼皮材料:面粉280克、糖浆3/4杯、油1/2杯、碱水1/2茶匙;月饼糖胶材料(糖胶即是浓稠的糖浆):粗砂糖588克、绵白糖168克、清水3杯、柠檬1个;馅料:超市里可买到莲蓉、豆沙等馅料,还可以配以咸蛋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