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罗发瑞 《老友》2008,(5):54-54
《老友》专家门诊:我经常耳鸣,嗡嗡声不停,有时突然眼前发花发暗,经检查有老年性脑改变,频发性早搏,S-T、T波异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请问:这些症状应怎样检查治疗?高安市·冷××冷××同志:根据你来信所诉的问题,兹解答如下:1、耳鸣是一种病的症状,它可由全身某种病(如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脑缺血等)引起,也可因耳病(如中耳炎、内耳疾病等及听觉器官的衰退等)引起。如果经五官科医  相似文献   

2.
中医中药     
《老友》2003,(9)
耳鸣脑鸣怎样调治编辑同志:我患耳聋,耳鸣、脑鸣,经常日夜不停,如同有下雨声或歌声,服多种药也未见效,请问应如何调治。永新县吴圣隆吴圣隆同志:信中反映耳聋,耳鸣、脑鸣日夜不停,两耳有下雨声,脑鸣如歌声,特别是睡觉醒后更难受。中医认为脑鸣一般为脑髓空虚所致,治疗以滋补肾阴为主。耳鸣一症有虚实之分,实症多为肝火;虚证  相似文献   

3.
经常听老年朋友们说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出现耳朵响,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耳鸣。耳鸣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患者感到耳内有嗡嗡、吱吱等各种各样的单一的或多种声音并存的响声,绝大多数的主观性耳鸣,仅患者自身能听到响声,少数客观性或他觉性耳鸣者,病人与检查者均能听到响声。耳鸣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为单侧性耳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今年66岁,20年前因感冒高烧引起耳鸣,多方医治未能治愈。请专家指导治疗。宜春市晏信春晏信春同志:你患耳鸣已20余年之久,要求治愈良方。为此简答如下:此病在临床上为多发的常见病之一,特别是老年人尤为好发。一般耳鸣、耳聋除单纯出现外,亦  相似文献   

5.
《山西老年》2010,(3):56-56
耳鸣虽然不是急症、重症,但是久鸣不止会妨碍听觉,严重者会影响正常生活。自我按摩耳部具有促进耳部血液循环、刺激听神经和调整中枢神经的作用,对预防耳鸣、耳聋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冷蓝 《人生与伴侣》2009,(12):21-21
耳鸣患者的烦恼是没有切肤之痛的人难以想象的——尽管周遭宁静安谧,悄无声息,但在耳鸣患者的听觉世界里却是天地俱动,声声入耳。或如风过疏林,飒飒作响;或如尖锐哨音.长鸣不已……真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相似文献   

7.
《新天地》2013,(1):64
10000台耳鸣耳聋光波治疗仪来电申领默克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二十年的探索,研制成功窄频冷激光耳鸣耳聋光疗仪,突破以往的耳病声波干扰疗法,以独特的光波"激活、修复、再生"耳神经。该产品通过冷激光照射、生物电流传导、精选浓缩植物药液等相互配合.直接作用于耳神经,使其因听觉系统异常兴奋,引起的放电得到快速恢复,治疗耳鸣、耳聋、失眠、头晕等症状,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老友》2015,(3):2
他,继承千年中医精髓,是享誉国际的著名中医;他,治疗耳聋耳鸣堪称一绝!帮您找出耳鸣耳聋的原因,找到治疗耳鸣耳聋的好药,很多患者将以前戴着的超大功率助听器留下当了纪念品。他就是杨松林教授,我国耳病治疗的专家。找出病因——选择好药——治耳聋耳鸣杨松林教授有一绝我国有一位杨松林教授,人称"耳病救星"。有人说:"他的治耳绝活儿,可了不得,  相似文献   

9.
《老友》2015,(2):2
他,继承千年中医精髓,是享誉国际的著名中医;他,治疗耳鸣耳聋堪称一绝!帮您找出耳鸣耳聋的原因,找到治疗耳鸣耳聋的好药,很多患者将以前戴着的超大功率助听器留下当了纪念品。他就是杨松林教授,我国耳病治疗的专家。治耳聋耳鸣杨松林教授有一绝我国有一位杨松林教授,人称"耳病救星"。有人说:"他的治耳绝活儿,可了不得,普通的耳鸣,用药一段时间就能见到效果,耳鸣症状得到缓解,听音不打岔,能正常唠嗑。"也有人说:"花大笔费用治不好的耳聋,找到他一两千元就治好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聋伴耳鸣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性聋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9例患者,其中耳鸣51例;对照组69例患者,其中耳鸣46例。两组均口服耳聋左慈丸,耳后注射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声频共振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即精神心理护理疗法。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0天患者心理状态、听力变化及耳鸣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0天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状态和耳鸣症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聋伴耳鸣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品一词原指佛经的略本。《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读小品,下二百签,皆是精微。”注云:“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至晚明后期始将小品一词普遍地应用于文学,专以概括某种类型的作品,有用以名集者,如陈继儒的《晚香堂小品》、陈仁锡的《无梦集园小品》、王思任的《文饭小品》;亦有用以名各种选本的,如《苏长公小品》、《闲情小品》、《皇明十六家小品》、《国表小品》等。有的虽不用以题名,但实为小品文集者,如郑元勋的《媚幽阁文娱》、刘士鏻的《文致》、蒋如奇的《明文致》  相似文献   

12.
一些老同志来信中反映患有严重耳鸣这一病症,寻找治疗良方。其实,此症也为多发病症之一,患病机理比较复杂。在此,现就该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作一简介,望对此病患者有所帮助。自觉一侧或双侧耳内鸣响,鸣声多样,如蝉噪,或如钟鼓之声,或如沸水之声,甚至好几种声  相似文献   

13.
保留时间不重现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既保留时间漂移和保留时间波动。前者是指保留时间仅沿单方向发生变化,而后者指保留时间无固定规律的波动。将此两种情况区分开来对找到问题的原因往往很有帮助。如,保留时间的漂移往往由柱老化引起;而柱老化不可能引起保留时间的无规律波动。  相似文献   

14.
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文忽然者为断,变化之谓也,如敛笔后忽放笔是;复然者为续,贯注之谓也,如前已敛笔,中放笔,后复敛笔以应前是。”席勒在《论悲剧艺术》一文中说:“如果要使心灵持续在痛苦的感受上面,就必须把这种感受非常聪明地隔一  相似文献   

15.
《老友》2014,(10)
正股骨头坏死:侧臀部或腰部疼痛,髋关节部位牵拉性疼痛,下肢畏寒、无力、酸麻感,严重者肌肉萎缩、跛行、拄拐或坐轮椅。颈腰椎病患者:椎间盘突出、滑脱、膨出,坐骨神经痛……弯不下腰,走不远路,起床时僵硬翻不了身,小腿发麻发凉,走路脚底如同踩棉花;颈椎病患者头晕耳鸣、手臂无力、发麻,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眩晕分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两种.凡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有旋转感、沉浮感、摇摆感、直线加速感者为真性眩晕.这种患者多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和恐惧感.为了减轻上述症状,患者往往不敢睁眼.而体格检查时,除了平衡障碍外,还可有眼球振颤,视物模糊,构音困难等表现.仅有头昏、头晕、头重足轻,没有运动感者,称为非真正眩晕,一般多为生理性的,临床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7.
权力寻租成因的多维透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我国转型时期,权力寻租是较为常见的腐败现象,其成因有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的因素。经济方面如政企不分、价格双轨制、经济特权等;政治方面如权力过分集中、监督机制缺失、法制不健全等;思想方面如特权思想、寻租者畸形心理等。为防范权力寻租,须在多维透析的基础上,推进体制创新,强化社会监督,加强法制建设,实施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头痛是很常见的,老年人也常出现头痛症状。对老年人的头痛首先要测血压,同时也要查一下有无脑动脉硬化的体征。高血压病人经过一定时间不可避免地要引发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很常见的。其早期表现常为神经衰弱症状,如头痛、头晕、头胀、耳鸣、心悸、失眠、记  相似文献   

19.
越轨一词是指违反规章或他人的期望、而引起非议或惩罚的行为。在六十年代以前,对越轨的研究,主要是关于越轨行为的性质和根源,以及有关越轨者的特征;研究的重点放在“社会病理学”以及解决犯罪和少年犯罪、吸毒成瘾、卖淫、流浪、不合法的性行为等社会问题上。勒默特(E.Lemert)在一篇论文(参阅《社会病理学》,1951年)中区分出主要的越轨和次要的越轨:前者是引起他人非议的个人行为,以及这种行为的性质和社会反应的后果。对次要越轨的研究则注重下列问题:1.一个被判定为越轨者的人对自已这个称号的反应如何?2.他  相似文献   

20.
<正> 前因后果,即原因在前,结果在后,这是因果联系的一个特点。对此,陈昌曙同志的《前因后果说质疑》一文(见1981年4月23日《光明日报》。以下简称陈文)提出了异议。陈文认为,“前因后果的观点在理论上是有困难的。”有哪些困难呢?陈文讲了三点。我想仅就这三点谈点不同的看法。第一、陈文认为,“因果关系是表示相互作用的范畴。既是事物之间的作用,总有相互间的某种‘接触’。如果只讲引起者(原因)与被引起者(结果)分为一前一后,不讲二者的接触,怎么谈得到相互作用?……承认因果关系表示相互作用,又不承认作用的发生要以作用者和被作用者同时存在为条件,是讲不通的。”这里,首先应指出,这段话前后偷换了论题。先说是“事物之间的作用”,因果关系是表示(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范畴,紧接着又说,引起者(原因)与被引起者(结果)之间的相互作用。悄悄地把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偷换为因果之间的相互作用了。把因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是一回事,由此才导出所谓“承认因果关系表示相互作用,又不承认作用的发生要以作用者和被作用者同时存在为条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