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济人的《重庆谈判》与重庆民俗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重庆谈判》的纪实性与虚构性为重庆民俗文化的呈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具体而言,《重庆谈判》中的重庆民俗文化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丰富的重庆城市意象书写;第二,立体的重庆居民衣食住行描写;第三,广阔的重庆地域文化空间展示;第四,经典的“独白”式叙述方式背后雄浑的“重庆腔”。重庆民俗文化内容使作品具有鲜明的重庆特色和城市风格,为重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丰富的重庆民俗文化内容也使得小说既客观真实,又非常个人化和个性化,成就了黄济人和他的《重庆谈判》。  相似文献   

2.
红岩精神是历史留给重庆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虽植根于中华传统 的和合文化,但它却能融于并丰富红岩精神的内容,因此,在当今我们大力提倡弘扬红岩精神,全面振兴重庆 之际,不能不十分注重发扬《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充分发挥重庆在进一步促统战、促团结、促发展方面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红岩》几乎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自1961年面世以来,《红岩》便赢得了读者持久的喜爱。迄今为止,仅在北京,它就已经印行63次,远远超过《红日》、《青春之歌》等同时代的其他红色经典作品。在此,通过对《红岩》出版成书过程的考察来探究其形成背后的运作性及功能性因素,对《红岩》如何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实现其“意义”的转化而尝试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南方局抗战时期在重庆培育的红岩精神,与日本军国主义这一时期对重庆的大轰炸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重庆大轰炸从反面教育了重庆人民,成为红岩精神产生的催化剂;重庆大轰炸极大地激发了重庆人民的革命精神,为红岩精神的产生增强了精神力量;重庆大轰炸使全体重庆人经受了严酷的考验,为红岩精神的产生拓展了精神氛围和群众基础;“红岩精神”的得名,也与重庆大轰炸有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红岩精神是南方局培育出来的,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用炸弹炸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小说命名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最直观、最直接的外在形式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不同时期小说作家的创作思想和文学观念。论文立足于小说文本,从文化学研究视角切入,探讨明清小说命名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色,重点阐述明清小说命名与民俗文化、科举文化、避讳文化等之间的关系。“三言”、《金瓶梅》《红楼梦》等小说中的人物命名折射出寄名、七夕“乞巧”等民俗文化;《女举人传》《女开科传》等小说命名包含科举因素,《封神演义》《镜花缘》等以金榜、题名录形式设置“榜”式结构的小说更是与科举文化密切相关;《水浒传》《红楼梦》《七侠五义》等小说中的人物命名反映了明清时期的避讳文化,“避讳”对相关小说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个性化、显性化操作而影响海内外的“重庆实践”,于“十二五”肇始须切换工作重心——重构“渝派文化”,其文化特质当含红岩文化、重庆城市精神、三峡移民精神、重庆少数民族文化、重庆抗战文化和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重构“渝派文化”除需归纳内涵、特征,阐明政府作为,甄别市场边界,重在文化溯源背景下,嘹望渝派文化,培植渝派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7.
2011年2月,《重庆社会科学》推出《“重庆实践”催生渝派文化——重庆剥者访谈录》一文,约请重庆文化学者对渝派文化进行全方位解读。我有幸受邀纠与其中,对关涉渝派文化的相关问题作出了尝试性分析,但因渝派文化是一刑全新的概念,对其认识自然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这里借助“读者评刊”栏目,提出一些进一步的思考和想法。  相似文献   

8.
当代重庆文化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新中国建立后重庆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勾勒出解放后五十多年重庆文化的发展轨迹。同时将这五十多年文化发展历程归纳为“十七年”、“文革”、“新时期”、“直辖后”等几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进行了一定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刘超 《重庆社会科学》2010,(10):125-125
《重庆社会科学》从2010年第1期开始推出“寻踪”栏目,每期一个主题,这是区别于众多中规中矩的学术期刊的一抹亮色,已经成为本人拿到每期刊物后最迫切先睹为快的一个板块。该栏目定位鲜明,或文化事件,或争议人物,或焦点新闻,无一不是社会争议、公众聚焦的热点问题。而且栏目紧扣“寻踪”主题,寻历史之踪,寻文化之踪,寻社会之踪,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回放争论的各种声音.展示博弈的多种情势,引领社会的文化趋向。栏目策划上尤见功力,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大陆通俗文学现象的出现是文化开放政策的一个副产品。本来,在建国后差不多30年的时间里,大陆已经逐渐丧失了“纯文学”和“俗文学”这样两个相反相成的概念。建国初期,党在文学事业上的管理措施,一是对过去许多旧小说,如《十二金钱镖》等书籍的查禁;二是对“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的提倡。这两个措施,在前者,是消灭了那些能为广大市民接受但在思想格调方面与共产主义理想相悖离的文学作品,在后者,则是鼓励了那些采用了“俗文学”形式但包蕴了新时代观念的文学作品的生产。这两个措施类同一把双面刃,它导致大陆文坛只剩下一种文学形态。一旦文学形态仅存唯一,昔日所谓“雅俗之分”也就自行瓦解,当人们阅读五、六十年代的典范作品,如《红旗谱》、《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甚至《创业史》、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前,“革命论”思潮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话语。1949-1976年,在“革命论”思潮影响下的红岩文化传播及发展进程可分为奠基期、高潮期和波折期。作为社会主流话语的红岩文化,其传播及发展流露出意识形态的意向和旨归。“革命论”思潮对红岩文化的传播及发展的规范和制约作用,构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红岩文化表现形态及其模式。  相似文献   

12.
1967年2月中旬,正值中国“文化大革命”因“自下而上的全面夺权”而神州大乱、各类矛盾空前激化之际,一则引起广泛注意的消息从重庆传向全国各地:著名长篇小说《红岩》作者之一、作家罗广斌“自杀”…… 提到作家在“文革”中的自杀,人们会想起杂文家邓拓、翻译家傅雷、“人民艺术家”老舍、诗人闻捷……而罗广斌之死,却至今仍有许多人不清楚。除去他是否“自杀”一直有争议以外,对于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悲剧结局,也一直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如说他“受到造反派的迫害”(罗广斌本人就是造反派),说他是“被江青迫害而死”(并…  相似文献   

13.
刘德彬:被时代推上文学岗位的作家(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起长篇小说《红岩》和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四十岁左右及以上的人们都耳熟能详。许云峰、江姐、双枪老太婆、小萝卜头儿……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就在我们面前。罗广斌、杨益言也因是《红岩》的作者而广为人知。然而,《红岩》主创人之一的刘德彬却因为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犯有“严重错误”,被剥夺了公开出版于1961年的《红岩》的署名权。  相似文献   

14.
小说《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在2003年5月号《中华儿女》发表了《我见到的“中美合作所”》一文。拜读之后,发现杨先生在对一些重要历史事实的陈述上,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笔者从重庆解放时起就亲身参加过对“中美合作所”有关历史情况的调查,十分清楚杨益言当年被关押过的渣滓洞监狱并不是“中美合作所”;他所谓“我见到的‘中美合作所’”,并非历史上存在过的“中美合作所”。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12月3日前,重庆市军管会公安部第二处(政保处)6位处长和科长,已随野战部队进城,于12月5日进驻了市区老街34号“慈居”(国民党原西南军政长…  相似文献   

15.
《重庆社会科学》2010,(5):98-113
《重庆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出版载体,恪守“全国视野、重庆个性”理念,专题策划与深度研究并举。从2010年1月起,新辟独立于学术论文之外的“寻踪”板块,围绕公众在一个阶段密切关注的社会文化领域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独立推出系列主题策划。每期一个主题.全面梳理,全景式回放,搭建争鸣、互动平台,并延伸阅读,帮助读者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洞悉历史,熟稔社会,增强文化印记,客观看待和理性评估,进而引领社会文化趋向,引导社会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16.
对《论语》“绘事后素”进行基于文本发生脉络的梳理,认为“绘事后素”的理解应包含子夏对《诗》的征引的内文本、《论语》中的对话文本、儒家诠释文本三层文本发生的脉络;三层文本发生的脉络内蕴着轴心时代所面临的“原生”传统、轴心时代所“创生”的文化传统与“生生”不息的经典传统三种传统。以“绘事后素”为例,由《诗》这一经典出发,可以引发出对艺术之诗、真理之思与经典如何与生命共在的哲学诠释学再思。  相似文献   

17.
论红岩文化     
红岩文化是自“五四”运动以来,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重庆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由中国共产党人、爱国志士和革命群众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形成的,反映时代要求、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环境特征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用文化学的观点看,它具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红岩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8.
《学术探索》2013,(10):F0002-F0002,F0003
《西南民族节日文化》一书运用民俗学、神话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对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节日祭祀作了系统的剖析。从纵向上阐述了节日大多起源于祭典的规律,并从横向上梳理了西南民族节日的形态、类型、特点等。在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运用了“以民俗文化研究为基础,以神话哲学、文化精神研究为先导”的民族文化研究方法,体现了从神话原型着手探寻民族节日深层内涵的理论特色。还以文化变迁的视角,对民族节日与当代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转型的关系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重庆社会科学》2010,(9):117-118
《重庆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出版载体,恪守“全国视野、重庆个性”理念,专题策划与深度研究并举,从2010年1月起,新辟独立于学术论文之外的“寻踪”板块。围绕公众在一个阶段密切关注的社会文化领域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20.
《重庆社会科学》2010,(2):112-126
《重庆社会科学》作为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和出版载体,恪守“全国视野、重庆个性”理念。专题策划与深度研究并举,从2010年1月起,新辟独立于学术论文之外的“寻踪”板块。围绕公众在一个阶段密切关注的社会文化领域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独立推出系列主题策划。每期一个主题,全面梳理。全景式回放,搭建争鸣、互动平台,并延伸阅读,帮助读者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洞悉历史,熟稔社会,增强文化印记.客观看待和理性评估,力争引领社会文化趋向。引导社会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