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北京走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几经周折,历尽坎坷,我在大兴区黄村镇开了一家烧饼店,店名取为“烧饼青年”。这些年,父亲在京尝过了上百家饺子馆的饺子,但每当他向朋友高谈阔论的时候,便会感慨地说“:在我这一生当中,永远忘不掉的,就是初来京城,我那大儿子为我包的那碗热汤水饺。”  相似文献   

2.
头锅饺子     
周末举家返乡与古稀老母小聚。母亲知道我们全家爱吃水饺,刚到家就急着在妻子的协助下择菜、剁肉、调馅、和面,忙活了好大一阵儿。 水饺包好了,母亲便往锅里添水、烧火。母亲用的还是那口小锅,烧的还是当年她用泥垒的小炉灶。每一锅煮两盘水饺,够一个人吃的。母亲不住地往炉膛里加柴,通红的火焰映着她饱经风霜的面庞。母亲可能是累了,唉叹一声自语道:“嫁到老王家几十年了,我还没吃过头锅水饺呢。”老人家不经意的轻声细语,却令我心中一颤。是啊!近  相似文献   

3.
智鼠     
清晨,我发现放在桌上的一碗红烧肉,不知什么时候像长了腿似的一块一块从碗里爬了出来,等距离地排成一溜儿。此景令我惊诧莫名,连呼奇哉。女儿心细,发现同在桌上的一块甜瓜,凿着细密的齿痕,倒象是雕出的工艺品。我方才悟到桌上的奇观,乃老鼠的杰作。  相似文献   

4.
欢度癸巳年     
郑德厚 《中华魂》2013,(3):64-64
爆竹声,响彻天,荧屏酣畅正联欢。满盘水饺开心裂,共育和谐过大年。  相似文献   

5.
我的桌子上放着一份复制的文件:一九五七年三月五日刘少奇同志在许昌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录。当我重新读着这篇讲话的时候,心里就象是滔滔的河水,波澜起伏,激荡不已,也不知道是兴奋还是悲愤。在那“十年浩劫”期间,林彪、“四人帮”一伙,给这篇讲话定下了数不清的罪名:什么“读书做官论”、“下乡镀金论”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行为的思维机制考察可知,真理和圣象是人和社会存在发展不可或缺的两维,各有其功用,不可混淆或相互替代,尤其不可排挤圣象在人的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否则会造成人的无根生存,以致对人生和社会发展造成可怕的偏颇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年到,新年到,家家户户好热闹。贴春联,包水饺,小孩抢着放鞭炮。[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朱英 《小康生活》2005,(7):49-49
老年人常吃水饺、馄饨、包子和馅饼等各种带馅食品,既能增加各种营养,又有益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古人谓“立象以尽意”,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从而使之具有情感色彩。换言之,象是意的载体。因此,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0.
对图画构象的研究,一般是从画面的线条、色彩或所用材料进行分析的。由于图画是形象思维,即是由画面的点象、面象、体象所组成,所以图画的构象也可以从形象思维内部构造的角度进行分析,画家的创作以及图画的赏析都不妨从剖析它的点象、面象、体象入手。点象是画面构图的起始,是图画构象的最基本单位;面象是点象发展的必然,是图画构象中的艺术再现;体象是面象的有机组合,是体现图画构象的整体综合形象,它有多种联接方式。  相似文献   

11.
海燕 《小康生活》2005,(5):56-56
繁忙的工作让我们不得不在生活中变懒。对于年轻人来说,蛋糕、速冻水饺这些方便快捷的食品,是我们经常要接触到的。  相似文献   

12.
郭象是魏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其哲学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崇有还是贵无?崇有论在魏晋时期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这在郭象哲学的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不同看法。本文采取郭象是崇有论的说法,并试图在众家研究的基础上就郭象的“有无之辩”及其“造物者无主”  相似文献   

13.
对广义结合BCI-代数的同态及反同态进行了讨论,得到了BCI-代数的反同态象是广义结合BCI-代数,广义结合BCI-代数到广群的同态象是广义结合BCI-代数等几个结果。  相似文献   

14.
熊苗 《百姓生活》2012,(2):52-52
鲜蘑素水饺 原料:面粉300克,菠菜400克,鲜香菇300克,鲜口蘑200克,荸荠罐头100克,鸡蛋150克。盐、味精、鸡精、香油各适量。  相似文献   

15.
读好诗歌,象是饮了虎跑水泡得龙井茶,清冽甘醇,香馥味美。宋代潘大临的一首没有完成的诗,就是这样的好诗。全诗虽然只有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短短的七个字,却让人感到情景交融,诗尽,意无尽。真是字字皆珠玑,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自然天成,恰到好处。 原来这句诗是潘大临构思一首诗的首句。潘大临作诗的时候,刚写出“满城风雨近重  相似文献   

16.
一秋天的时候,地里的土豆到了收获的季节。将土垄刨开,便露出团团簇簇的土豆了,大大小小地聚集在根部。等后来,田地里一片干净,土豆秧被拔尽,土豆也似乎全部收完,只余黑土地一望无际。这个时候,我们会带上四股叉,去地里翻剩下的土豆。会发现,原来田地里遗留下来的土豆还真不少,而每发现一个,都会有一种莫大的惊喜。原来满地都是的时候,并没有这种心情。只有少的时候,我们才会有一种喜悦与珍惜。再过的日子长些,地里依然会有土豆残留。只是这个时候的土豆,已经有些腐烂了。失去了与根部的连接,土豆在泥土里就会腐烂。  相似文献   

17.
何楣 《小康生活》2006,(5):53-53
由于牙齿松动、消化功能减弱等原因,很多饭菜都不适合老年人。上海同济大学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所长厉曙光教授建议,老人多吃带馅面食,如水饺、馄钝、包子等,将有利于保证更全面的营养。厉教授表示,很多老年人因为牙齿不好,只吃一些松软的东西;肠胃不好,油腻的东西基本放弃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只固定地吃某些东西的习惯,很容易造成营养的缺乏。比如,荤菜吃得少的人,优良蛋白质的来源会大大受到限制;素菜吃得太少的人,又会导致热能过剩和各种维生素及无机盐的缺乏。而带馅的面食正好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各种馅料可以把荤素搭配在一起,并…  相似文献   

18.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如今这一古老习俗正在逐渐恢复。去年冬至这天.义县文昌宫小学邀请退休老教师一起,弘扬中华民俗文化过冬至。  相似文献   

19.
她们不过是平平常常的女子,伤心的时候会流泪.疼痛的时候会大哭。因为彼此知道对方其实没有那么坚强,才拼命地让自己坚强起来。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习惯呢?首先请同学们听一个故事: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可见习惯的力量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