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友》2014,(6):66-66
正竹叶粥原料:鲜竹叶30克,生石膏20克,粳米50克,白砂糖适量。做法:先将竹叶洗净,与生石膏一同入水煎15分钟左右,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熬粥,待粥成后调入白糖,不拘时食用。功效:清心泻火。适用于心火炽盛,高热心烦,口舌生疮,小便短赤,以及小便时尿道灼热涩痛者。竹叶蒲公英绿豆粥原料:淡竹叶10克,蒲公英10克,绿豆30克,粳米30克,冰糖适量。做法:先将蒲公英、淡竹叶水煎取汁,再将绿豆、粳米共煮成粥,调入药汁、冰糖即成。食粥,每  相似文献   

2.
消暑粥三款     
樊琼 《老友》2011,(7):67-67
麦冬竹叶粥原料: 麦冬30克,甘草10克,竹叶15克,粳米100克,去核红枣6枚。 做法:将麦冬、甘草、竹叶先用水煎熬,取汁,加入粳米、去核红枣一起煮成粥。  相似文献   

3.
夏日消暑粥     
《老友》2014,(8)
正绿豆百合粥原料:绿豆、糯米适量,百合10克,冰糖少量。做法:1.百合洗净,用水浸泡,把绿豆、糯米分别淘洗干净,沥干水分,绿豆用水浸泡1小时。2.锅内加水,倒入绿豆,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40分钟;3.下糯米,待熬至八九成熟时再放入百合、冰糖,百合煮至透明时口感最好。菠菜冬瓜粥原料:大米、菠菜、冬瓜、盐、味精、胡椒粉、鸡精等适量。做法:1.先把菠菜剁成蓉状,冬瓜去皮切丝  相似文献   

4.
药粥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粥食,盛夏服食药粥,不但能祛暑、健身,特别是对病后的调理也有良好的效果。家庭制作药粥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下面推荐六种:一、芦根粥取鲜芦根100克,加水煎熬,取汁与粳米100克  相似文献   

5.
正紫薯麦片粥紫薯100克,燕麦片60克。紫薯洗净后切丁和燕麦片一同放入锅中,熬煮成粥。大蒜粥紫皮大蒜30~50克,粳米100克。将大蒜放水沸煮1分钟左右后捞出,再将粳米放入煮蒜的水中煮粥,八成熟时,将蒜捣成泥放入,熬煮为粥即可食用。苦瓜黑木耳粥苦瓜100克,黑木耳四五朵,粳米100克。将苦瓜去瓤,切成小块,黑木耳水发后切末,粳米洗净后和黑木耳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用文火煲成粥,调味后食用。海带粥干海带20克,粳米100克。将干海带浸透、洗  相似文献   

6.
补气偏方     
林饶 《山西老年》2009,(9):55-55
偏方一豆浆200克,粳米59克,白糖适量。豆浆加水与米同煮为粥,或粳米如常法煮粥,临熟时加入豆浆,继续煮至粥成,以白糖调味,每日2次。  相似文献   

7.
余刚 《社区》2009,(6):39-40
稻米作药用的主要有糯米、粳米、谷芽。糯米有补肺、健脾、暧胃、止汗等功效。粳米有补脾、养胃、强壮、滋养等功效。人们自古就惯于将某些药物配在米中煮粥来治病或调养。糯米500克、淮山药60克,炒熟研成粉,每晨取4匙,加白糖1匙,胡椒粉少许,开水调服,可治幔性腹泻。将糯米配小麦麸等量同炒,碾磨成粉,每次吞服10克,日服3次,可治自汗不止。对于病后肠胃功能较弱,特别是烦热、口渴的热性病者,粳米是良好食物。将粳米炒焦,煎汤过滤,适当加糖哺喂,可治婴儿吐奶。将粳米饭锅巴炒焦,研成细末内服,  相似文献   

8.
吴长欣 《老友》2014,(11):57-57
正老花眼是老年人眼睛调节功能衰退的一种表现。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人过四旬之后,阴气自半,气血渐衰,肝肾精气亏损,难以濡养眼目所致。若能及时予以药粥调理,可延缓视力的进一步衰退。现介绍几款防治老花眼的药粥。1.何首乌粥:取何首乌60g、粳米200g、大枣10枚(去核)、冰糖少许。先将何首乌加适量清水煎煮,然后去渣留汁,再将粳米、大枣、冰糖一起加入药汁中煮成粥,每天早晚食用。  相似文献   

9.
验方三则     
胡良骏 《老友》2008,(3):57-57
治失眠方:取五味子250克,洗净加水浸泡半日,煮烂去渣留汁,加蜂蜜收膏。内服每次20毫升,每日早晚各一次。(此方适应各种类型的神经衰弱失眠,转氨酶高者效果更佳)。经常失眠者还应清淡滋补为主,如百合、莲子、山药等可常配以粳米、糯米煮粥吃。  相似文献   

10.
失眠,让很多人深受其苦。在中医看来,睡眠可以通过食疗来调理,身体状况不同,食疗方也各异。 百合莲子粥:取干百合、莲子(带芯,水中泡发)、冰糖各30克,粳米100克。干百合、粳米、莲子一同放于锅中熬煮,快熟时加入冰糖。此粥清热养阴、润肺安神,适合失眠多梦伴心火旺盛、焦虑烦躁者食用。 酸枣仁粥:酸枣仁末15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煮熟,再下酸枣仁末煮5分钟。具有养心安神、宁心止汗的作用,适合失眠、多梦、心悸、心烦、体虚多汗者食用。  相似文献   

11.
①梅花粥白梅花5—7朵,掰下花瓣,粳米100克皆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白糖,煮成粥,能舒肝开胃,利于治疗郁闷不舒,食欲不振,头目昏痛,神经官能症等。②桃花粥桃花5朵,摘洗干净,晾水研末;粳米100克淘洗干净后入锅,清水煮成粥,再加入桃花末及适量蜂蜜,略煮。食之能活血、通便、利水,适用于治疗妇女血瘀、经闭、产后大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等治疗。③月季花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认为, “暑为夏之主气”。在赤日炎炎的盛夏, 经常选食一些药粥, 对防暑降温、祛病延年、强身壮体、保健益寿大有裨益。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药粥: 1.红枣绿豆粥。取红枣100 克, 绿豆300克, 加水1.5 升, 明火煮沸后再改文火炖熬,使绿豆酥烂为止, 然后加白糖100 克调匀晾凉食用。有清热解毒、祛暑止渴、利尿消肿之功效。2.莲子粥。将莲子20 克用温水浸泡去皮、去心磨成粉状, 与淘净的粳米100 克同煮成粥。此粥有祛热解烦、安神养心、益肾固精、健脾敛肠之功效。3.杏仁粥。取去皮尖扁杏仁60 克, 碾碎同粳米300 克加水煮粥服用。有祛痰止…  相似文献   

13.
一、菊花酒。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去痿痹、延缓衰老等功效。二、菊花粥。菊花与粳米同煮制粥,能清心、除烦、悦目、去燥。古人还有菊苗粥,用甘菊新长嫩头,切细、入盐,同米煮  相似文献   

14.
菠菜蒸猪肝。菠菜100克洗净研成泥状,置于100克猪肝上蒸熟食用。适用于角膜软化症。△猪肝绿豆粥。猪肝250克,绿豆100克,粳米200克,同煮食用。视弱,浮肿者宜食。△猪肝豆豉羹。猪肝适量洗净,加葱白、豆豉同煮,快熟时加入2只鸡蛋,调味熟后食用。对肝虚目暗,营养性弱视、夜盲有效。△鸡肝羹。鸡肝2副洗净,切碎,加调味品炖食;或加粳米100克,豆  相似文献   

15.
《百姓生活》2008,(9):44-44
贫血在祖国医学属虚证范畴,虚证常见有血虚、气虚、阴虚、阳虚等。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宜的食疗方法进行调治。1、龙眼肉15克,红枣3~5枚,粳米100克,同煮成粥。功效:养心补脾,滋补强身。2、新鲜羊骨1000克,粳米200克。  相似文献   

16.
1.猪腰白果粥猪腰子(猪肾)1对,白果仁10克,粳米100克。将猪肾对半剖开,取出筋膜,洗净后切成薄片,白果仁捣碎和粳米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粥;以上为1日量,分2次食完,连用1周为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17.
《老友》2014,(10):65-65
正胡桃粥配方:胡桃肉15克,粳米100克。做法:将胡桃肉和洗净的粳米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转用文火熬煮至熟则成。功效: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适用于肾虚咳嗽、腰疼脚弱、阳痿、遗精、尿频、石淋、大便燥结等证。有痰火积热或阴虚火旺者忌服。※百合大枣糯米粥配方:百合50克,大枣25克,糯米75克。  相似文献   

18.
伏暑期间,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大,常会产生口渴、头昏、胸闷、心慌、食欲减退、小便赤黄、身困乏力等症状,或发生一些与暑热有关的疾病,如中暑、疮疖、肠炎、痢疾等。如能经常食用一些有保健作用的粥,不仅能给机体补充营养和水分,而且能消暑降温,减轻或祛除病痛。这里介绍几种食疗方,供大家选用。绿豆粥。绿豆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渴消暑功效。绿豆50克、大米100克,加水煮粥,以白糖适量调食,每日1~2次,可清肝养胃,滋补肌体,止渴消暑。地黄粥。生地黄有滋阴养血功效,用其50克煎水滤汁,加粳米100克,生姜3…  相似文献   

19.
控制高血脂症,除了必要的药物、调理饮食之外,中医单方及药膳有良好的效果。兹介绍几则:柴胡降脂粥——柴胡10克,白芍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粳米25克。前4味煎取药液750毫升,  相似文献   

20.
槐花性凉味苦,有清热凉血、清肝泻火、辅助消化的作用,能改善易怒、抑郁、消化不良等症状。天气燥热时,吃一碗槐花粥,顿时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热气全消。常见的槐花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白色的,一种是粉红色的。针对这两种不同颜色,做槐花粥的用料也应该有所选择。做白槐花粥,主料用黄玉米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