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白艺术简论姚善义,林江空白,原是绘画中的一个术语,是指中国画构图中的无画处。它表现为绘画时,不论是画人物、花卉或山水,不是将画面全部涂满,也不是堆砌得越多越好,而是要在画面上留出一定的空间,让观众去联想,去填补。这留出的无画处,谓之“空白”。中国画...  相似文献   

2.
“空白”,原是绘画艺术中的说法:“空白也是画”,讲究在画幅上留出空白。它能使艺术品形神兼备、虚实相映,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和思维的空间。在我们的教材中也总是藏着许多空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去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它是教材中的“空灵”部分,深得“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张鸣 《社区》2011,(29):8-8
报纸开天窗。在现在的媒体人眼里,应该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才有的事。至少新闻史的书上是这样写的:国民党统治时期,报纸要通过国民党政府的新闻检查,通不过的新闻和文章就得拿下。报纸在被抽掉新闻或者文章之后,编辑不加填补,故意留出空白,以示抗议.  相似文献   

4.
中、西文论都提出了"空白"的美学范畴,都认为"空白"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特征。但中、西所认知的"空白"又有所不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空白"本质上是一个哲学问题,而西方当代文论中的"空白"主要是一个技术问题;中国的"空白"理论应用于各种文艺体裁,而西方仅就小说创作而言;中国文艺中的"空白"已内化为审美韵味,永远活跃而常新,而西方的"空白"只是一种省略,会因读者的艺术活动而消除。  相似文献   

5.
试探“空白”理论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渊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范畴.古代书法、绘画、音乐及园林、雕塑等艺术都很注重"空白"的妙用.艺术空白使艺术画面具有丰富的启发性、暗示性,从而为欣赏者的想象和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中国古代文论中虽未明确提出过"空白"这一概念,但诸多有关文学创作、批评的言论的确都言中了空白的无限蕴藉.本文试探寻"空白"理论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渊源,展现其发展脉络,力图为.空白"理论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审美意义做一两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讲授法和探究法各有长处,而如果运用不当,又各有短处。教师应发挥二者长处,在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在讲授中留出空白启发学生探究,让二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无论采用哪一种教法,都要与学生的学法保持一致,不可脱节。  相似文献   

7.
西方文艺理论中的"空白"观主要建立在对叙事文体,特别是小说的研究基础上."空白"观与亚里士多德的有机整体论密切相关,"空白"的运用是实现艺术有机整体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体现的是现代主义的美学观念.与"空白"相似的是"空缺",其内涵却不同,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空缺"观体现的是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观念,有机整体论是"空缺"观竭力颠覆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艺术的空白有两种一种是形象空白,一种是意义空白.形象空白有三种形态,即"不全"造成的空白、省略造成的空白和停顿造成的空白.意义的空白是指形象的不确定性.艺术空白的召唤价值在于第一,它留给欣赏者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或意义空域,而这些空间和空域,都意味着创造;第二,艺术空白能激发欣赏者永无止境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再创造活动,这在感觉效应上就是所谓"余味无穷";第三,艺术空白使欣赏者超越有限而达到无限,在审美愉悦中自然升华.  相似文献   

9.
叙事空白是故事时间大于0,文本篇幅等于0的叙事交流现象。简言之,叙事空白就是故事世界中的某些事件在文本中没有叙述出来。叙事空白并非意义的虚无,而是故事世界中的一些事件在文本中的缺席。它是文本中部分文本篇幅的"空"和"无",却是事件和意义的"有"和"多"。叙事空白的意义来自读者对叙事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对叙事空白的填补使得作为一种中断的叙事空白成为连接作者意图和读者经验及意愿的桥梁和纽带,也使叙事空白成为一种特殊的叙事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10.
当你怯生生地来到一个日后必须置身其中的陌生之地,如果有人肯定地告诉你,这里已为你留出了发展空间,你会作何感想? 在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楼的二楼缓台处,迎面就是一幅醒目的大型“拼图”——学生优秀作品展。在学生们亲手创造的绚丽画面之中,赫然穿插着八处红底儿空白,上面写的就是8个大字——“这是留给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康康 《北京纪事》2009,(1):65-67
"身未动,心已远。"总觉得这话既悲伤又有希望,说不出的喜欢。它也正符合了我平日的坏习惯,时不时给自己留出两三小时,呆在原地只管沉思,编织着离谱至极的幻想。  相似文献   

12.
"空白"是一门艺术,普遍存在于各种艺术形态之中.空白所形成的虚余地,能给人们提供许多想象的空间,获得视觉上的轻松,从而体现设计"以少胜多"的价值性.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空白与文字、图形的编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接影响着版面设计的成功与否,而这三方面对于版面的把握又主要取决于空白的面积、位置、形状等.因此空白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十分重要,在版面设计中绝对不能忽视空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空白"这一西方"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为理论依据,对苏轼词中所存在的艺术性"空白"予以探讨,说明艺术性"空白"在中国历代古诗词中的大量存在,它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而且对人们认识、理解和评价苏词也有一定的补益.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沈从文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作家。他的作品丰富、体式多样,而最能代表他创作艺术水准的是他的小说,特别是他成熟期的许多小说。这些小说的结尾留下了许多"空白",这些"空白"既包含着传统的美学意蕴,又体现了沈从文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数字     
正44月,网友"小灵通春天"晒出"史上最牛最奇葩的高中毕业照"引发关注:高中十个班拍毕业照,校领导都不参加,拍的时候留出四张空椅子,到后期再把书记和三个校长PS进去。高中毕业,留影纪念,这是学生的大事,也是他们  相似文献   

16.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艺术意境是作者自觉地创造的具有"潜势"的文本.这种"潜势"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设置"空白"来实现的."空白"是艺术意境的魅力所在.意境中的空白实际就是被作者结构进作品中的"暗隐的读者".这一"暗隐的读者"促进作家采取相应的创作技法,美学追求.从作家为求得"暗隐的读者"最终在现实读者那里获得具体化而采取的一些创作原则来看,主要是求真、求新,以复义为工.  相似文献   

17.
"白"在汉语里有多种解释,有一种释义为:空的,没有加上其他东西的,如空白,留白。留白其实也是空白,是要在一定的情形下留下空白。它不但是艺术的必须,也是艺术的灵魂。绘画、文学、音乐、电影,都有留白之美。"无物胜有物" "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无声胜有声",给人以空间和遐思。最喜欢国画中留白的讲究,意味深长的是"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林语堂先生有本书叫《生活的艺术》,有书评家称:"读完这书后,我真想跑到唐人街,一遇见中国人,便向他行个鞠躬礼。"  相似文献   

18.
民族志文本作为田野经历的呈现载体,在反思时代遭遇了"表述的危机",继而开辟了"写文化"的诗学路径。民族志"诗学"形态的形成与人类学研究的"阐释学"转向密切相关。阐释学理论对民族志研究的田野观察、叙事表述及文本接受层面等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正是由于阐释学及其相关理论的渗入,民族志文本得以在对话性的多声部叙述中作出了情感真实的承诺,使得现场、活态的质素得以保留并为诗学向度上的意义生成留出了空间。  相似文献   

19.
伊塞尔的"空白"论旨在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罗伯·格里耶的<橡皮>中随处可见的"空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性得到充分体现.两者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完美统一使得长期以来西方推崇的"作者中心"、"作品中心"转向了"读者中心",因此通过本文的论述得出他们的理论和创作就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创设知识上、心理上、语言上、写作上的暂时性"空白",适当引导学生发现"空白",激发学生积极的交流、比较、反思、选择,把作者有意无意所疏忽的"空白"通过学生的再造想像而弥补起来,使之具体化、深刻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想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