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中飞 《职业》2008,(10):43
当杰伊·哈格里斯(Jay Hargis)接到同事请他帮个忙的电话时,他艰难地回想起对方曾经帮过自己的忙,现在人家来要求回报了.  相似文献   

2.
歌子 《老人世界》2008,(2):37-37
美国人与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缺少中国式的人情味。他们人际间的关系淡薄,甚至有些父母不帮助子女读大学,子女当然也没有赡养父母的观念。亲友之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同事之间也没有什么感情,逢年过节则是秀才人情一张纸,彼此寄一张贺卡,就算情至义尽了。  相似文献   

3.
孟洁 《现代交际》2005,(11):16-17
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给人帮忙的机会,要立马扑上去,应像一只饥饿的松鼠扑向地球上的最后一粒松籽。因为人情就是财富,人际关系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结人情,结人缘。要像爱钱一样喜欢情意,方能左右逢源。求人帮忙是被动的,可如果别人欠了你的人情,求别人办事自然会很容易,有时甚至不用自己开口。做人做得如此风光,大多与善于交往、乐善好施有关。  相似文献   

4.
安子 《女性天地》2014,(10):35-35
个人品牌对个人职场发展尤为重要。你会不会像周星驰电影中的人物那样.高调地亮相,而下一刻就会把同事们全部“雷”倒呢?我们一起来做做下面的测试,看看你的个人品牌究竟如何。  相似文献   

5.
人情似纸     
不要续上一个“薄”字,不是那意思。 把许多复杂的事物归结为一个简单意思的时代已经过去。 但离开了简单的归结,许多人又不知如何面对复杂。其实,从来都复杂。难道以前不复杂吗?也许.从前无论如何不如今天这般复杂。但细想,从前也复杂。  相似文献   

6.
邓燕林 《职业》2008,(2):71-72
“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他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出自《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相似文献   

7.
红燕 《公关世界》2008,(9):56-57
踏进Office的第一天起,你注定要和你的上司朝夕相处,听他的指令,完成他派的任务,和他沟通自己的设想,实现你自己的计划。其实远远不止这些。有时候,你必须忍受他的疑心、小气,还要虚伪地奉承……  相似文献   

8.
作家张小娴在《永远有多远》里有这么一句很是经典的话:“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不仅仅是首单恋的歌.其实也是一个情感职场人声声的无奈。  相似文献   

9.
周斌 《职业》2011,(22):60-62
“各位亲友,各位同事,我放弃一切,和XX私奔了。”一时间,伴随着知名投资人王功权私奔事件被炒热,其“私奔体”也被诸多职场人效仿:“我放弃全勤奖,明天起请假一星期,不要打我手机………‘我放弃加班费,与女友约会比加班更重要……”“我放弃本月工资,明天去另一家单位工作了……”  相似文献   

10.
骆潇 《职业》2008,(2):14-16
提到职场送礼,人们可能会想到:贿赂、拍马屁、不正之风等等……职场上不可“无礼”,职场也需要礼尚往来: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礼,上级与下级之间的礼、同事之间的礼……礼是一种联络感情、表达真挚情谊的重要沟通方式。  相似文献   

11.
英英 《现代交际》2006,(6):71-71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精英人物聚集的职场更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江湖,因为随处都有我行我素的麻烦人物挡在你面前:自己的好点子被偷、老板的亲友捣蛋、挑剔的上司找麻烦等等……那天一早,我提前半个小时来到写字楼。当看过自己桌上的鼠标,就知道,又有人动了我的电脑,这也意  相似文献   

12.
李黄珍  木子  高乃明 《职业》2013,(13):14-15
根据去年中国人才调查结果显示,在受访者中,有32.36%的人更换过工作,并有43.09%的人表示目前的经济形势增加了其换工作的打算。在当今职场,“跳槽”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然而,并非所有的跳槽都能帮助职场人不断向高处发展,也有不少人越跳越低,被短暂的冲动阻断了职业发展的道路。其实,在某个单位工作,也是相关业务知识和人脉资源积累的过程,跳槽后需要重新开始,特别有的是涉足新行业,无疑要从头开始,以前的积累就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3.
刚到手的主管丢了晓刚是市场采购员.在采购岗位上做了5年,他对工作很上心。三个月前,他终于升为采购部主管。  相似文献   

14.
又是一年毕业季,许多毕业生发现,学了四年的专业却并不是理想中的行业,四年前的热门成了难就业的冷门,高薪争抢的“海归”成了无奈的“海待”……当大部分毕业生为了工作焦头烂额之际,总会有一部分毕业生从容不迫。水有源,树有根,今天的果源于四年前的因,而这个因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15.
闻慧 《公关世界》2008,(8):24-25
如今,很多HR都抱怨:不是不愿意招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而是用人部门反映不好用。不好用的表现各异:不懂商务礼仪、不善人际沟通、没有责任感、不知行业潜规则……这都是不成熟、幼稚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莫名其妙地突然朝人发火,得罪了同事还沾沾自喜,没过几天,又搂着同事的肩膀,好像没事人似的;说不上什么原因就干劲十足,恨不得一天做完十天的工作,但是只有三分钟的热度,维持不长时间又泄了气;好不容易找到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刚上手忽然就烦了,说:“得了吧,我不想再做廉价劳动力!”怨不得北京零点市场调查公司得出了这样一个数据——51%的女性朋友们容易出现情绪波动。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职场中许多有美好心态的人会失败?美国哈佛商学院MBA处世生涯发展中心主任詹姆士·爱德华博士,受命协助那些明明有“美好心态”却表现不佳,甚至发生很“危险”的行为要被炒鱿鱼的职员。  相似文献   

18.
慕然  程鹏翔 《职业》2013,(13):20-21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 作为中国商业有名的少帅之一,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的职业发展历程堪称中国企业家界的奇迹。有人说他运气好得出奇,有人说他功到自然成,但不可否认的是,杨元庆的迅速成功,与他整整二十四年都卧槽联想的经历密不可分。在一次访谈中,杨元庆说:“跳槽很正常,不跳槽也并不可怕。”杨元庆用事实证明,卧槽同样能够成功。  相似文献   

19.
《职业》2009,(3):36-36
虽然经济危机让许多企业步入寒冬,然而美国金融危机使国际金融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欧美的全球金融经济核心角色淡化,新兴经济加快崛起,尤其东亚的金融经济地位将会日益重要,这将给中国未来发展带来很好的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中高端服务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具有国际趋势的职业在新一轮洗牌下,需要更多新兴技能人才的加盟。而在这些国内新兴职业中,  相似文献   

20.
孙立 《现代交际》2006,(1):16-17
刚毕业的Linda遇到一个难题。入职前,父母给她上了一堂社会课,母亲告诉她,刚进单位资历浅, 对同事要客气、尊重地称呼为“老师”,父亲更是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当年我在工厂当学徒,就是对师傅非常恭敬!”可在同单位的师姐说法却正好相反——最好直呼其名。师姐在单位试用时,按照家长的教导,见了老同事就叫老师,年龄差不多大的就叫哥哥姐姐,反倒弄得大家都很尴尬,给经理留下的印象也是“太孩子气”。师姐说:“师傅、老师都是过时的叫法,我以前的同事之间部是叫名字的。”其他人给出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老总、头儿、老大、同志、小姐!到底该如何称呼?Linda不禁犯了难。其实这样的难题并非只有Linda一个人遇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