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司法独立”为目标的清末司法改革,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新型司法机构,移植了外国先进的法律,并以立法的形式巩固了这一系列成果,为法律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本文试阐述司法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展示其对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胡伟 《理论界》2007,5(8):200-201
清末主政者们为挽救即将崩溃的政权,发动了一场自觉的近代化运动。在司法方面,进行了一场旨在实行司法独立的改革运动。但中国封建社会固有体制的惯性,冲淡了司法制度的近代化。部院之争是其一个重要缩影,反映出近代中国司法独立的进程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3.
就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而言,以权力制约和权利救济为主旨的司法审查机制具有明显的价值合理性,但是,在制度实践方面,现行司法审查机制的展开却遭遇重重困境,表现为司法设置之体制依附性、司法审查范围之局限性以及审查标准之单一化。重整与完善我国司法审查制度之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彰显和强化司法独立;拓宽司法审查的对象范围,变审查法定原则为审查假定原则;实现司法审查标准的多元化,推行司法最终裁决原则。  相似文献   

4.
司法独立乃是现代文明国家的一项宪政原则和司法准则 ,也是时下正在推进的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一个重大主题。本文依据有限的资料 ,对 1978年以来司法机理的变迁过程作了初步的探讨 ,并且把这一进程放置到当代中国法制与司法现代化的革命性实践之中来加以把握 ,指出自 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现在的这个阶段 ,是当代中国司法机理得以重构并且取得重大进展的历史新时期。由此 ,作者概述了上述历史分析所获得的时代启示  相似文献   

5.
清末围绕官制改革中行政裁判院的筹设,保守派与改革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三种观点:一是主张设行政裁判院,改组都察院;一是保留都察院,无需再设行政裁判院;还有一种观点,既增设行政裁判院,又保留都察院,此观点为统治阶级所采纳,并最终促成我国第一部行政诉讼法草案,即《行政裁判院官制草案》的形成。但由于清末专制集权的特定环境,决定了行政诉讼制度在我国产生的零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章惠萍 《晋阳学刊》2004,2(3):71-74
中国 传 统法 律的 一 个弊 端就 是 行政 司法 合 一、忽 视 程序 正义 。于 是,清 末 司法 改革 成 为清 末法 律 近代 化的 一个 重 要内 容。它主 要从 两 方面 来着 手 :一是 司 法组 织机 构 的改 革,二是 诉 讼制 度的 改 革。虽 然 最终 清末 司 法改 革进 程因 辛 亥革 命的 爆 发而 夭折 ,但 它的 历 史意 义不 容 忽视 ,对 我国 当 今的 司法 改 革有 着重 大 的借 鉴意 义 。  相似文献   

7.
司法独立作为司法改革的重要议题,体现政治疏离、司法可信、理性累进等重要机能,它是法院实现其社会期待职能的重要条件。司法独立虽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法官可以不受监督、不负责任,良好法律制度的特点是在强调司法独立的同时构建适度的问责机制,因而我国在探寻司法独立途径的同时,应充分理解司法独立这一概念的复杂性,努力实现司法独立与司法责任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对司法的独立性、司法的被动性、司法为民和司法公正等公认的现代司法诸理念进行分析与反思。本文认为现代司法诸理念都是相对的,相互之间及其与立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就“司法独立”而言,其实然运作要受社会、政治和情感的制约;就“司法的被动性”而言,其是英美法系的典型特征,只适用于司法程序的启动,过度强调被动性也许不符合我国国情;就“司法为民”而言,必须把“司法为民”体现在“司法为公”之中;就司法公正而言,其症结多由立法中“分配正义”的缺位造成。  相似文献   

9.
清末司法改革,建立了独立的司法机构,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诉讼审判法律制度,实现了司法官的职业化.因清政府的迅速倒台,清末司法改革最终没有取得成功,但其经验和不足为我们今天的司法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霸之争一直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中的核心问题。先秦儒法二家的不同思想与态度是争论双方的主要理论来源。魏源立足于清末变局,讲求调和儒法,从而建立起更具包容性的王霸观。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功利主义目标,魏源将富强设定为衡量王霸的共同标准。魏源这种立足于现实政治基础上的王霸现在遭遇到西方的入侵之后,迅速转变为“师夷长技以制夷”与“以夷攻夷”的功利思想与现实作为。魏源的政治变革思想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近代史进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吴倩 《河北学刊》2004,24(6):100-105
清代前期 ,燕赵民间音乐中大量保留了明末以来的多种艺术形式 ,并在时代的审美要求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在形式上也有了新的发展 ,一些音乐品种也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传入燕赵地区。乾嘉年间 ,“花部”戏曲与说唱音乐的兴起、“时调”的大量涌现等促使了燕赵民间音乐更快、更全、更高水平的发展 ,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均衡性和职业性。清代后期 ,燕赵大地之上各音乐形式间或相互吸收、借鉴而得到进一步完善 ,或分化、融合而形成新的艺术品种 ,在改革与创新中构建出新的格局 ,逐步形成了浓郁的燕赵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2.
清末新政期间新疆文化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述了清末新政期间新疆文化教育的发展情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清代前期耕地面积的综合考察和重新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荣 《江汉论坛》2001,(9):57-61
清代前期耕地面积问题向为学术界所关注,但至今尚无满意结果。本文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步:一是确立了一套科学可信的估算基数;二是承认清代册载耕地面积的相对合理性,并考虑到对耕地增长速度有影响的正反两方面的因素,对不同时期、不同直省的增长速度进行修正;三是注重量化研究,不仅估算全国耕地面积总数,而且推算出各直省的耕地数字。  相似文献   

14.
清代江南与两湖地区的经济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江南与两湖等地大规模的粮食、丝棉纺织品及木材等跨区域的经济交流,反映了同时期全国性商品市场网络体系的发展与成熟,其对两地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就江南地区而言,大量商品粮的输入,保证了江南丝棉经济作物种植区农民的日常生活及粮食的各类生产资料性消费,促进了江南丝棉纺织业和其它手工业多种经营的发展;对两湖地区来说,大量商品粮的输出,刺激了该地区粮食种植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清代全国最大的稻米产区。清代两湖地区棉纺业的兴起,虽对江南棉布市场有所冲击,使得江南经济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但同时,它也是一个机遇,它预示着江南与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展开。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中叶以来,清政府逐渐放弃对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朝鲜移民陆续进入图们江及鸭绿江对岸的中国东部边疆地区。早期进入中国东北的朝鲜移民克服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缺乏水利设施等各种困难,试验着开发出了一片片水田,从而揭开了东北近代水田开发史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清代西北回民起义中的人地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传斌 《文史哲》2003,6(6):87-91
人地关系的广泛联系特征在回族的发展史上有突出的表现。一般意义上来讲,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形成了回族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空间,这也是回族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这两个基本空间基于地域性的人地关系变迁,从而最终促成了回族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人口行为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西北回民起义发生在清代,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讲绝非偶然。同时,西北回民起义对当地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也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柴荣 《江海学刊》2007,(4):159-165
在清末变法修律的大背景下,学界、舆论界开始引进、传播西方民法理念。在此过程中,各国民法被翻译介绍,清廷逐渐确立了模仿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模式。经过比较,沈家本等人认为德国社会情况和法律传统心理与中国最为相似,中国几千年制定精细法典的传统与德国法的系统缜密也不谋而合,加之日本有成功学习德国法的经验可供借鉴,于是直接聘请日本学者参与民法典的编撰。同时,清廷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对民商事习惯调查活动高度支持,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民商事习惯调查,所以,清末民法的制定既有继受性又有本土性。总之,清廷官方在制定民法时,体现了兼顾中国传统礼教与融合西方民法理念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所谓的"斟酌中国古来之习惯与近世之学理"。  相似文献   

18.
清代澳门中葡司法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最早受到西方法律文化的冲击。清代中葡政府在澳门司法管辖权上的冲突,既是国家主权之争,也是不同法律文化的交锋。正是通过澳门,中国司法启动了与国际接轨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企业理论尽管是从产权经济学家的研究开始引起世人注目的,但事实上,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资本论>中就对企业的起源、企业的本质等作过深刻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无论在方法论上,还是其理论深度与覆盖力上,无不显示出其深厚的理论光泽和强大的逻辑力量.发展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注意把握西方产权经济学关于企业理论有价值的、独特的视角与论断,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自科斯以来产权经济学家对企业理论的创造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尤育号 《阴山学刊》2006,19(3):65-69
大众启蒙与社会文化变迁的相互交织是清末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知识阶层在日趋强烈的危机意识下的文化觉醒,促成了清末大众启蒙运动的兴起。在这个知识由上而下的传播过程中,新式传媒与藏书楼、阅报社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小说、戏曲等各种通俗文艺形式既是开启民智的手段,同时又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产物。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变迁的大众化趋向,为此后中国社会文化的演变和近代转型开启了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