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思维习惯指的是在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动化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是一项科学素质的培养,“忘掉的是知识,忘不掉的是真正的素质。”如果让这种习惯贯穿于每个人的生活,贯穿于整个民族的生活,形成民族风尚,那么“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梦想就可以实现。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在组织实施渝北区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建设习惯养成教育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过程中,对小学数学培养创新思维习惯的基本策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进俱进"源于<周易>的"与时偕行"、"与时消息".江泽民从中提炼出"与时俱进"的概念并赋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这个决定,思想政治课教学责无旁贷.本人就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与时俱进"教学,培养学生的养成习惯和综合素质方面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培养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靠平时长期有意识的培养而形成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技能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4.
实施创新,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具体目标应包括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非智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适应社会、自我服务的能力。但如何实施创新、开放式教学,迄今仍有较多的问题需要探索与实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要大力发展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6.
企业作为一种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而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党的思想建设中一项基础性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把创新思想贯穿于企业党员教育工作中,才能保证党员的素质,最终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结合鞍钢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党员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以"创新"为切入点提出建议,把创新贯穿于企业党员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实施创新、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具体目标应包括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非智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适应社会、自我服务的能力.但如何实施创新、开放式教学,迄今仍有较多的问题需要探索与实践.那么,就当前来说,应如何实施创新、开放式教学呢?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培养是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工程,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是当前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要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必须充分运用科普资源才能更好的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我校与周边大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就是科普资源整合与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培养的最好体现,科普活动应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中等师范是以培养小学教师为目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未来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体现在他们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并且,他们的思维素养、创新意识、思想品质会对他们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数学是以数学科学知识为基础,寓品德修养、思想教育、思维品质、能力培养于一体,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点上的优势地位是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我们可以从革新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革新应以变"教"为"导"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彭美云 《决策导刊》2005,(12):14-16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社会的发展已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期,把“和谐社会”的要求贯穿到领导活动之中,领导干部就必须从领导素质、领导方法、领导能力和领导体制诸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永恒的主题,要从小就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丁肇中先生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第一名,没有第二名,第二名就是最后一名”。其言深邃地道出了创新的重要性。新大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一次明确地写入了“前言”部分,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大纲的全文。因此,教师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树立全民族创新意识,从而培养更多的  相似文献   

12.
王燕 《科学咨询》2008,(14):31-31
所谓审美素质,就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以及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提高生活趣味,使其在思想上得到健康成长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培养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其培养贯穿于各门功课、各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一、素质教育的内容、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应当贯穿于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级各类教育中。”大学素质教育既强调全面发展,也强调专业方向,是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培养建设祖国的栋梁。而高校图书馆作为通过搜集、整理、保存和开发利用文献资源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担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是培养合格建设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应在大学素质教…  相似文献   

14.
创新精神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如果没有创新精神,总是墨守陈规,事事按传统的规矩做,书本教的方法做,别人的方法做,家长和领导的意志做。那么绝不会有大的作为;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素质,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精神,就会永远落后,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激烈竞争的时代,就会逐渐走向衰亡。总之,培养创新精神是时代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科学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只有创新,科学才会进步,国家才能强盛,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小抓起。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基地的小学教育,更是要把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初步创新能力摆在重要位置。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6.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构建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既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最新要求。提升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措施,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促进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培养目标是:在专业上要培养学生具有在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具有一技之长;在非专业素质上要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团队意识、创新与安心于基层的奉献精神,同时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健康的心理素质。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达成"学生主体、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素质同步"的成效。本文就课程改革的基本方法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以她不堪回首的耻辱论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没有任何前途可言。"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一段讲话。可以看出,创  相似文献   

19.
梁平 《经营管理者》2013,(10):14-15
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对理财能力的培养和理财文化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理财能力的培养和理财文化的形成又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因此,客观地评介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对其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引导其科学消费、合理消费和绿色消费,在培养大学生"智商"和"情商"的同时,增强其"财商"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从而在大学校园建构和谐的消费、理财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民科学素质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顺应科技发展潮流、厚植创新发展土壤、谋求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举措,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具有关键的基础性作用。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总结近年来盐城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的成绩,挖掘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盐城实现"两高"目标、实施"三市"战略、践行"两海两绿"路径,建设产业新盐城、开放新盐城、生态新盐城、幸福新盐城,推动盐城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