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黛玉生活在骄奢淫佚、阴森暗淡的豪门贾府之中,寄人篱下,却不仰人鼻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有着叛逆的性格。“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种阴森暗淡的环境使她的灵魂浸透着一种悲凉忧郁的情调,有时不得不循曲折奇险之径,以抒其叛逆、追求之情。千言万语,不便明说,往往寄之于诗。因此,阅读林黛玉的诗词,是了解  相似文献   

2.
李义山是一位有着人生悲剧的晚唐诗人,漂泊无依的命运遭际、孤苦无奈的人生体验,形成其敏锐、感伤的性格气质,以及执着、缠绵的情感追求,发而为诗,深情绵邈、沉博绝丽。《红楼梦》中美丽多愁的林黛玉亦是一位悲情诗人,人生无奈的痛苦感受、内在孤独的生命体验、对爱情春蚕到死的深笃,都与李义山相似。言及义山诗时黛玉声称不喜欢乃是有其原因的。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第五回载:“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其中一、三两句写的是林黛玉,二、四两句讲的是薛宝钗。对这四句的其它注释分析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里的诗词在古典小说中是“名属教坊第一部”的。林黛玉的诗词在书中又是当就魁首。不仅是诗会夺魁所仗,更是她生命所系,灵魂所寄。她欢乐时写诗,痛苦时写诗,在绝望离开世界的前夕,还要挣命似地将诗帕、诗本子投入火中,让她的诗先她而离开恶浊,可见她对这些诗词何等重视。“诗渐凡庸人可想”。诗确是一个人心灵无可遮掩的坦露。因此,从林黛玉的诗词来省识她的春风面目,该是多么饶有兴味。一人的政治理想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在日常言行中的。作为“混世魔王”贾宝玉的知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分别对每个人的命运进行了隐晦的暗示,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十二钗的判词并非十二首,而只有十一首。原来,曹雪芹是将林黛玉与薛宝钗两个人放在一首判词中,原诗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诗的第一句和第四句是写宝钗的,而第二句和第三句是写黛玉的。笔者认为:曹雪芹之所以将钗黛二人的判词合为一首,绝非疏忽,而是作者有意为之。其原因可能有三个:⒈钗黛两人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密不可分的,两人共属一个判词,可以增强这种感觉。⒉钗黛两人的性格和命运迥然不同,放在一起可以形…  相似文献   

6.
林黛玉和安娜是中国和俄国文学作品中的两个反叛女性形象。她们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爱情与自由,最终又都以悲剧结束。比较林黛玉和安娜抗争行为的异同并分析存在境遇对其抗争行为的影响,以期给比较文学研究者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高中第四册)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语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公子。这段文字是写林黛玉见贾宝玉之前的一次心理活动。其中的“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一句令人费解。如果从标点符号考虑,这一句应该不是林黛玉的心里话,但如果从后面的“心中想着”而论,则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大旨谈情”的长篇小说,曹雪芹“为情造文”。 《红楼梦》感情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是感情折射。所谓“感情折射”就是通过一种媒介(对应物)条件,唤起人物的感情觉醒的迂回艺术手段。 譬如,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拔去……”。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欢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红楼梦》303页;本文所引《红楼  相似文献   

9.
黛钗比较论     
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两个重要人物,都是成功的艺术形象。林黛玉是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她美得有个性。薛宝钗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淑女,诗才略逊于黛玉,但她是个学问家。本文试采用文艺美学的方法,从她们的容貌、内心、性格、情感和诗才等方面分析二者。创新之处:运用接受美学、解释学、符号学及原型理论解读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古典文学众多的女性形象中,林黛玉独具艺术魅力。她孤高傲世,多愁善感,却又为人率真,心地光明。她博学多才,对爱情的追求始终不渝,却为封建社会所不容。林黛玉以其独特的气质和神韵,散发出永久的芳香,不愧是世界文学殿堂中一尊不朽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林黛玉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莉倍佳是萨克雷《名利场》中的女主人公。萨克雷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审视男权社会中为生存而挣扎的莉倍佳,在赤裸裸地撕开她美丽包裹亮出利欲追求的同时,也给予理解。曹雪芹完全从欣赏的角度来描写林黛玉,黛玉的被欣赏在于她没有血肉之躯女性的世俗之气,而是一缕纯净的自由之魂。病榻上供人欣赏的林黛玉与生活的和解,才是女性自主意识的真正觉醒。  相似文献   

12.
简·爱和林黛玉分别是《简·爱》和《红楼梦》的女主人公。她们身世相近,对爱的追求也同样执著,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从中西方价值观、宗教文化及社会制度方面对简.爱与林黛玉命运的跨文化解读,有利于深刻理解其性格、爱情命运及人物形象,有助于提高文学作品鉴赏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漫说小红     
怡红院的三等丫环林红玉 ,不仅其名字与林黛玉仅一字之差 ,其口才、处境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更可谓是林黛玉的影子。小红是个伶俐世故、自尊自立又极具叛逆性的丫环 ;其对贾宝玉和王熙凤的救助又显出她的不凡人格。丰富的人格内涵使她成为《红楼梦》众多丫环中重要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4.
《蒹葭》诗是《诗经》中的名篇,出自《秦风》。秦本尚武之地,其诗多呈慷慨悲凉的特点,《蒹葭》却别具一格,境界幽远,含蓄蕴藉,呈朦胧迷离之美。朦胧美,特指诗歌意象的多义性、模糊性。它往往给人“测不准”的“困惑”。给人以神秘感,从而具备丰富的审美信息量。 《蒹葭》一共三章,一章八句,全诗为复叠章法,三章之间在文字上只几个字的差异。每章一、二句写景,后六句写对惝恍迷离的“伊人”的执著追求。全诗的朦胧美,表现在景物、人物、情节、语言以及审美感受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李德懋是一位致力于创作诗歌结构美的朝鲜诗人,他创作的诗歌体现了一种承接美与交综美.一方面他追求创作工于发端,妙于转折,倒用作结.另一方面,他强调诗的句意交综呼应,使作品曲折生姿.  相似文献   

16.
说“诗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诗眼”周桂琴欣赏古典诗歌,除了取得诗韵、诗律、诗意之外,掌握“诗眼”的妙用更是诗艺中不可忽略的功夫。古人作诗很讲究辞藻的修饰、字面的推敲;及追求句子的生动贴切、工整华丽。认为凡在节骨眼处炼得一字,使全句游龙飞动,词举意扬令人刮目相看,便是所谓“诗...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诗史上,唐代是寺院诗创作的转进与勃兴期,作品数量及题材拓展均取得极大突破。在书写模式上,相继形成藉景畅理、触境明心、纪实绘景三种类型,充分体现佛教与山水互彰的共生性,为山水诗开拓出全新境界。唐人寺院诗重写景造境,常以动静相生法状清寂之景,物态生动,意境幽玄。寺院诗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警策,字锻句炼,隽语频出,普遍形成以精切之语状绝胜之景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这是毛泽东同志《清平乐·六盘山》中的一句脍炙人口的词句。在诗词中,秋雁常常是诗人笔下的景物,唐代诗人孟浩然诗云:“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天。”大诗人李白涛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诗人往往借助于这一典型的景物,勾画出一幅幅富有典型特征的画面,寄托着自己特有的思想感情。诗和画从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北宋画家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所谓诗情画意,往往是艺术家们所着意追求的。且不论诗中之画,但仅就我所见的清代花鸟画家边寿民的芦雁画,对他的画中诗,  相似文献   

19.
读好诗歌,象是饮了虎跑水泡得龙井茶,清冽甘醇,香馥味美。宋代潘大临的一首没有完成的诗,就是这样的好诗。全诗虽然只有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短短的七个字,却让人感到情景交融,诗尽,意无尽。真是字字皆珠玑,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自然天成,恰到好处。 原来这句诗是潘大临构思一首诗的首句。潘大临作诗的时候,刚写出“满城风雨近重  相似文献   

20.
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有一段黛玉教香菱学诗的精彩描述,它不仅展示了林黛玉这位菊花诗魁首高超的诗歌才艺,而且为后人提供了一个释疑解惑、指点迷津的范例.黛玉的循循善诱,香菱的孜孜不倦,为我们今天的中学作文教学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