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鹏振 《齐鲁学刊》2006,(5):106-108
张爱玲的散文创作体现了极为可贵的自由精神和创造品格。她真正做到了自由抒写,运笔繁简随意,雅俗兼容,庄谐并存;她的语言富于创造性,在继承旧语言的基础上,创造了不少新的散文语汇。张爱玲这种自由抒写的态度和积极创造的精神对后世散文创作无疑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由的思想与自由的抒写 --论苏轼散文的艺术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茂军 《江淮论坛》2005,(6):109-114
本文致力于对苏轼散文的研究,将苏轼散文的艺术精神理解为自由的思想与自由的抒写.苏轼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具有文人觉醒的意味,是苏轼人格的升华;自由抒写胸臆,体现了散文的自觉精神,使苏文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当代散文的突围策略:建构系统的"散文诗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散文面临的困境在于边界过于宽大,从而导致指称功能膨胀,文体超载,本性迷失.本文认为摆脱困境的关键在于建构系统的"散文诗学"--确立散文"文体"规范,规定其"自我本位"、"重内化外"、"崇尚自由精神"等审美特征,以具有弹性和张力的高密度语言捕捉心灵的情感真实,既使其成为当代人的"情感史"和"心灵史",又使其彰显人性的诸多深度模式(包括真善美/假恶丑、"自我"关怀和精神家园等)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比较起来,有它自己的特点。它的题材十分广泛,它的表现方式十分灵活,它注意文彩,它能及时地反映生活,富有强烈的时代精神。散文虽然取材广泛,抒写自由,却又是以主题鲜明,意蕴凝炼深刻见长的。散文的“形散”并非不讲究章法,相反,它是很讲究布局精巧、结构严谨的。情景交融、意境鲜明,也是优秀散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现代报刊是现代散文得以广泛传播的载体,并对现代散文的文体和分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古典文学中的散文是作为一种文人化的写作被纳入主流话语之中的,其主要文体如章表、奏议、史论、序记等,其向皇上"进言"的功能在向现代报刊"舆论"功能转变的过程中,文体也在现代报刊的体制中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新闻舆论取代章表奏议,以新闻报道等叙事性新闻文体作为新的媒体文体,之后新闻报道类文体和论说评论类文体合流分化,逐步形成了现代散文的叙事类、杂体类和小品类文体。本文以《申报·自由谈》为例,从现代报刊与现代散文形成发展的关系出发,探讨现代散文的文类意识,并从散文文体的角度进行必要的辨体。  相似文献   

6.
在相同的历史语境中,未经更多观念揭示,未经更多倡导试验的五四散文,其成绩却超出了作为文学革命先锋的诗歌以及小说、戏剧。个中原因,历来有多种解释,最普遍的就是散文有悠久而优秀的传统,五四散文植根于传统之上,受外国的影响最少。也有一些史著从散文文体特性角度进行阐释,但往往限于篇幅或并非行文重点所在,还不够深入具体。五四散文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散文自由自在的抒写形态、突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表达的直接性、文化本体性等文体特征深深地契合了五四追求自由、个性的时代精神,更加适合于思想启蒙的需要;而五四时期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相对自由的言论、出版空间则为散文的发展繁盛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7,(2):100-106
"自由抒写真情"是贾平凹的散文创作观。其提出基于"正名习焉不察"的散文概念,继而从"写什么"、"怎么写"和"写作态度"三方面进行深化和丰富。总体上,贾平凹的散文创作观承袭传统文论的感悟色彩,同时也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创作实践的真实性品格。他的散文创作观虽不宏富、深奥,却有革弊之意义,理应重视。  相似文献   

8.
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的文体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文体的角度 ,对 2 0世纪 90年代的中国散文进行了宏观的描述和微观的分析。在考察了文体的历史演变后 ,文章从“文类文体”、“语体文体”、“主体文体”、“时代文体”四个层面对文体进行了新的界说 ,并以此为理论基点探讨了 90年代散文文体的变革 :一是“时代文体”的形成及其“破体” ;二是因“主体文体”的解放而带来的散文观念和艺术思维的改变 ;三是自由随意、侧重于感觉化、潜沉的隐喻和反讽的语体取代了过去浅显僵硬的“诗化”语言。最后 ,文章还探讨了文体研究的意义 ,并对散文文体的“自由”和“不自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每一种文体的发展史都联系着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它反照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趣味的变化.选择文体就是在选择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写作来说,选择散文这种文体就意味着女性主体面对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所坚守的先锋姿态;而在女性散文的终极意义上,则是言说方式与生命形式的等同,从而使散文写作超越文体限制,达到自由之境.  相似文献   

10.
马茂军 《船山学刊》2010,(1):134-136
本文认为中国散文史上存在着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二大传统,浪漫主义传统的特点是个性、情感、自由的抒写。这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散文。  相似文献   

11.
胡适认为现代新诗的语言是白话,古诗中"明白清楚近于说话"的诗就是"白话诗".这不仅混淆了诗歌艺术语言与日常语言之间的界限,也混淆了古代优秀诗歌和普通白话诗的差别.在胡适的影响下,新诗以未经艺术加工的白话语言走向了"非诗"的道路.鉴于诗歌文体对于审美语言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新诗一直试图摆脱自由文体,建立文体规范.在新的成熟文体出现之前,新诗应该以必要的"诗体意识"对诗歌创作进行内在的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真情实感"在散文创作研究中历来为人们所重视,许多人更进一步认定散文是表达"真情实感"的文体,"真情实感"是散文的基本特征.而从散文的实际状况看,"真情实感"是一种倡导、追求,是自律的而非规定的,是"应然"而非"实然"的.一味强调散文是表达"真情实感"的文体,会带来一定程度的阅读遮蔽.  相似文献   

13.
赵秀媛 《东岳论丛》2001,22(4):125-128
在风云际会的 2 0世纪 ,中国与西方散文曾发生过两次深刻的遇合 ,并由此引发了中国散文文体的现代性革命。余秋雨散文在 90年代出现 ,引领了中国散文文体的第二次革命。余秋雨散文所表现出来的新质 ,诸如文体的自由开放、理性精神、大散文格局、以及散文的世俗化努力等 ,为中国散文在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资探讨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刘艳 《北方论丛》2021,(3):46-57
学者研究者们已经注意到了学者散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是当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现象。有学者和散文研究专家陆续已对学者散文做过精准的定义和研究。学者的学识和涵养,都会令学者写作散文能够在散文文体和散文艺术本性上更加孜孜以求。学者散文即便表面上看似无法可依、率性自由,骨子里其实对散文的样式、文体、边界等方面都有着自觉不自觉的艺术追求。学者作为知识分子,如果能将知识者的精神追求与文体创造相融合,就自然会拓宽当代散文写作样式、文体和独特的文化精神价值。李洁非以“文人散文·漂泊者·阅读史与写作史”“批评家随笔:一个人的文学史与批评史”“自由无碍散文观与‘袖手清谈’‘豆腐滋味’”的学者、批评家和文人散文创作心态与写作理念,别立“当代学者?文人散文”新宗。  相似文献   

15.
席扬 《人文杂志》2001,(6):89-93
本文从"士文化"与散文表达选择、文体选择的心理动因与情感蓄势,知识分子文化焦虑体验的"现代化"转型与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时代创造诸方面,讨论了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文化心理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散文文体观念一开始就表现出文体上的自觉与成熟,注重散文文体建设;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散文观念的偏差与文体意识的失落,散文文体发展也面临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后,散文观念的多元化倾向,散文文体体式呈现出多种多样.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演变轨迹不仅清晰可寻,而且体现出古今文学的历史传承与现代性延展的整合性.但就目前研究情况而言,对其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和粗放.鉴于此,本文从古今文学的传承与演变,散文的模糊混用与清晰划一,散文的坚守与破体,以及散文的审美性与自由性等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在百年演变过程中的不同文体观念、文体形态、文体特征和文体精神,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散文史做出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文体自由"即批评家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文体来书写自己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古代批评家的文体自由是如何获得的?文体自由对于文学批评的意义何在?文体自由在现当代文学批评中遭遇到何种命运?这种命运给予我们何种启示?这些,正是本文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贾平凹的"大散文"观是呼应声最高的散文理论与实践的倡导口号,但是它的提出也受到很多质疑.在"大散文"与"文体净化"观的争论中,大多支持或批评者非此即彼,但90年代以来的散文创作实践表明,有必要客观地辨析这场论争中的是是非非.我们要看到"大散文"观对散文题材、审美境界片面求大及抹煞文体界限而陷入了理论的误区,不过,它的提出源于提升散文身份与地位的焦虑,又在客观上推动了当代散文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景科 《齐鲁学刊》2004,(5):141-143
散文文体研究的缺乏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文理论研究的弱势状态。散文并不是一种严格意 义上的文体概念,它只是在文学实践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失去了文体特征规范的散文,对其文类特征及 其内部各亚文学样式的研究,应成为眼下散文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那清澈流畅、朴实无华的散文文体奠定了他作为我们时代最干净利落、最清新微妙、最富有才华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家地位.在其著名短篇<白象似的群山>中,他采用客观凝练的叙事技巧,形成了生动简练,优美含蓄的语言文体,也即著名的"海明威文体",而他所倡导的有关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也因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将分析小说的片断并从四个方面说明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下的叙事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