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给予当代大学生高质量的幸福观教育,矫正大学生在幸福观认识上可能存在的偏差,采用文献分析法、实际调研法等方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的必要性等,探讨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的路径。研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和社会主义幸福观的继承和发展,包括了集体主义、乐于奉献、积极奋斗、健康向上等内容,是有理想信念、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幸福观; 为大学生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关键是要结合实际、利用网络新媒体增加教育的针对性,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力所能及帮助他人和影响他人的好习惯,加强大学生新生代群体同社会实践相联系,让大学生普遍具备获得稳定和持久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赋予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新的理论活力和实践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大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重要维度.为此,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性关系的基础上,认为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幸福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也要采取对比和共享的方法,进一步发展体验痛苦、分享幸福的能力,不断建立生命中积极而美好的品质,这一结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大学生获得更加幸福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特殊内容.从现状入手,将幸福观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设定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独特内容,并对如何加强幸福观教育进行了有益探讨,积极架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幸福感带来一定冲击,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期,高校不仅要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更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培养善于体验幸福、积极创造幸福、正确享受幸福的时代新人。从目标维度看,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主要包含促进生命健康的教育目标、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目标、遵守法律法规的教育目标;从价值维度看,开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将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相统一、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相统一、感受幸福与创造幸福相统一;从实践维度看,教育者要更新幸福观教育理念、创新幸福观教育方法、拓宽幸福观教育渠道,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时期,激励大学生在感恩中体验幸福、在担当中创造幸福。  相似文献   

5.
当代女大学生幸福观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福观是人生观系统中有关人生幸福问题的重要部分。不同群体因所处的位置各异 ,势必形成不同的幸福观 ,女大学生也不例外。研究她们的幸福观对于高校采取切实可行措施 ,加强对她们的人生观教育和素质教育极为重要。基于此 ,通过对重庆市五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统计调查研究 ,揭示女大学生的幸福观现状 ,指出其存在的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女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6.
生态幸福观的提出具有理论合理性与实践合理性。当前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以往的幸福观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使得生态幸福观教育有其必要性;大学的共同体性质与理想"试验田"状态,使得生态幸福观教育有其可能性。大学生生态幸福观教育最终目的,则是实现"生态人"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需要社会生态价值文化的传播和认同,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幸福观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今,高校存在着大学生生态幸福观相对缺失、部分学生日常生态行为失范、生态幸福观教育相对缺位等现实问题,应从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探寻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人们终其一生的追求,而"对幸福的根本看法"构成了幸福观.新时代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带来幸福观的历史性嬗变."人民幸福"是新时代幸福观的核心要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当前大学生对幸福观的理解具有时代特征,对大学生幸福观教育进行科学指引,有利于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一种把幸福与道德结合起来思考的、强调奉献的德性幸福观,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应该以它为导向和归宿。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在章节结构上应该包括“幸福与大学生的成长”、“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在实践中创造幸福”等教学内容,主要观点强调“精神幸福高于物质幸福”、“创造幸福高于享受幸福”、“社会幸福高于个人幸福”。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兼有幸福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特点,它应该坚持主体性、引导性、实践性的原则,可以采用“理论解释法”、“情感体验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此外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还需要发展的社会经济、公平的社会制度、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教材,用延安精神教育大学生,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特别是以“两课”教学为牵引,以校园文化为平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等是高校开展延安精神教育活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一个美妙而令人神往的字眼,是人们一种美好的主观感受。大学生对幸福有着独特理解和执着追求。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课"的重要内容,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课"教材中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首次入位于"基础"教材是在2015版中,并在2018版"基础"教材中加以修订与提升。在对幸福的基本内涵探讨的基础上,文章对"基础"教材幸福观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并就如何提升大学生幸福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指出应辩证看待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享受幸福与创造幸福、幸福教育与幸福体验的关系,希冀提高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人人追求的理想。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其幸福观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这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幸福观从总体上来看,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分析后,提出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会这几年来,为宣传延安精神、弘扬延安精神、继承延安精神,在上海各大学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延安精神在上海各大学校园大放光芒。一、使延安精神成为青年学生的人生导航延安精神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教材。延安精神是学校德育最好的教材,学习延安精神,实践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来指引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用延安精神锤炼意志品德,以实现“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教育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张昌尔 《中华魂》2013,(7):39-39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源泉。延安精神进校园是新形势下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湖北是教育大省,全省有122所高校,145万在校大学生,其中武汉在校大学生120万,全国第一,也是世界第一。这是我们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青年大学生幸福观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改革开放形势下青年大学生的幸福现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对90年代前后期青年大学生的幸福观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教育对策。这对于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的主渠道,帮助大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目的是其人生观教育的重点。针对有的大学生对“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提出的诸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是伟人标准,高不可攀”之类的质疑,从幸福观教育入手,创新教学内容,将其分解成“人生目的在于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和“高尚的人生目的就是将追求幸福与为人民服务统一起来”讲授,既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相似文献   

17.
受社会发展带来的观念变革、学校教育的功利化、职业化倾向,以及家庭教养方式的偏颇等因素影响,新生代大学生在幸福观上存在目标虚无化、标准物质化、体验感官化等误区,应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幸福与不幸的关系,丰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并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的实践体验。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幸福能力生态教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心镜 《南都学坛》2009,29(2):118-120
在高校生态系统中,大学生的幸福感受、正确幸福观的建构、幸福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幸福指数的提升,是主体和环境和谐、系统稳定发展的根本因素。在大学生幸福能力的生态教育中,要正确认识幸福和理解幸福,提高大学生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关注大学生幸福,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追求幸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调查当代大学生幸福感,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探索了大学生幸福教育的途径:通过课程教育和网络社团等各种平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幸福观;发挥社团、班级作用,开展活动培养大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是人际关系问题出现困惑最多的一个群体,人际伦理出现了不和谐的表现。正确幸福观的树立,对其和谐人际伦理关系的构建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正确的幸福观与和谐人际伦理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和谐的人际伦理关系可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正确幸福观的树立则对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伦理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