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西安市运用抖音App建构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运用网络民族志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探寻移动短视频进行城市形象建构的原因,并分析其传播效果。研究认为,抖音App由于其自身具有的生产传播一体化、竖屏设计、盲选推送、强音乐属性、品牌影响力大、个人价值关照强等特点,所以具有助力城市形象建构的基础,能够产生信息传递与议程设置并重,构建西安形象;去“城市中心化”表达,弥合“二元鸿沟”;开发新型城市文本,弥补用户自创内容不足;以城市形象为核心,海内外两翼传播等正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城市形象建构传播的作用。同时,也发现了抖音App在城市形象建构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商业行为导致传播内容异化和用户自律性差造成误导或城市不良印象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合肥1 500名在校大学生使用“抖音”的调查,从“抖音”的内容、技术、形式以及操作四个层面分析了“抖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情况,发现“抖音”在误导大学生思想、消磨大学生意志、影响大学生认知等三个方面带来冲击。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占领抖音阵地、提升媒介素养、创新抖音内容和形式、应用抖音精准推荐技术等方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3.
短视频因具有“随物赋形”的形式韧性而风靡。抖音广告语“抖音,记录美好生活”中的“美好”,不仅能使抖音以一种不庄不谐的面貌长久处于审美安全区内,而且具有稀释品味的能力。“美好”无限延展的审美框架使其内容具有很强的弹性,这让受众很难从雅俗上定性抖音,抖音借此策略获得了社会、文化、经济等多重效益。抖音将人声、节奏等趋向极致悦耳的乐音与相应的场景、图像、文字、评论等合力构成联觉定调媒介,悄然地改变着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的方式。隶属于经济场域的抖音短视频在“美好惊奇感”愉悦原则的引导下,规避了高精力审美投入,使受众心智的运行一直处于最小能量状态,它凭借培育一双双“好奇之眼”完成对“美好”的即时消化。  相似文献   

4.
陈亮作为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代表,以其独特的道论为基础,提出了道行于事物之间,道不离日用的观点,并进一步阐释了“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思想。陈亮“道存于物”的观点对南宋儒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极其鲜明地体现出陈亮思想的学派特征。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市场不断扩大,旅游App逐渐成为大众旅游所依赖的工具,在旅游App市场稳步增长的同时,“泛90后”群体逐步成为当今旅游消费的主力军。本文先对“泛90后”用户心智模型的概念、特性及构建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后结合相关设计实践总结“泛90后”用户心智模型引导下旅游App界面设计策略。验证了心智模型应用于旅游App设计领域的可行性,研究获取到的“泛90后”用户心智模型为旅游App提供可供参考的设计策略,同时也为未来设计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不同于一般所主张的物我合一、 物我交融,苏轼在老庄、 玄学、 佛学等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物我平等思想,认为世界是由万物的多样性组成的,人也是与他物平等的万物之一.物我都是无须任何外在根据的自身的存在,同时也通过彼此彰显自身的存在;物我之间"合"而"有间",任何一方都既不能全部倾其所有也不能不交出部分所有去与另一方建立联系.这意味着物我之间不能以一次性完全重合的形式达到直接的认识和交流,而只能是无限次的部分重叠,并且即便在物我平等的理念中,"我"也很难完全将物的一切都无误明晰地表达出来.正因为此,诗歌、绘画等美学活动凸显出以隐喻、象征、情境创造等手段迂回接近事物、打开物我之间无限空间及变化多样性的特点.也是在这种物我平等的思想作用下,苏轼还对人一直以来将自身置于他物之上、化约他物的行为展开反思和批判,认为艺术家形槁心灰的脆弱恰也就是其力量所在.  相似文献   

7.
张志 《国际公关》2024,(4):120-122
随着“短视频+电商”“短视频+服务”等模式的引入,抖音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公众日常生活服务消费平台。其独特的兴趣电商模式为品牌商数字化营销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抖音平台的碎片化语境生态与病毒短视频营销相互契合。本文通过对抖音平台特点和营销模式的分析,探讨了病毒短视频营销与兴趣电商模式相结合的营销策略,并从品牌权益的角度对病毒短视频营销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8.
康德“自在之物”既是指独立于意识之外,作为感性来源的客观存在,亦指作为理性的的思维存在;“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这种不可认识是康德通过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考察而形成的,但是不能将其一概而论地斥责为不可知论;“自在之物”学说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红色地铁”将红色文化融入地铁空间,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渠道。“红色地铁”通过嵌入式“看见”、直陈式“劝服”以及流动式“捕捉”使主流意识形态进入公众日常生活,即通过空间嵌入将主流意识形态置于公众视觉审视的中心,通过空间修辞增强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通过空间延伸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范围。然而地铁空间中消费主义的渗入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击,以传播消费主义为中心的商业广告与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为中心的“红色地铁”之间形成空间竞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断通过空间渗透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空间争夺。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应不断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生活空间转向,使主流意识形态牢牢占据日常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0.
儿童空间作为儿童现实生活世界的一个问题,与儿童的命运息息相关,对儿童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其价值的确立和实现需要对价值的前提以及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反思与追问,从而回答儿童空间的持有主体如何确证自己的位置。儿童空间因包含着“空间”中的儿童和儿童的“空间”两种意蕴。因此,通过唤醒儿童的空间意识、保护儿童的空间形态及追寻儿童的空间正义来实现作为教育友好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从认识与对象的关系角度看,实践就是“自在之物”。实践与“自在之物”都是认识的来源,都与认识既存在重大区别而又不可分离,都是自在的、自由的,都可以表现为道德实践活动。但仔细分析实践与“自在之物”又确实存在重大差异:“自在之物”与现象原则上是不同的,但实践与认识却是统一的;“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实践却是可知的。面对同一对象认识活动却产生了迥异的认识成果,其原因在于:是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还是以辩证思维方式看待这一对象。在实践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从认识论角度以否定性的辩证思维方式扬弃了康德“自在之物”思想,开显出了“自在之物”的生活实践本色。  相似文献   

12.
庄子的“齐物”思想中万物与人一样,都是自然界生命的存在,在同一个生态共同体的根基下互通、共融,相互依存。庄子强调万事万物在生态自然中的平等关系,故而体现出其思想中深刻的生态审美意蕴。“齐物”是庄子用生态智慧的逻辑从人类主体的角度思考万物的平等性,通过“吾丧我”打破人类自视高贵的狭隘,也是庄子通过生态间性视域审视万物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侵占自然本性而实现生态存在的“自喻适志”,更是庄子冥合于道所追求的生态共生境界,最终实现“万物与我为一”的最高理想。庄子通过“齐物”观念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从而进入生态共生共融的审美境界,体现了人与自然万物无差别的和谐共处的生态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3.
算法技术的发展为流媒体视听内容生产的变革创造了丰富的可能性。但视听内容生产作为一种高度依托人为创作经验的实践,其与算法实践对内容生产的介入作用之间形成了可能的矛盾张力。本研究以当前算法实践运用相对深入的长视频流媒体平台为例,通过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流媒体视听内容生产者的半结构化访谈,归纳出流媒体视听内容生产中的典型算法实践类型及其本质,并进一步讨论了内容生产者在创作经验与算法实践之间的认知调适。研究发现,用户导向的算法实践更多扮演着赋能内容生产的角色,创作者认为创作经验决定、引导算法实践,算法实践始终是客体化、边缘化的经验构成。基于此,流媒体视听内容生产的算法采纳既要考虑从媒介和用户维度不断深化赋能机制,更要以开放的态度应对算法技术的智能化提升,以促成创作经验与算法实践的有益统合。  相似文献   

14.
学界关于中古名物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将文献、图像结合起来考证一个个独立的“名”与“物”的契合与统一,很少从历时的角度探究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之间“名”、“物”关系的变更与交替,忽略了“名”、“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化,割裂了其间内在的有机联系.本文以“魁”与“盔”为例,从“物”的形制、“名”的音义上寻绎其在中古时期“新陈代谢”的具体过程,藉此阐明中古名物研究中异“名”同“物”系联的旨趣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美国贸易法“特别301条款”的历史演变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分析其与WTO规则之间相互配合,同时又为自己保留“法外”空间的现状,判断其未来将如何在WTO规则对其有利时,作为监督与审查他国的工具;反之,则越过WTO规则以自己的标准提出苛刻要求。对此,中国应加快自身发展,增强实力,才能改变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6.
《庄子·齐物论》首推“天籁”,然而,后人对于“天籁”的理解与庄子本义多有出入.通过对庄子哲学一般学理的分析,再结合庄子对“地籁”、“人籁”、“天籁”所作的具体描述,即可发现,庄子是在与“地籁”、“人籁”对举的意义上推出“天籁”的,其所强调的无非是:与“物于物”的“人籁”、“地籁”有所不同,“天籁”则是“物物而不物于物”的,即“天籁”已经超越了“物”的“二类相召”性,对万物的变化一律采取淡然处之、漠然应之的态度,从而做到了“喜怒哀乐不入于胸中”.鉴于“天籁”所体现出的这一典型特征与庄子所构想的生命终极形态(“至人”)具有内在的关联关系,故“天籁”的推出,乃庄子哲学自身的理论诉求使然.  相似文献   

17.
托物寓意类散文,借写某种“物”.通过展现其的精神内涵来表达作者的态度情感.这就把事理爱憎“物化”.把抽象道理形象、生动化,因而易于让人理解,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与教益,但这类散文必须紧扣所托之”物”与作者”意”之间的联系,以一条明晰的线索和精炼含蓄的语言把文字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18.
静物画常被认为是粗浅功夫 ,被理解为“死物” ,然而 ,静物也具有生命力 ,静物中渗透了人的活动 ,画静物也是在画人 ,借物抒情。静物画具有广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些静止的 ,没有生命的物体中我们可以看到“动”的力量 ,感受到“情”的存在 ,这也是静物画独特审美价值和独特审美情趣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藏粮于技”是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技术发展总体服务于粮食安全,经历了以粮食增产、增产提质、增产增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三个阶段。“藏粮于技”战略是马克思农业技术思想和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的中国化实践,是内嵌于不同时代制度框架下的技术创新,丰富了粮食安全实践形式。“藏粮于技”面临技术体系转型、权责框架优化、人才结构更新等新的发展议题。未来要厚筑粮食根基,革新技术体系;统筹顶层设计,压实党政责任;挖掘人才活水,激发内生动力,以实现“藏粮于技”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学的“日常生活”因素及其凸显是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结果,文学对“日常生活”的呈现具有选择性、指向性和策略性.新写实小说通过对日常生活的重复性、“再生产性”、功利性和实用主义的推崇,对日常满足的平庸化、一般化叙事,确立了日常生活在新写实小说中的本体性地位.新写实小说中“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性,包括“日常生活”的现代性诉求、大众文化属性和“日常生活”的多元性,既要从下而上地参与不断变动的日常实践,也要从上而下地以理论建构“日常生活”的多维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