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孙倩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4):28-31
荒诞派戏剧并不是没有主题,它的主题就是荒诞。也许因为这一主题过于抽象和深奥,或者因为它过于残酷,人们对它一直避而不谈,直到荒诞派戏剧家们把它放在舞台上,用灯光照得无处遁形,这也正是荒诞派戏剧的意义所在。文章根据日内瓦学派主题批评的理论思想,对"反主题"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等待戈多》进行主题学的文本分析,揭示其主题和子题串联成的一个脉络清晰的结构网。 相似文献
2.
《等待戈多》是塞缪尔·贝克特的成名剧作,而《终局》是他个人最钟爱的一部剧作。两剧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表现出更多的是不同,本文将通过对这两部力作从背景、人物、语言等的比较分析,来阐释《终局》其实是《等待戈多》的继续和发展,贝克特通过越来越晦涩难懂、荒诞不经的剧作深化了主题,暴露无遗地展示了人类越来越悲惨的处境,让读者和观众在感受到巨大震撼力的同时,不得不对自我的生存现状和生存意义进行长久的、认真的思索。 相似文献
3.
张尧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
在《等 待戈多》中,戈多 的缺席使等待成 为可能,但等待 只有进入意识,在 内在时 间流的持续、转换 或共生中才能存 在;而缺席的无 限延宕又恰恰使 过去、现在、将来 的时间区划 凝固成为无差别的 平面场,也就破坏 了对内在 时间意 识( 即“等待 意识”) 的感 知。因 而,“等待 戈多”昭示的是一 种等待等待自身 又颠覆自身、意 识确证自身又遗 弃自身的永恒 游戏或悖论。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具有浓厚的反对整体和解构中心的多元论世界观;反精英文化及其走向通俗的价值立场;玩弄拼贴游戏和追求写作快乐的艺术态度;在艺术手法上追求拼合法,不连续性,滥用比喻,混同事实与虚构等特点。而贝克特戏剧《等待戈多》是后现代主义的典范:戏剧人物具有很强的反传统性,人物个性荒谬、不可思议;戏剧语言支离破碎、匪夷所思;戏剧情节的简单化。 相似文献
5.
郑艳芳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4-55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的创始人、主要代表塞缪尔·贝克特创作的戏剧。透过荒诞的情节、舞台画面,诠释着现实的主题,即渴望和祈盼世界安宁和平、百姓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6.
当理性变成了彻底的非理性,非理性便成为评判理性和真理的手段.后现代主义荒诞戏剧<等待戈多>运用反人物、反语言、反情节等手段,表现了西方现实生活的冷酷和荒凉.作者希望通过作品警示人们所处的时代.绝望并不是随着戏剧的结束就结束的一种表达,也不是一种目的.戈多是希望的象征,希望人们心中的戈多真的存在,并真的会来临. 相似文献
7.
王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9(1):107-111
通过比较品特的《升降机》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可以看出品特剧作的独特个性:游走在现实主义与荒诞派戏剧之间,创造了一种新的戏剧形态——荒诞现实主义戏剧。从主题看,品特不仅表达了荒诞派戏剧所揭示的社会现实的荒诞性,而且还概括了更丰富和更深刻的社会生活内容;从表现手法看,荒诞派戏剧是荒诞手法与荒诞主题的完美结合,具有形而上的哲理性,而品特的戏剧则是以现实主义手法传达社会人生体验中的荒诞感,具有"可以认识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8.
丁大琴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9-62
荒诞派戏剧的语言以荒诞的形式表现了荒诞的主题,其迥异于传统戏剧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等待戈多》一直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从作品的对白来探讨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戏剧家高行健的作品<车站>是受英国荒诞派戏剧大师塞谬尔·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的影响而做.从主题,荒诞色彩,叙述风格及语言几方面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了分析,从而使人们清楚地了解到中国作家高行健在对西方荒诞大师贝克特作品的技巧与风格的借鉴当中保留了中国传统及自己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唐利群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6-68
这当然不是《等待戈多》1 955年在纽约初次上演的时代 ,那时候的绝大多数观众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在观摩一部将带来戏剧革命的伟大作品 :在百老汇的剧场里 ,观众彼此交谈 ,咳嗽 ,你推我搡 ,舞台上还没落幕 ,就大批地走出剧院。据可靠的传闻 ,在百老汇扮演戈戈一角、并且演得很不错的演员伯特·拉尔事后说 :“我他妈的一点也不懂” ,① 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以及尤奈斯库、让·热内的作品 ,已被批评家以“荒诞派戏剧”的名称固定下来 ,并进入到文学艺术的经典行列。它们的革命性在于 :彻底打破了传统戏剧在情节的组织 ,人… 相似文献
11.
王晓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7(5):81-86
以西方文化的总体历史为背景对<等待戈多>进行文本分析,认为<等待戈多>表现的是西方人在后上帝时代的精神处境.<等待戈多>显示出西方人重建有意义的宇宙秩序的努力.在上帝死后而新的超越理想尚未建立之前,<等待戈多>是西方人的宿命和使命. 相似文献
12.
从《等待戈多》看荒诞派戏剧的反戏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85-87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荒诞派戏剧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戏剧观念。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被视为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它集中体现了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色。回顾了荒诞派戏剧产生的社会原因及历史文化背景,通过简要分析《等待戈多》,探讨了荒诞派戏剧在主题、情节、语言、人物方面对传统戏剧表现方式的反叛。 相似文献
13.
柏云彩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45-50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成名作《等待戈多》是后现代主义流派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作品。运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从反情节、反人物、反语言、反时间、反场景、反悲喜剧等方面透析了《等待戈多》文本中“反戏剧”的艺术创作特色,揭示了这一全新的表现形式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现实、文艺思想的影响和贝克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并运用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理论阐述了作品能够给予读者的警示和净化作用,以弥补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不足,从而全面透彻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最杰出的作品《金色笔记》,不仅体现了一个时代的风格,而且表现出一种时代精神。《金色笔记》的叙述结构采用了元小说叙事策略。该小说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女性的生存状况和所面临的困境,并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展现主人公安娜的生活。《金色笔记》的叙述结构看似凌乱、支离破碎,实际上非常严谨,而这恰恰烘托了从分裂到整合这一主题。对该小说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不同的叙述方式来安排相互贯穿与映衬的故事情节。从分析主人公安娜创作的笔记入手,领略其独特的自我叙述模式,从而揭示从自我分裂到整合这一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15.
金怀梅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5):128-133
库切在《等待野蛮人》中展现了系统力量造就的“敌意想象”和情境力量场中的“去个人化”对施恶者人性和行为的强力影响,改变了人们对人性和罪恶行径的定势认知。虽然库切对人性之黑暗有着清晰的洞察,然而,他并没有对人性丧失信心。通过对主人公这一平凡英雄的刻画与褒扬,库切试图向人们传达:只要坚守人性之本分,人完全可以凭借自身意志力抵抗住外在力量的影响,避免走向恶之端。库切对罪恶和人性的深刻剖析显示其作为一名哲学作家的深度思辨。 相似文献
16.
宋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2):20-23
孙周导演的影片《周渔的火车》对其原著(北村《周渔的喊叫》)的爱情主题进行了改写,探讨了在当下社会生存语境中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表现了人们在经济理性主义世界中的两难选择,在精神追求与世俗利益之间的摇摆不定,难以取舍。其隐喻式的象征手法是对电影艺术表现技巧的一次新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长恨歌》之“长恨”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朦胧触及而未深入追问的一种深刻历史遗憾 ,即一人主宰的封建专制政治和爱情是不能两全的。换言之 ,帝王的政治角色要求与其人性的自我需求是完全对立并以前者压倒后者的 ,从为爱而失政 ,到失政而复爱遂成为诗歌的结构红线。白居易的朦胧遗憾后来发展为苏轼的明确见解 相似文献
18.
杨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1)
屈原和韩非,两个看似无甚关联的历史人物,实则有诸多相似之处.譬如他们的身世:屈原是楚王的同宗,韩非作为韩国的诸公子,同样与韩王有宗亲关系.在人生际遇上,他们都忠诚爱国,却终其一生不得君王理解,无法施展抱负.其次,二者性格均呈现出矛盾的一面--极高寒的理想与极热烈的感情.其三,政治思想非常相似.韩非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屈原的政治思想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其中法家因素显著.屈原和韩非的不同在于,虽然他们的人生均以悲剧谢幕,但是二者身后得到的评价却大相径庭.屈原成为中国文化中爱国的象征,韩非却与刻薄寡恩、专制、阴谋诡计等相伴.究其原因,后人对屈骚与<韩非子>的体认和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从中亦可看出民族文化和历史语境对文学作品传播与接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奥地利女作家巴赫曼的广播剧代表作<曼哈顿的善神>自问世以来,备受争议.作者以其独有的女性视角,描述了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曼哈顿善神摧毁一对虽偶然相识但疯狂相爱的青年男女乌托邦式爱情的全过程.运用互文性原理和社会心理学分析方法,解读了巴赫曼对传统爱情母题的颠覆,以期发掘巴赫曼现代社会爱情观的深层肌理. 相似文献
20.
张朝忠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9(1):72-75
丁玲与张洁作为现当代文坛的代表性女作家,她们的创作母题即对理想的追求呈现出极大的相似性,而她们创作历程本身却经历了由恨到爱和由爱到恨的看似相反的过程,原因是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