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当·斯密问题"是围绕斯密两部著作中的人性论矛盾而出现的,我们从斯密的利已动机和利他动机的辨证关系,以及利己与理性的不等同性两个特征中可以看出斯密的经济哲学思想体现出水乳交融的整体性.斯密本人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的写作过程和研究思路以及他的思想体系的哲学背景都体现出他并没有将利己心和同情心,进而将经济学和哲学分裂开来,而是以特有的离析方式完成了他思想体系的统一性,达到了经济哲学思想发展的高度整体性和交融性的高峰.  相似文献   

2.
在"苏格兰启蒙"的思想运动中,亚当.斯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代表角色,他的思想或明或隐地影响着我们,虽然他更多地属于文化史上的角色,但是一些现实的问题仍让我们觉得重回斯密理论体系才能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斯密问题"虽然最早由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于19世纪末提出并用来质疑斯密两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背后的理论冲突,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同样有益于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与社会道德关系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3.
亚当.斯密的正义思想丰富而深刻。斯密的正义具有强制性、自然性,是自由的前提和社会存在的基础;斯密的正义也具有其局限性。哈耶克的正义思想以及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分配正义、起点公正等都是对斯密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应对亚当·斯密"经济人"理论进行系统的理解,它包括利己心、道德与法律和基于制度建设的经济自由主义的三个互相联系的层次;但后人对斯密"经济人"理论不断地庸俗化从古典经济学家的继承与发展,到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修正与发展,直至新政治经济学的完全庸俗化.历史学派和制度学派对此进行了理论上的批判,但理论上的庸俗化导致伦理上的极端个人主义,其危害影响深远.为此,我们应当正确地借鉴和应用"经济人"理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亚当·斯密公路经济理论的几个重要观点:公路的选址和规模、资金筹措、运营和征收车辆通行税等,并分析了车辆通行税管理权划归中央或地方的标准,得出建立监督机制、关注乡村公路和偏远公路有利于公路发展的结论,这对中国公路建设理论与实践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18世纪下半叶,北美殖民地问题成为当时英国的时政焦点,知识界人士纷纷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斯密是其中最为杰出的观察者之一,他提出了解决北美问题的两种可能——分离或合并。他的政策主张有两个意图,一是为了把英国从当时的财政窘境中解救出来;更为根本的,是为他一生不懈倡导的“自然自由”原则寻找一个最佳例证。他抨击英国的北美殖民地政策是以贸易管制和商业垄断为主要特征的重商主义体系,侵犯了“最神圣的人权”。斯密借北美问题达到了抨击重商主义和张扬具有现代平等色彩的“自然自由”理念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建构在“自然秩序”和理性论哲学基础之上的,是斯密“自然秩序”伦理观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和证明。“经济人”假设是对人的经济行为的一般性、本质性特征的理论抽象。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生活层面,无论是在经济学视野还是在伦理学视野,“经济人”假设都有其价值合理性和局限性。“经济人是理性的”,“经济人”还要受道德、法律的双重约束。  相似文献   

8.
斯密的“经济人”假设是建构在“自然秩序”和理性论哲学基础之上的,是斯密“自然秩序”伦理观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和证明。“经济人”假设是对人的经济行为的一般性、本质性特征的理论抽象。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现实生活层面,无论是在经济学视野还是在伦理学视野,“经济人”假设都有其价值合理性和局限性。“经济人是理性的”,“经济人”还要受道德、法律的双重约束。  相似文献   

9.
亚当·斯密提出并系统论证的"经济人"概念并非狭隘范畴,而是内涵丰富的科学抽象,其间蕴涵着利己与利他的对立统一.从历史进程的层面考察,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融合--分离--新的融合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历史的演化与现实的实践昭示人们要用道德规范去审视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亚当·斯密解决道德问题的万能钥匙及其伦理学出发点,德性则是其伦理思想的归宿.斯密晚年集中研究德性,同时辅以早期的同情共感、合宜性等原理,构建了以情感自制为主的完美德性论.他的德性论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形成过程,有着鲜明的特点,在内容、作用、评价标准以及与财富、幸福等关系上都展现出了不同于前人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1.
18世纪的西欧,商业社会渐渐兴起,劳动分工是其本质特征之一。分工越细化,普通民众越易陷入无知、迷信和狂热,加之商业社会人口流动性很强,在这样一个陌生人世界里,普通大众的行为如何规约,成为一个亟须回应的时代主题。此时教会控制教育的情况依然很普遍,这决定了教育的内容难以适应商业社会的需要。为了解除这一弊端,斯密提出了一套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宗教教育的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以实现他的“商业社会”合格公民的理想。那就是,公民不仅要掌握一技之长,还必须有着良好判断力、强烈责任感以及高雅鉴赏力。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斯密悖论"的实质、同情的利己性和回报、"斯密悖论"的根源等。分析表明,同情因亲缘、地域和信仰差异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这决定了同情心的利己性,而且同情的利己动机与经济上的利己并无不同,进而认为"斯密悖论"并不成立。指出仅仅提倡人要有同情心虽然有利于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但难以收到持续的和普遍的效果,社会文明建设需要用回报作为激励。  相似文献   

13.
亚当.斯密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居于什么位置,这是一个尚未得到充分讨论的问题。借助“公正的旁观者”、“经济-理性人”、“看不见的手”、“守夜人”等经典隐喻,亚当.斯密提出了一个有关未来文明社会的乌托邦。这些隐喻影响深远,黑格尔的“理性的诡计”、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德沃金的“赫拉克勒斯”、罗蒂的“自由反讽人”以及诺齐克的“最小国家”等观念都可以在那里找到思想源头。不同于克罗波西、罗尔斯等人的消极评价,斯密应当在政治哲学史上占据某个核心位置。就“斯密的启蒙困境”而言,斯密从哲学伦理学向政治经济学转向,既符合其思想发展的历程,也符合其思想发展的逻辑。尽管他后期对《道德情操论》多有修订,但尚不足构成推翻其基本主张和从政治经济学向哲学伦理学倒转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公认为是经济学的开山之作,然而他的另外两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和《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却鲜为人知。本文就是以法律学为视角,以正义为出发点,重新分析斯密思想在经济学、道德哲学和法律学的一致性,并阐述斯密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然是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亚当.斯密道德哲学的一个基 本命题。当时强大的自然法传统对斯密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在斯密的重要著作《道德情操论》中。此书 对nature一词的不同区分和多重思考,反映出斯密试图建立所有国家法律一般准则的自然法理学的努 力,以及他不同于同时代其他哲学家的较为独特的自然观。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斯密的道德哲学具有 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德国历史学派提出的“亚当·斯密问题”争论至今,推动了学界对斯密体系准确和深入的认识。关于自爱与同情的关系以及它们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中扮演的角色,已经达成较为明确的共识。但各种新的斯密问题仍不断从新的角度和层次提出,其中近期引起较多关注的是《道德情操论》第一版和第六版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虚荣出发的解释进路,为新旧斯密问题的解答展现了新的前景。作为自爱与同情的辩证运动的结果,虚荣不仅连接着《道德情操论》与《国富论》中改善自身境遇的动机,还是《道德情操论》第一版至第六版的神奇跳跃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斯密问题引发了学术界长达百年关于人的本性究竟是利己还是利他的激烈争论,但实际上在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里,利己与利他可以实现辩证统一。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作为一个具有公益性质和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应在利己与利他间寻求其"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契合点,做"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有机统一体,这是重新审视斯密问题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亚当·斯密不仅关心一般的道德理论,还高度关注社会的道德现实。他对市场经济的道德影响做了考察,认为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效果论"。斯密主张,为了消除消极的道德后果,政府应该进行干预。他的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问题和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第二性》是对近代以来的女权主义理论的一个总结。本文从该书作者西蒙·波娃的哲学思想的巨大转变、萨特对她的启示、她对女性的处境和命运的认识、她想唤醒女性意识以及引导男性理解女性等方面对《第二性》的写作动机进行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斯密是西方最早对经济活动与道德伦理的内在关联作过深入思考的思想家.他从道义上肯定人的自利心的正当性,同时又认为必须从道德上法律上加以约束,通过"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从而可以实现利己与利他、富国与富民相统一的经济伦理思想,不但有益于我们对他的经济理论的深化理解,而且对于推动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建设也是一种很好的借鉴与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