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时期,国家法对金秀大瑶山瑶族的影响较弱,瑶民充分赋予石牌头人权威以有效维护区域社会秩序。国家法向大瑶山延伸并交织进瑶族传统村治规则后,瑶区传统性的村治权威被现代文明冲淡,渐而让渡于国家正式的法权制度,村落精英和地方权力干部并置建构着瑶村秩序。这种异生的村治"范式"使社会关系彰显出资本化色泽,衍变为创生和维系瑶族乡村秩序的会通逻辑。  相似文献   

2.
道教思想在瑶族传统观念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瑶族乡村社会生活是一个有“鬼”的世界。人们坚信,人的灵魂永存,生者世俗性生活中充满的各种“不确定性”都由“彼岸”的祖灵掌控着。然而,瑶族并不视道家“肉体成金”的理念为其终极慕求。他们认为,人的肉体本身是“臭皮囊”,人死之后必待肉身腐化才能实现人神之间的跨越,进而完成从“此岸一彼岸一此岸”世界的轮回。瑶族这种传统的灵魂观使广西金秀大瑶山坳瑶至今仍然盛行着“二次捡骨”的葬俗。  相似文献   

3.
瑶族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居住在我国南方的民族。本文通过对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瑶族村规民约的分析,指出受到瑶族固有习惯法影响的六巷瑶族村规民约与国家制定法基本一致,瑶族村规民约与国家制定法也存在冲突和矛盾方面,需要加强瑶族村规民约与国家制定法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茶坪瑶族村至今流传盘王神话.最初瑶民奉盘瓠为其先祖,后在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中,盘瓠与盘古杂糅,盘王的身份发生转变.上世纪80年代,罗仙岭上的老盘王庙得以重建,近年当地又在茶坪瑶族村建成新盘王庙,新老盘王庙是茶坪举行"还盘王愿"仪式的重要场所.当地借助申报非遗项目拉动旅游产业,实现对盘王神话、信仰和祭祀仪式的开发,但仍面临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瑶族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瑶族这个古老的山地民族,有着悠久而生动的耕山民族文化。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众多的学者专家对古老神秘的瑶族投来温情的目光,其部族依山而居,形成自己别具特色的山居文化,如“爬楼”等民俗更是趣味盎然。瑶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对瑶族民居艺术的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6.
《今日南国》2010,(5):47-47
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日。新中国成立前,各地瑶族过盘王节的时间不一致,一般在秋收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时间举行,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1984年8月,“盘王节”被议定为瑶族统一节日,并将过节的时间定为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得到了国内各地瑶族同胞的认同。至此,各地盘王节的时间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7.
瑶族文书《过山榜》的内容涉神话、传说、族史、生产、生活、风俗、宗教等,比较详尽地记录了瑶族的起源、迁徙、习俗及瑶族人民开发山区所享有的种种权利,号称瑶族的“圣经”和“护身符”。作为契约型文书,《过山榜》是瑶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瑶人既坚守神圣又关注世俗的特定精神追寻,对于缓解全球化语境下去圣化带来的精神危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茶山瑶是瑶族三个支系中的一个支系。它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有口头语言,叫“拉珈”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是瑶族三大语言之一。“茶山瑶”为汉称,自称“拉珈”。“拉珈”意为“住在山上的人”。本文为叙述上的方便,采用“茶山瑶”称呼。茶山瑶主要分布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中、北部和金秀河两岸的村落,如金秀镇四村、梦村、美村、刘村、田村、金村、社村、六段、六定、长二、长丹、将军、寨保、杨柳、三片、平道、长垌、滴水和罗梦等村。总人口为9060人。和其他民族一样,茶山瑶的生活习俗也是丰富多彩的。其中的“做功德”(此为汉话,  相似文献   

9.
方勇 《源流》2012,(23):48
"以前只能通过广播收听节目,现在可以在家里收看到中央电视台等几十个电视节目,更高兴的是看上了党的十八大盛况,看到十八大带给农民群众的好政策。"韶关曲江区罗坑镇一位瑶族村民激动地说。连日来,曲江区组织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加快安装直播卫星"户户通"设备,在11月8日,让革命老区罗坑镇瑶族、新洞等村的198户800多名农民群众看到了党的十八大开幕盛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西金秀瑶族禁忌习俗的主要内容、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以及如何改造等方面的讨论,分析论述瑶族禁忌在现代社会中所蕴涵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从深层次上探讨禁忌的社会本质和文化特征,为瑶族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石牌话看瑶族的原始法律意识韦玖灵一、瑶族的“石牌话”瑶族“石牌话”是瑶族“石牌制度”的产物,是为石牌制度服务的一种法律形式。“石牌制度”是解放前广西大瑶山地区(现广西金秀县境内)和贵州荔波瑶族地区的一种带有原始民主制残余的政治法律制度。它把有关维护...  相似文献   

12.
瑶族宗教及其文学艺术生态苏胜兴一、原始宗教与神话文学瑶族神话,作为瑶族古代的民间文学作品,在原始社会,它和宗教缘于同一体,是一种单一的意识形态,这种单一的性质,是由当时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简单的物质关系所决定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丛书之一的《瑶族文学史》,是一部在瑶族文化视野下 ,全面系统、客观详实地评述瑶族文学史的专著。展现出瑶族文学的发展规律和艺术魅力、瑶族历史的演进历程、瑶族宗教信仰发展史以及瑶族传统文化中独有的族群意识、结构等丰富内容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对瑶族文化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置于传统文化系统中,在历史的视野下观照瑶族民间文学,才能更好地探寻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从而也才能更为深刻地阐释和理解瑶族文化的特质以及社会群体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金平傣族、瑶族的民居建筑范冕云南省金平苗、瑶、傣族自治县,是祖国西南边防的重要屏障,属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瑶族多居半山,以耕作水田为主;傣族居住于河坝、河谷地带,以种植双季稻为主。本人对励拉乡普洱上寨傣族“干栏式”建筑和八一寨瑶族汉式民居建筑进行...  相似文献   

16.
瑶族是否有自己创造的文字,宋代以来就有争论。从大量的文献资料记载和我们长期的田野调查表明,瑶族聚居区曾流传着似篆非篆、似汉非汉的圆印篆文,后分化成两种。其中的一种就是流传在湘南、桂北一带平地瑶中的菱形文字———蚂蚁文,后因社会进步、文化的发展,这种瑶族古文字只在妇女群体特别是女红活动中传承下来,演变为一种特殊的女性文字———女字。另一种就是流传在世界各地过山瑶中的喃字。这两种瑶族文字的创造、传承都离不开其独特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聚精撷英的力作──吴永章教授《瑶族史》评介孙秋云瑶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兄弟民族,人口已逾210万。她同时又是一个人口散布亚、美、欧三大洲的国际性民族。近年来,国际瑶族研究由隐转显,先后在法国、泰国和我国的香港、湖南、云南、广西等...  相似文献   

18.
汉文在瑶族社会中长期的传播并已广泛地被瑶族所使用。汉字究竟是原来意义上的汉字,抑或已演变为瑶文,还是具有双重性质的文字?客观地研究和认识这些问题,无疑对当前在瑶族社会推行拚音文字,学习汉语文和对瑶族古藉文献的整理出版都将是有益的。 一 汉文在瑶族社会中的传播 1、汉文传进瑶族社会的时间 汉文传进瑶族社会的历史十分久远,这为瑶族知识分子和瑶族问题研究者所公认,记述瑶族社会历史和宗教生活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9.
瑶族服饰自古以来便五彩斑斓,绚丽多姿,是瑶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及其功能,对弘扬瑶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一、瑶族服饰文化的特点瑶族服饰与瑶族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将瑶族的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工艺技能等文化传统浓缩汇集于一身,从而形成了鲜明特点,其表现是: (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各地瑶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经济生活各异,在服饰上形成了众多的款式和鲜明的地域风格。  相似文献   

20.
中央和地方政府组成慰问团到瑶族地区宣传慰问;组织瑶族代表到北京和其他大中城市参观学习;帮助瑶族恢复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瑶族当家作主;采取特殊政策来培养和使用瑶族人才;对于违反民族政策的错误做法给予及时的批评和纠正等措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瑶族地区改善民族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