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救亡图存近代语境下,晚清知识女性开始涉足诸如游记、政论等原为男性把持的文学类别。《妇女时报》倡导女性"游历",并为女性游记提供言说平台,这在中国女报史上实为首次。细读这些女性游记文本,可见其蕴含的生活史和思想史双重价值:就旅行方式而言,知识女性已由传统社会随夫随父宦游转变为以求学、求职、休闲度假等为目的的"独自"旅行;更为重要的,旅行书写是在媒介叙事的公共属性之外,开创了一个具有私人色彩的言说空间,而知识女性在旅行叙事中所刻意彰显的民族国家意识、现代知识、文明、卫生的自我身份,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近代政治文化对女性日常生活及私人叙事的深度嵌入。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不仅大大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铁路旅客的乘车环境与旅行生活.较为舒适的车厢环境与便捷通畅的旅行生活很快便形成了民国时期较大规模的观光之旅、考察之旅、文化之旅、科考之旅等旅客群体.但是在民国时期的特定环境下,旅客也必须得面对一些复杂的局面.与此同时,铁路作为近代以来出现的一种交通工具,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当初社会的一些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过富春江》和《国道飞车记》是两篇较为特殊的文学文本。它们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旅行者乘坐汽车展开旅行的体验,并记录了中西旅行者对不同文化的认识、比较与认同。同时,我们对这两篇具有跨文化文本特征的游记的解读,也可揭示中国现代游记文学与现代性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徐霞客旅行中的食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进行了长达30个年头、涉足19个省市、自治区的旅行,其游记反映了他旅行中的不少食宿问题。本文分析了徐霞客在不同地区投宿各类住宿点的情况,并将他旅行中的饮食分成几种类型,整理出各地的特色食物和饮食风俗。文章最后还对各类食宿点的费用收取以及接待态度进行了分析,以期进一步反映明代后期的一些社会生活问题。  相似文献   

5.
巴金的散文集<旅途随笔>是继<海行杂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游记随笔集,它记述了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场旅行.这一系列文本特别呈现了当时广州、香港等城市的空间形态、历史风貌和民众生态,勾勒出半殖民地时代中国社会的风情画.在这一系列游记文本中,巴金由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友情、城市、人性、艺术等主题,使这一旅行具有文学和文化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6.
巴金的散文集《旅途随笔》是继《海行杂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游记随笔集,它记述了发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场旅行。这一系列文本特别呈现了当时广州、香港等城市的空间形态、历史风貌和民众生态,勾勒出半殖民地时代中国社会的风情画。在这一系列游记文本中,巴金由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友情、城市、人性、艺术等主题,使这一旅行具有文学和文化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7.
"旅·型"是"在路上"App团队提出的一种新概念,即:追求有个性、有态度的旅行方式和旅行路线,并将这种"有型"的正能量传播开来。今年6月,他们推出了《寻找在路上"旅型家"》的主题活动。来自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三男生苏权兴,以《打工旅行·鼓浪屿》《放肆骑行·祟明岛》等几篇图文并茂又风趣幽默的游记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从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好女人的爱情》中选择四个故事,分析她独特的女性叙事话语——仪式书写与旅行书写。对艾丽丝·门罗来说,仪式书写和旅行书写是赋予文本意义和阐发内涵的途径。她用仪式书写和旅行书写探讨了女性在现实中的主体地位、人生价值、现实存在以及自我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丰富了成长小说的内涵,拓展了女性叙事话语的边界。  相似文献   

9.
"文化"一词可以被简单地表述为人类生存适应的稳定机制和积累结果,而"旅行"一词则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人及其意识在时空之中的非日常移动过程。文化的种种本质属性,决定了它与旅行的无法回避的复杂纽结。而旅行的种种本质属性,则决定了其必然表现为一种文化过程。以此定义重新检讨人类的行旅活动,许多以前为人忽视的层面与意义遂自然而然地浮现了出来,旅行与文化的深层关系同时也在两个概念的重新定义中得到了彰显。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铁道部为实现铁路商业利益与工业品供需平衡举办了四届铁路展览会。铁展会通过风光电影、图像、照片、模型、导游手册等“视觉化”的展览媒介,对铁路沿线的人文景观与新型休旅空间进行推介,既为国货等物质产品的推行提供了集中展示的空间,又为铁路旅行文化的形成与推广创造了机会,从铁路旅行的全新视角创造并传承了铁路文化的深刻内涵,更以直观、深入的视觉冲击建构了民族认同的政治隐喻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