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综合水平的数量化,让政府部门实时掌握本地劳动力资源的"家底",并能预见未来流动趋势,本研究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景气指数"(Rural Labor Transfer Prosperity Index,缩写为RLTPI)这一概念。从经济、农业生产、就业市场、劳动者个体因素四个方面选取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化率等11项指标,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景气指数模型,并计算出了2006-2014年度的徐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景气指数。本研究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实务。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市场中,雇主对劳动者进行与其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的估价,这种估价影响了个别劳动者获得同等报酬或获得同等就业的机会,这种行为即为劳动力市场歧视。主要表现为不平等的就业机会、较严重的性别隔离以及缺失的安全保护,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的生存权和平等就业权。劳动力市场歧视包括诸多类型,也存在显性和隐性歧视之分。但是,我国的法律制度在规制歧视行为时存在法律体系全而不精、制度设计华而不实、救济渠道有而不通等问题,需要从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在就业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我国劳动力市场正面临过度安全和过度灵活并存的格局。如何通过构建"灵活安全性"就业政策平衡二者的关系,是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举措。本文对"灵活安全性"就业政策从理论上进行了阐释,分析了我国目前就业面临的困境,从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加强技能培训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灵活安全性"就业政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较少,涉及面较窄;2008年以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更困难,就业政策更多,涉及面更宽。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困难,但仍存在目标定位不准、可操作性不强、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局限。要找准目标定位,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  相似文献   

5.
现有就业形势分析指标统计监测体系的主要问题是法制基础薄弱,组织体系不完善,统计调查项目设计不合理,数据管理和工作保障体系不健全,统计指标和数据存在不科学、不准确、不配套和不及时等问题。为此,需要加强就业统计监测的法制建设,强化依法统计意识;科学设计指标体系与规划各项统计调查项目;建立合理协调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就业统计监测保障系统,加大就业统计的资金投入,加强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就业形势指标数据的开发利用。建立国家和省级的人力资源基础数据库、人力资源市场基础数据库和用工主体基础数据库三大基本数据信息中心。在此基础上设计完善统计调查项目,形成反映就业增长、失业水平、单位用工情况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的四大指标系列。目前,重点要完善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劳动力市场供求和失业动态监测指标的设计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关系到劳动力市场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对保定市农民工就业质量进行问卷调查,从就业收入、就业水平、就业培训、就业权益、就业满意度等五个方面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就业培训、保障就业权益和深化公共就业服务等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就业篇     
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就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就业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城镇劳动就业的渠道明显拓宽,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显现.特别是近年来,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坚持以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制定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加快劳动就业立法步伐,改善和加强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推动我国就业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基本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已经从无限供给转变为有限剩余,劳动力供求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但招工难并不体现为绝对意义上的劳动力短缺,而是一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反映,是劳动力市场今后面临的长期性矛盾。总体上来说,招工难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具体反映,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9.
随着每年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市场,劳动力市场出现饱和甚至是过剩,而正规部门的就业容量有限,本文通过借鉴中国三元劳动力市场格局,分析大学生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障碍和对策,提出大学生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促进机制,为转变大学生就业意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还很低——以福建省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实现了市场就业。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下,政府承担的是提供服务,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的任务。政府一方面通过制定法规政策,保证劳动力市场规范运行;另一方  相似文献   

11.
就业保护制度是政府有效管理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关键手段之一,如何测量和评价这种影响是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经典的就业保护制度严格性测量指标,开发了适合四川数据和特点的就业保护制度严格性测量指标,采用四川的宏观就业数据,从社会保险覆盖率、工会参与率和劳动争议处理率三个测量指标衡量了四川就业保护制度严格性水平,并提出了改进和提升四川就业保护制度严格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部委传真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将合并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原县级以上人才服务和劳动力市场的各类工作机构加强整合,原地方人事、劳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新型就业形态下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提出的挑战与应对方法,并具体介绍了韩国的新型就业形态现状。对就业数量和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取决于这些岗位和工作变化过程中政府、企业、个人及制度如何适应和变化。为应对新型数字技术,要提供能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促进社会流动性,并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改善劳动标准和社会保障规定。  相似文献   

14.
在界定和对比了失业保险相关制度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选取了该制度研究中的五个核心指标,利用28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相关数据,绘制出失业保险相关制度的雷达图,通过分组比较,得到失业保险制度结构与劳动力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该项制度结构的特点及问题,探讨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5.
安锦  王涛 《中国劳动》2015,(4):17-20
应用相关财税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及提高就业水平,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引入企业解聘成本函数,建立一个基于厂商视角的雇佣模型,来分析企业最优的雇佣决策。在此理论基础上,在居民消费、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市场、就业促进法、资本税方面提出了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改进倾向及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化经济向全球化经济的逐步推进,在劳动力市场上区别于传统劳动关系的非标准劳动关系迅速发展,下文主要论述了非标准劳动关系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提出的挑战,此外,从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弹性、使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完善社会保障立法和明确各主体的责任等方面阐述了在非标准劳动关系下完善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劳动力供给、需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结果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概况,分析了造成中国劳动力市场目前这种状况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集体协商制度以及体制内外的用工和工资形成制度等。论文最后就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的制度缺陷提出了改革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老龄化正在改变就业市场的性质是所有人的共识。本文尝试全方位地去了解韩国与此相关的基本现状,着眼于在制定针对老年人的雇佣政策时,劳动者和企业目前的想法、正在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整体的倾向性如何。本研究将劳动力的老龄化及与其相关的应对政策分成了四大主题进行探讨,即对老年人以及老龄化现象的认识和态度;对退休制度和延长退休年龄的态度与反应;"最高工资制"的态度与导入方案;如何利用老龄劳动力。针对这些主题,了解生产一线的劳资各方有怎样的认识和反应,对制定针对老龄化的政策及预见其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应对因资源枯竭、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或经济增长下滑等因素而带来的失业率骤升压力方面,许多发达国家都曾出台并实施过就业优先战略、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促进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力度、提升就业培训质量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这对当前我国解决结构调整升级中出现的失业问题,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市场不平衡性凸显的是劳动力市场发育过程中的不全面、不协调,包括劳动力的供需结构、劳动要素的相对价格、流动性以及政策干预等方面。本文围绕这四个方面,构建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指数,并利用该指数测度了近十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平衡性状况,认为体现出如下八大特征:劳动力市场平衡性呈上升趋势;区域劳动力市场平衡性差异显著;劳动力市场回复到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较强;"高技岗难求"与"金饭碗不金"现象并存;政府调控引起劳动力市场供需指数较大波动;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性提高但收入不平衡依然明显;有序流动成为劳动力市场平衡性的"调节器";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劳动力市场平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