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现代美学呈现出中西美学“交互转换”的情景:西方美学经历本体论、主体论之后,最终打破了主客二分的哲学认识论话语模式和无限膨胀的主体自身,而是以意象派、现象学为代表,采用非理性、意象直观等思维方式试图返回经验事实;而中国现代以来则是引介西方资源重塑美学学科,从学科框架、话语方式到哲学背景都是参考西方美学理论资源,以现代性启蒙的姿态和审美独立的话语诉求建设学院化的美学知识形态。这两者“交互转换”的话语空间使我们认识到: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与审美实践天然的联系,并且试图以感性的力量探寻人的本质存在问题。同时,也能看到现在美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失落的古典话语资源,并且也使中国现代美学和西方现代美学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恰恰是中国现代美学价值重塑和发展的机遇。感性直观和审美文化构成了未来中西美学发展的双向维度,“体验——反思”的方法论转型也适应了未来美学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
伟大梦想话语是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话语创新和话语再造。作为国家新的话语表达和文化图景,伟大梦想话语承载着向世界阐明中国和平崛起与文明崛起、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是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因素。伟大梦想话语建构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工具来夯实话语建构的学理支撑,从当代中国所经历的最为宏大而独特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话语建构的活水,坚持话语建构的原创性、民族性、群众性和斗争性原则,用中国话语阐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大梦想的中国话语建构对完善中国道路的话语表达、激发民众共同推进伟大梦想实现、重塑世界和平与发展新格局、实现与西方平等对话和推动中国话语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互动话语研究理据及其方法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会文化视域是二语习得研究新兴的理论视角,它与认知视域一起构成二语习得两大对立流派.本文提出并论证了社会文化视域下课堂互动话语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说明社会文化视域是外语课堂互动话语研究的必然选择.重新建构的社会文化话语分析法融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的优点,为"本土化"外语课堂互动话语研究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西自然审美长期处于不自觉状态,有审美而无批评。当代自然审美需要通过自觉建立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而实现自觉,提倡与引导恰当的自然审美,避免传统自然审美诸多弊端。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当包括以下内容:客观性之自然审美原则,物相、物性、物史与物功之自然美内涵系统,从观物到格物之自然审美方法,以及自然探究与自然德性之自然审美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百年的中国现代美学史 ,建构了一个以西方话语为支配地位的美学“大厦”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美学话语几近凋零。本文从中国现代美学建立的基础以及中国传统美学自身弱点 ,分析了中国美学话语失落的基本原因 ,希望以此探索重建中国美学话语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美学拥有一套独特的话语方式,这套话语方式是对传统审美经验的本真言说。对此种话语方式的考察是深切领悟中国传统审美经验的必要前提。这套话语方式与"现代美学"尤其是"西方美学"截然有别,它本质上昭示了一种非对象化的体验世界的路子,揭示了一种民族独有的、原发而富有价值的审美经验。这正是中国传统美学话语方式对现代美学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官方辟谣平台发布的辟谣话语为研究对象,探讨官媒的话语建构策略。结果发现:就辟谣话语的标题建构而言,官媒主要采用标签策略、句法策略和情绪渲染策略;就辟谣话语的文本建构而言,官媒以诉诸理性为主,强调程式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叙事结构,同时兼顾语言文字与视觉元素并用的多模态话语方式。基于此,从环境、主体和话语维度出发,提出了官媒辟谣机制优化对策,即完善辟谣硬性规制,营造良好辟谣环境;探索联合辟谣模式,实现多元主体共治;提升话语内容质量,完善辟谣话语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题中要义,是把握好“两个大局”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参照。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面临西方话语霸权的窠臼与偏见、话语内容要素的滞后与区隔和话语表达手段的零散与单一的现实困境。因此必须形塑话语内容,创新话语表达,改善话语环境,聚合话语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决定着中国现代性话语的实然状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作为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导作为学理支撑、“言必行、行必果”的中国共产党作为话语信用条件和国际社会对中国声音的强烈呼唤作为话语环境,但同时也面临着西方话语霸权、话语概念范畴表述能力不足和话语对外传播水平不高等多重困境。理论主题、基本范畴、逻辑主线、价值内核等具体内容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结构要素,明确了“建构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基本问题。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做到言之有据;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做到言之有理;应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做到言之有术;应全方位多途径提升话语国际传播效能,做到言之有方。  相似文献   

10.
11.
从庄子对世界本质("道")的认识和语言的态度与他独特的言说方式("三言")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庄子的言说方式对中国的话语传统具有深远影响,对中国固有文化规则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与西方传统及当代话语模式有着根本区别。我们有必要努力发掘自己的文化和话语规则,实现话语分析在中国的文化转向,建构真正的当代中国话语。  相似文献   

12.
"语篇"作为语言学的一个特定概念源于印欧语,是建立在有丰富形态变化的屈折语基础之上的。而单向、单维、定向线性的屈折意识,天然地控制着人们在言语表达时追求与语句变化统一性的努力,其推进言语表述上的逻辑顺序为内在抽象语义与外在形式结构关联并置,从而造成逻辑严谨、确认性强等特点。而汉语则以形音义为一体的立体多维结构,从而形成汉语社群的人们在言语表达时注重整体和谐,语篇的题旨情趣与客观规律要一致,而外在的言语表达则应与题旨情境相协调,国人的这种空间思维逻辑具有多维、多向、形象与抽象相结合的思维特征,诱导出以"心"为轴的聚敛表征,完全异于西语的必须凭借外在形式来完成内在语义连贯,一切都围绕题旨来转。汉语语篇学必须立足于异质语言观来展开,考察汉语语篇研究的历史渊源,摸索构建现代汉语语篇语言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文学话语的转换,以新的方式冲击和解构着旧的文化意识和思维方式,凸显了社会状态和文化精神的变革,给文学带来新的挑战和危机,构成了新旧文学在交替中交融的复杂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反映了现代文学独特的美学面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四大范式及其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中国的审美现代性是审美独立意识与工具意识之间的纠葛.而实际上中国审美现代性至少有四大范式性道路,即审美工具主义、审美独立主义、审美娱乐主义与审美批判主义.由于中国独特的社会现代性进程,这四大范式的命运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以批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针对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机时报》和《达拉斯晨报》上关于中国西藏的社论语篇进行分析,通过对西方关于中国民族问题新闻报道的透视,探究语言的意识形态功能,提升读者对英语社论进行批评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语言研究者从认知语言学的各个理论对言语幽默话语进行分析,但是言语幽默的认知研究对幽默话语的解释描述存在不足。信息标识与关联理论的结合对幽默话语进行解读,一方面把受话人分为话语文本内和话语文本外两个层次,确立不同层次的受话者的推理语境效果差异,对幽默话语提供丰富的解读。另一方面,幽默文本中信息标识可以促动"推理重启",在信息标识的观照下,以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进行认知解读,就可以揭示幽默话语文本的接受主体在推理的语境效果差的张力中完成对幽默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7.
学术话语体系乃是一个时代学术面貌及其走向的真实映照,也是事关学术生存发展命运的核心问题。基于教育史学科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和学科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以及与国际学术界平等对话、提升中国教育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应该从中国教育史学科中固有的学术取向、知识系统、理论范畴、学术词语等方面入手,坚持立足时代场域关注教育现实、立足中国实践着眼学科未来、立足本土资源放开学术胸襟、联合两岸四地共建学术家园等基本路径,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史学术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性语境下,美学的伦理话语主要表现为个体主义、普遍主义以及两者的复杂关系。个体主义的伦理话语作为世俗社会关系的观念表达,追求个体的感性自由,注重主体的物欲享受,为世俗生活形而下的性质提供了意识形态意义的辩护。同时,个体主义伦理话语也导致了人性异化的现实。普遍主义伦理话语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现代性诉求,它出于对公共理性的维护,体现了人性形而上的意义追求。中国美学现代性的伦理话语是个体主义与普遍主义的统一形态。  相似文献   

19.
论审美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否定主义理论出发,从人类特有的批判与创造相统一的"本体性否定"活动出发,对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艺术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美的符号与自然符号的区别,以及审美符号的多样性等问题,进行了自己的阐释.本文认为卡西尔没有清晰阐明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苏珊@朗格没有清晰阐明艺术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是造成美学符号学、文艺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常常被混淆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在走出传统、成为话语主持、体现审美启蒙、遭遇威胁四个方面凸显了自身的基本性质、特点,极具重要性。人的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性标志,并将在新的世纪里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