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伤认定是工伤职工享受工伤待遇的前置程序,决定着受伤或患病职工是否具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从工业社会发展的脉络来看,工伤认定制度的发展经历了雇主过错责任时期、雇员无过错责任时期以及过错责任共担期,其间体现着各国政府对效益与公平的考量。我国工伤认定制度以无过错责任、劳权保护及认定法定为原则,但在制度建设和实践中存在着劳动关系确认扩大化、工伤认定标准差异化、工伤认定程序失调化等问题。因此,拓宽保障范围、统一认定尺度、优化认定程序是破解工伤认定制度与实践困境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险权是社会保险争议法律救济制度的基础,保障公民的生存权是公民的基本社会权利,属于社会保障权的范畴。社会保险权在建立、实现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争议,我国现行法律主要通过劳动争议处理和行政争议处理解决社会保险争议,这种二元化的处理模式实践中出现了劳动争议处理的公法"私法化"、行政争议处理的契合性不足以及法律救济程序的"繁琐"等问题。本文结合社会保险争议的性质和特点,提出了确认公法属性,分离社会保险争议;完善行政处理机制,提升契合度;优化救济机制,高效处理争议等实践路径,切实维护社会保险权利人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3.
《江西劳动保障》2003,(6):39-44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确立了社会保险的先行支付制度,使公民在因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伤病或用人单位不履行相关支付义务时,确保社会保险待遇的及时、有效支付,切实维护公民的社会保险利益。但是,先行支付制度在实践中仍存在着制度模糊,执行尺度不一;程序漫长,影响先行支付的及时性;追偿体系不健全,影响社会保险的公平性等问题,阻碍着社会保险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通过立法明确规范,统一尺度;简化程序,保障及时支付;加大追偿,确保公平等成为完善社会保险先行支付制度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修改后的《工伤保险条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社会保险法》分别从今年1月1日和7月1日起施行。两部法律法规增加了工伤待遇支付范围,提高了工伤待遇支付标准.并规定了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及追偿.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爱民生的宗旨。但工伤待遇支付标准的提高,给工伤保险基金的平衡运行也带来了一些困难和矛盾。大幅度增加待遇支付而没有相应提高参保缴费费率标准.先行垫付带来的当期基金支付压力.以及追偿难造成的基金坏账风险,将加剧工伤保险基金的运行难度.可能导致统筹基金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在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法》过程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工伤保险条例》贯彻实施半年多以来,各地在实际工作中反映出很多新的问题。最近召开的全国和全省工伤保险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准确把握《条例》精神,切实解决好《条例》推进中的新问题,并就当前《条例》贯彻实施工作中需要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7.
王涵 《劳动世界》2014,(2):23-24
工伤保险待遇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一种为遭受工伤和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及亲属提供补偿的制度,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领域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从工伤保险基金待遇支付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通过对我国工伤保险发展脉络的概述性的介绍,分析了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待遇支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关于进一步调整与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制度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8.
《新劳动》2003,(6):59-63
  相似文献   

9.
韩国的现代化工伤保险制度是从1964年颁布的《劳动灾害补偿制度》演化而来的。在世界化和信息化时代,韩国政府为了应对骤变的国内外形势和满足国民的多元化公共需求,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终于出台了具有鲜明韩国元素且惠民性较高的工伤保险制度。韩国的"预防优先"和"科学合理补偿"的工伤保险基本理念对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有极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颁布社会保障法的国家,单从工伤保险的角度看,美国近二十年来工伤事故率稳中有降,因此研究其工伤保险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以伤残待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美国工伤保险发展动因、法律制度建设,比较研究各州工伤伤残待遇并探讨其补偿水平确定机制,可以对其整个制度略窥一斑,同时,也可从中有所借鉴。在此基础上联系我国当前工伤保险实践,从而得出对我国政策改进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由于理论研究滞后、渐进式立法等因素影响,工伤保险保障范围明显受到劳动法相关理论和制度的强力制约。本应纳入保障范围的人员,受劳动法上劳动关系制约未予保护;本应通过行政程序即可解决的事实争议,要先进行劳动争议之民事程序,后接行政程序,甚至再接民事程序;本要透过保险法律关系体现社会保险属性,权利人身份却至今未明。滞后的理论不能发挥相应指导作用,必须依据工伤保险的社会保险属性进行调整;要明确其社会风险理论基础、承认其雇员认定要件和扩张其保护客体等,彰显其社会保险属性后,再通过保险人、被保险人、保护情形和因果关系等要件的矫正,对工伤保险相关制度进行相关的废、改、立。  相似文献   

12.
日前,河北省统一调整了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执行时间从2011年1月1日开起。  相似文献   

13.
正由本刊组织编写的《工伤保险工作实用指南》即将出版发行。《工伤保险工作实用指南》收集了2004年以来国家、四川省和有关部门的工伤保险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00余件(分为法规综合类、工伤认定类、工伤待遇类、劳动能力鉴定类、工伤康复类等),结合四川省工作实践编写了30多个工伤保险典型案例,是一部方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工作者,以及工会、司  相似文献   

14.
工伤保险待遇争议在当前高发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占了极大的比重。工伤保险待遇争议处理工作上所遇到的问题,除了实务操作上的问题以外,更多的是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层面上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来工伤保险待遇争议案件的处理实务,提出以下工伤保险待遇争议问题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因工伤保险缴费工资与实际工资收入不统一引发的待遇争议逐年增加。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因申报缴纳社保费发生的争议不是劳动争议,不能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程序处理,只能通过劳动行政部门或社保费征收机构查处,再进行行政复议或诉讼程序。类似的与缴费工资为标准计发有关待遇的争议,如养老保险争议、生育保险待遇争议,还会因缴费工资与实际工资收入不统一引发更多的待遇争议,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案例】:肖某系某公司职工。2005年3月2日,肖某在干活时右腿被砸伤致骨折。2007年3月16日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劳动功能障碍九级。此后,肖某与公司就工伤补偿事宜协商未果,肖某遂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认为,公司和肖某均未依法提出工伤认  相似文献   

17.
18.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在经历了国家保障、变革过渡时期后,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并呈现出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国家公权力为手段、以互助共济为基石等特点。社会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诸如制度设计不合理、保障能力不可持续以及救济渠道不甚顺畅等问题,需要我们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出发,顶层设计优化框架,促使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发展,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正由本刊组织编写的《工伤保险工作实用指南》即将出版发行。《工伤保险工作实用指南》收集了2004年以来国家、四川省和有关部门的工伤保险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一百余件(分为法规综合类、工伤认定类、工伤待遇类、劳动能力鉴定类、工伤康复类等),结合四川省工作实践编写了三十多个工伤保险典型案例,是一部方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工作者,以及工会、司法工作者在工作中查阅相关文件,参考一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0.
劳动基准是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而制定的、关于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劳动基准是劳动法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劳动关系调整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环节。我国劳动基准立法经历了行政公法化到社会法的发展阶段,尚存在基准体系混乱、差异化实施和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研究劳动基准法律规制,要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符合我国劳动关系法治化治理实际需求的规制理念、模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