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教学中开展预备实验、拍卖实验和完全竞争市场模拟实验,然后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结果,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经济学的概念,也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不完全竞争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必须深刻了解其市场特性.本文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进行分析,揭示出高新技术产业与不完全竞争的内在联系,即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既是创新的必然结果,又是创新得以持续的必要条件.因此,要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持久发展,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营造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3.
对零售业过度竞争解释的理论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竞争通常能提高经济效率,但现实经济社会中的确存在着竞争损失效率的情况,即过度竞争。现有理论定义了过度竞争的一般状态,但对过度竞争的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对零售业则关注很少。综合分析有关过度竞争的文献发现,如果用现有理论解释零售业的过度竞争,其定义无法体现零售服务价格的复杂性;低利润率和激烈的竞争手段这两个最基本的判断标准,在零售业集团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也显得含糊不清、难以衡量,特别是用竞争手段判断过度竞争行为时,缺乏必然的联系。而在进入成本和退出成本都比较低且地域竞争明显的零售业领域,为什么也会出现过度竞争,现有理论无法解释。  相似文献   

4.
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运用CGE模型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加入WTO后关税与非关税减让措施的经济影响进行评估,但往往将中国作为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处理,未能考虑到目前中国经济的一些特殊结构。本文的贡献在于更现实地将我国经济中依然存在的一些非完全竞争因素,如价格控制、垄断标价等纳入模型结构。另外在政府贸易措施方面也进行了比已有研究更为详细的设定,如名义关税与实际关税、非关税壁垒、进口间接税、出口退税等等,因此具有更强的政策分析能力。通过模型分析,本文不仅对经济总量、结构和贸易规模等进行了一般预测,而且证明某些非完全竞争因素如垄断程度的减弱与非关税壁垒的尽可能的降低都会进一步提高GDP或国民福利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利用不完全理性学习理论分析了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乐观与悲观情绪等不完全理性交易行为对金融资产短期价格行为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仿真结果的比较分析得知,金融市场上即便信息是对称的,但若交易者采用不完全理性的交易策略,那么金融资产短期价格行为与交易者完全理性情形下的短期价格行为有显著的差异;不完全理性交易行为情形下的金融资产的短期价格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6.
全球性资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矛盾重重。通过将污染外部性融合到新贸易框架中,建立模型解释了当经济体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且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形下,污染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将污染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为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选择效应,这三个效应的程度和方向共同决定环境质量。另外,阐述了环境税强度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认为更严格的环境税赋并非必然导致排污水平下降,但明显提高产品价格,降低消费水平,带来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买方市场已逐渐形成。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了品牌农产品的现象,农产品的竞争开始从价格竞争走向品牌竞争,品牌营销代表着农产品营销未来的发展方向。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以及农产品生产销售的特征不同于工业产品,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和品牌营销的实施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从经济学角度对农产品品牌营销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提出关于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不完全竞争、破产与企业资本结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破产或破产的可能性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破产延缓了企业在下一阶段的投资决策,这种延缓本身的成本并不很高,但由于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因而这种延缓使得破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一种策略劣势.企业间最终的均衡结果取决于破产企业固定生产成本的高低:如果固定生产成本较低,那么产品市场上相互竞争的企业之间采用相同的策略,最终的均衡结果是对称的;反之相互竞争的企业之间采取不同的策略--一家企业寻求债权的税收优惠,另一家企业寻求股权的策略效应,最终的均衡结果是不对称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个行业中相似的企业之间资本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流通业的发展正是各种流通业态生成、成长、成熟、消亡的过程,而流通业态是竞争过程与结果的表现形式。传统的经济学侧重于研究流通的水平竞争,但是流通竞争实质上包括垂直竞争、异业态竞争以及商业集聚竞争等多个维度。进入21世纪,分析流通竞争需要尽快导入更科学的、最前沿的交叉学科理论。关于这方面的理论探讨,可以作为今后流通竞争研究的最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以国内外关于企业聚集竞争优势形成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系统构建了分析企业聚集竞争优势形成的基本构架,探讨了包括专业分工互补机制、交易费用机制、知识外部性机制、竞争合作的协调机制、人文网络的信任机制在内的,企业聚集竞争优势形成的五大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个体经济的独立性促发了中间商的价格竞争,这种价格竞争会使企业的销售渠道断裂,导致产品退出市场,因此,解决中间商价格战的对策是企业应对销售渠道提供持续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2.
对竞争秩序概念内涵、竞争秩序建构可行性、转型经济竞争秩序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等分析发现,发挥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和限制政府对经济的不当干预是实现经济转型和竞争秩序建构的基本要求。出于行政力量和行政性安排在中国过度存在的基本社会现实,中国反垄断立法必须更多地从中国国情而不是西方现成经验中寻找制度的根基,行政垄断规制应当与竞争得以开展的基础制度和环境的确立、经济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防止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间支出竞争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标尺竞争"理论最初用于规制政府行为的研究领域。随着财政分权的发展,该理论被用来分析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行为。与传统的"用脚投票"理论不同,"标尺竞争"着眼于官员行为而非考虑地方福利。用规制理论分析政府官员与选民的关系,为研究地方政府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释。此外,众多实证研究也以该理论为出发点诠释地方政府竞争的作用及影响。本文从标尺竞争理论的发展及财政分权框架下地方政府行为的研究入手,梳理解释地方政府间支出竞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长秋 《南都学坛》2005,25(6):80-84
中国经济法学自产生以来,作为其法律构成的竞争法始终未被确定为经济法的核心,由此导致中国经济法学同国际不接轨,并对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缺乏前瞻性指导作用,这种情况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认识的原因。中国经济法学应及早确立竞争法的核心地位,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中国邮电业改革重组后 ,邮政和电信分离 ,电信市场经历了由垄断向寡占的过渡 ,电信市场中价格竞争不可避免。但是 ,电信资费水平的偏高与消费者的预期一直存在矛盾 ,同时价格管制与增进市场竞争也存在两难抉择。为此利用寡占理论对中国电信市场中的价格竞争进行了研究 ,力图解释中国电信价格竞争的成因 ,并提出了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竞争策略和电信价格管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发生价格战的根本原因在于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环境,技术进步、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等是企业发动价格战的宏观环境原因,经营理念、战略目标、战术手段等是企业发动价格战的企业经营战略层面原因;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价格战也成为企业间竞争的有力武器.但是,任何企业在准备利用价格作为竞争武器的时候,一定要分析:企业经营的产品是否适合价格战,企业自身的素质是否经得起价格战的考验,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是否适合于价格战.  相似文献   

17.
价格竞争是把双刃剑,尽管它会带来竞争者期望的高市场占有率或潜在利益,也会使竞争双方两败俱伤,但价格竞争依然频频发生。价格竞争的产生有自身原因,也有竞争对手的原因,要正确看待并应对价格竞争。企业理智的做法不是从价格上做文章,而要从产品创新、加快技术研发速度及价格创新等非价格手段这一战术角度出发,依靠提高竞争力来摆脱价格竞争,以期进入竞争的良性循环,战胜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8.
垄断竞争视角下的技术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垄断竞争理论为出发点,并结合全球化时代竞争的一些新特点,分析了技术标准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暂时的)垄断地位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将传统的垄断竞争理论延伸到国际竞争领域,得出了国家的标准化战略实质上是国家与企业共同在国际竞争领域中通过技术标准来谋求垄断地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水产品中总产量从1990年开始列世界第一位以来,已经连续13年稳居世界之首。我国水产品市场是一个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研究水产品从价格竞争到质量竞争的递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价格竞争,给水产品市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价格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过渡到质量竞争,这是市场竞争深化的体现。进行质量竞争必须强化质量意识、搞好质量监督、规范市场、实施品牌策略、开发新品种及加强市场开发等。  相似文献   

20.
经济竞争制度的道德建设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社会,经济竞争制度对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体现在三个维度:一定的经济竞争制度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水平,经济竞争制度发生变迁,社会道德水平就有了提升的机会;经济竞争制度为沟通道德建设与经济发展创造机会;经济竞争制度具有群体性、具体性、稳定性和强制性,从而对道德建设具有特定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