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据悉,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这个主题深刻反映了湿地和人类的紧密关系。湿地是"地球之肾",同森林和海洋一样,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克鲁岑在内的跨学科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以降的地球进入了新的地质学纪元,这个纪元被命名为“人类世”。“人类世”并不是对“人类”进行人类主义式的肯认,而是对“人类”作出去中心化与去特权化的后人类主义反思,并开启对“后人类世”的思想探索。“资本世”与“技术世”两个概念也从不同角度揭示出人类主义—资本主义这个现代性的双身结构在地球层面产生的诸种灭绝性效应。二十一世纪的当下时刻,“人类世文明”正走向深渊性的“奇点”,作为地球上的物种之一的人类已经生活在剩余时间中。能否跨越“人类世”,取决于当下人类是否能作为同一个文明(人类世文明)及其代价的承载者展开全球意义和尺度上的合作,乃至和地球上所有非人类的能动者展开合作。  相似文献   

3.
“全球性问题”的根源是人类生存发展方式中的误区。“生态安全”不但是国家的国防、政治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和载体,而且与地球村的未来休戚相关。广义生命伦理学是处理地球村圈层关系上的思维和行为规范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本质的演化论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的产生需要自然界提供“常态”环境,宇宙和地球演化所经历过的演化过程对于人类的进化是“非常态”环境,科学技术的本质是指人类对“非常态”和“常态”系统规律的认识和使“非常态”状态引入到人类存在的“常态”状态采取的各种中介、方法、手段等。在此基础上重新解读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科学技术一体的原因,并分析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及人工自然的关系,从而可以认为,科学技术人类中心主义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所谓“地学社会学”,是关于地球及地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的科学,或者说,是关于地球科学和地球物质客体及其过程、它们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社会科学。地学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地球和地球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对地球和地球科学的影响;地学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关于地球和地学的社会角色、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包括地球资源和地质过程(特别是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等;地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使命,是建立科学的地球社会观和地学社会观,并以科学的地球社会观和地学社会观指导人类的地学实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话语:东北亚地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编写委员会,曾站在宇宙制高点上,对人类生存的地球有段精彩的表述:“从宇宙观察我们的地球,那是一个蓝色美丽星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在眺望这个美丽的星球时,人们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对《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以及《世界自然宪章》的介绍和解读的同时,介绍我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并且在2003年国务院通过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强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论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风 《学术界》2002,(4):98-107
环境伦理学中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研究纲领 ;即人类中心主义者坚持的“经济增长瘾”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者主张的“良知的革命”。人类中心主义者所坚持的实际上是“培根 -笛卡儿理想” ,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对“所有的现象”进行“终极说明”。但是本质上 ,人类的本体论特征是有限的。本体有限的存在者却想凌驾于本体无限的自然之上 ,这只能是现代人的狂妄。地球是人类的生存家园 ,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存之根。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与当代环境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德格尔提出了以人与地球的关系作为人与人的关系的前提,改变人的主体性本质,从而成为当代环境伦理学“大伦理观”的思想先驱。他的“人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的诗句,为全球化进程中的人类设想了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与境界。当代环境伦理学的动物解放/权利论、生态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等流派致力于探讨最适合人类和自然地球生存的伦理方式,将人类作为存在的“看护者”的本质具体化,这些都是对海德格尔有关思想的积极回应、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疫病演变的自然界发展逻辑来看,史前的“地方性”疫病发展到“区域性”疫病,进而演变到全球“公共性”疫病,成为威胁整个人类生命健康的现实问题。从国际社会应对疫病的实践逻辑来看,“区域性合作”发展到“全球性合作”,大国合作而非大国地缘政治竞争,是战胜疫病的历史选择。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到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揭示了各国相互联系、依赖不断加深的“客观规律”,文章指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应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解决全球“公共性”疫病问题的根本路径。根据上述逻辑理路,当今国际社会应当顺势而为,加强交流合作,共同维护人类健康福祉和全球卫生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健康是人人关心的问题。“健康第一”是新世纪合格人才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新理念。当前大学生在身体、心理、道德等健康方面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解析健康方面的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人类行动对地球全局产生的影响 ,人类的思考也正进入地球全球时代 ,即迈向“信息思维”。网络时代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认知模式新型化 ,思维“间性”化、行为化 ;感知方式虚拟化 ,思维能力飞跃发展 ;思维游牧化、跨时域化 ,思维设计性突出  相似文献   

13.
杨翘楚 《理论界》2008,(5):130-131
为了在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中找到人类中心主义成立的依据,本文首先论证了传统的“关系价值论”之外的“自我实现”价值的存在,然后分别分析了这种“自我实现”意义上的价值溯及人类、其他生物、生态系统时的结果,通过比较得出人类中心主义成立的依据之一是,人类可以用理性克制和转化其欲望。从而避免地球的资源因一个物种而耗竭,生态系统因一个物种而崩溃。  相似文献   

14.
论聚落演化规律与成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如果说地球是“人类之家”,则聚落可说是“家中之家”——乡村、集镇、城市等各种形态的聚落点是人类活动的中心,是为人类提供劳动、居住、休憩和社会交往场所的空间地域实体。聚落点及其影响所及的区域范围组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单元,所有这样的地域单元覆盖了人类活动所能达到的整个地表,成为人类社会的巨大载体。由于聚落在人类进步中占  相似文献   

15.
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利用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洞庭湖区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如何合理地保护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和环境资源 ,开展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规划 ,对促进洞庭湖区农业发展 ,提高素有“鱼米之乡”誉称的国际影响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文章从资源经济学与生态学的角度 ,着重于现状 ,着眼于动态 ,进行了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彭兆荣 《学术界》2023,(2):114-121
湿地话题近来陡然升温。人类学界的“湿地命题”更增加了反思的力度,不仅围绕生态,与《国际湿地公约》相契合,甚至将其延伸到了对历史的重大反思层面。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农业革命是对采集狩猎的一种进化和进步。决定农业革命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水利灌溉和栽培驯化。而农业革命对人口聚集、群体定居、城市雏形乃至国家的形成都具有定型作用。我国的《禹贡》基本上也是沿着这样一条线索推展。近来人类学家斯科特则提出了新的理论,以“湿地说”替代“灌溉说”;对栽培和驯化也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见解。中华文明总体上属于农耕文明,这些反思的观点对于我国传统农耕文明、社稷国家的历史是否具有解释性,是否具有周延性,是否具有挑战性,需要辨析。我国古代的“汭”,既非典型的“灌溉说”,亦非完全的“湿地说”,形成了中式独特的自然和历史形态,也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独特范式。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人文体育”的现代体育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维系人类健康,满足人类的需要、享受和发展,所以,建立现代体育教育观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要实现“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变;要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从而使人身心各方面得到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学是一种文化,地学社会学问题也是地学文化学问题。它的研究及其为文化服务,有助于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地球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力",它不仅对人类精神,而且对资源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地学社会学是为地球和人类美服务的,是关于地球之美的学科。从文化的角度看,作为文化的地学社会学之地学伦理学,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肩负重要的使命。为了真正肩负起这一使命,需要地学伦理学的转变。此外,地缘政治学也是一个有待开拓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9.
天高云淡,碧水青山。“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美丽的大自然给予了人类多少物质与精神的财富,地球是人类之母,孕育了人,哺育了人。那么,人类给地球回报了些什么呢?森林任意砍伐,废水汇入河海,许多动植物濒于灭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创设“双性化”教育,使男女具备两性的优秀特质,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健康的优秀人才,对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利于该项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