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文明古国,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开始互相来往。两国交往之深,互相在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方面影响之大,是尽人皆知的。不少友好事例、传说、趣闻、佳话,多少世纪以来一直脍炙人口。中印两国的交往史,实际上是一部友情史。中印分别获得解放和独立后,作为土地广阔,人口众多的两个亚洲大国,相互间的关系对世界事务又不乏重要的影响,为全世界所瞩目。一九五○年两国建交至一九八○年,中印关系的演变同这三十年国际局势的发展,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日两国虽然并未在钓鱼岛海域发生实质性冲突,但始终处于表面和平实则暗潮涌动的状态之下。从20世纪70年代钓鱼岛问题再度浮出水面后,日本国内也开启了对钓鱼岛问题的一系列研究,其主张往往与我方形成鲜明对立。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国内对于钓鱼岛问题的观点并非铁板一块。如在主权归属、搁置共识以及战后争端爆发的根源等问题上均有不同的看法,其中甚至不乏有利于我国立场的观点。因此,通过了解日方有关钓鱼岛问题的研究动态和多方观点,将对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政策制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遣唐使的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唐代时期,中日两国之间有过广泛而深入的文化交流。当时日本朝廷派遣的遣唐使,被誉为构架两国友好关系和推进文化交流的渡桥。长期以来,中日学者对遣唐使有过许多研究,不乏真知灼见。本文拟对遣唐使的使命再作探视,并以此文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鉴订二...  相似文献   

4.
对一个国家来说,有怎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会有怎样的生活消费水平.对个人来说,有怎样的收入水平,就会有怎样的生活消费水平.收入分配是连接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居民个人消费状况的纽带.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消费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并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那么,究竞怎样看待这些现象?它与收入分配有什么关系?我们应当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的调整来引导消费,促进生产发展呢?对此笔者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众多的学者注目于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日两国发展道路的不同,有的学者以两国的国际环境不同作为主要原因;有的学者以当时国内政治格局不同作为主要原因;我认为还有一个值得开掘的领域,就是在这之前两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中商品济经发展的不同。商人资本的存在和一定的发展水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的历史前提。日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不乏夫妻两人携手共事登上科研高峰的事例,人们羡慕、赞誉这种异性之间的亲密合作带来的成果。但是,假如玛丽和彼埃尔·居里不是夫妇,彼此没有结成被社会认可的夫妻关系,他俩能够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如此这般地合作共事下去吗?人们又会怎样看待这种合作呢?这个看来近乎荒谬的假设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领域里,已不存在  相似文献   

7.
1986年11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本田财团共同举办的“技术文明与现代化”学术讨论会在人民大会堂广西厅举行。中日两国学者一百多人济济一堂,踊跃发言,热烈讨论:应怎样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日两国信息化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如何?信息化将给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企业经营乃至社会,文化等等带来什么影响?在新的技术文明潮流中应如何加强中日两国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王芳 《学习与探索》2008,(2):177-179
理论界关于中印经济增长效果差异的分析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文献.研究中印经济差异应从制度经济学入手、结合政治经济分析,来研究两国开放、制度和经济增长效果的不同.两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对两国的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进而改变了两国可移动生产要素的配置,形成经济增长的不同路径.同时,制度选择过程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开放的速度和时序,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经济增长之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源远流长的,自秦汉以来,作为两国文化的交流者,代不乏人。明末爱国学者朱舜水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朱舜水( 1600—1682)名之瑜,字鲁屿,浙江余姚人。少年就“抱经济之志”①。明亡之后。矢志抗清,1659年昏随郑成功进攻长江、兵围南京,失败后,流亡日本,最终壮志未酬,客死异国。在日本,长崎的安东守约非常敬重其为人,就以弟子的身分,用自己薪俸的一半,帮助他度过客居中的贫困生活。后来水户藩侯德川光国,派人前往长崎,接舜水到水户与东京之间长住,并且奉之为宾师,礼遇极为隆厚。 朱舜水哲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事物的功利,…  相似文献   

10.
中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评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和俄罗斯联邦都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但由于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各方面的不同 ,导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对中俄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分析 ,可以寻找出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差异 ,取长补短 ,完善中国环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5,(10):150-153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来袭,中日两国都作出了积极反应:向西方派遣留学生以救亡图存。可惜中日两国的结局却大为迥异,令人唏嘘。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留学结果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结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基于两国的留学背景,不同的留学政策和留学理念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尽管美国史学界对史景迁的著史风格是基本肯定的,但也不乏批评乃至指责的声音.在这些形形色色以致迥然相异的品评背后,体现的不仅是不同史学家对史学性质的不同认知,而且也暴露了当今美国乃至西方史学界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朝鲜和韩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两国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发展水平差别不大。不同点是:两国经济在半个世纪里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韩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经济出现高速增长,朝鲜则相对滞后;两国发展经济手段不同;自20世纪80年代,两国综合国力差距拉大;朝鲜自然资源丰富,韩国则相对贫乏。  相似文献   

14.
刘卫东 《日本学刊》2006,18(5):40-52
二战后日本和美国的对华政策往往被视为一体。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日美两国基于在全球、地区及国家等几个层面的不同战略考量以及各自所处现实和历史的不同,在对华政策上开始出现不甚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涉及国家利益的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相对于对华需求更多而力争合作防范并举的美国,日本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对抗,从而显示出两国在深层次上对华认识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日两国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中日两国都采取了积极的危机对策。由此,中国经济率先摆脱危机,实现了内需拉动的经济复苏,日本经济形势虽依然严峻,也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由于中日两国危机对策的背景、危机对策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危机对策的内容不同,凯恩斯主义对中日两国经济的有效性也不同。尽管如此,日本危机对策仍然有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李卓教授为文章,如其做人,不谋赫赫声名,却总能在精耕细作中收获硕果。由人民出版社于2004年8月出版的《中日家族制度比较研究》一书,再一次让关注她的同行们领略了其于细微琐易之中,通过艰难的整理梳捋,自然而然地导出宏大结论的学问特色。在此书出版之前,李卓便有《家族制度与日本的近代化》一书付梓。在此书的终章《结语与思考》中,作者就已经提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命题:中日两国不同的家族与家族结构,在两国的近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究竟是怎样的不相同?由此说来,这样的一个设问,作者是用一部49万言的著作来回答的。两部书,不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日中两国民间通信来往迅速增加。随着通信来往的发展,在日本、相继成立了同通信来往有关的各种民间组织。兹介绍其一二。一是日中友好通信之会,成立于七年前,会址在东京。该会每月聚会一次,介绍和讨论中国的最近情况和怎样同中国通信联系等问题。目前已拥有三百万会员,遍布日本各地。该  相似文献   

18.
法律是阶级社会及从有阶级的社会向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和执行专政的职能。“一国两法”,即“一个国家,两种法律制度”;说得具体一些,即1997年和1999年以后,在香港和澳门等特别行政区基本保留原来的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在大陆坚持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一国两法”排除不排除人民民主专政?“一国两法”与人民民主专政有什么关系?在“一国两法”体制下人们要不要有专政意识、要什么样的专政意识?这些问题,将提到包括各特别行政区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面前,困扰人们的思想,理论界必须加以超前探讨,及时给予回答。  相似文献   

19.
近代日本与中国东北的文化关系史,实际上是一部奴役与被奴役的历史。但不容否认,这期间也不乏某些日本学者特别是历史学家尽管是从政治需要出发,但也比较实事求是地、以较严肃的学术态度,对东北地方史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现根据本人所掌握的资料,对此作一介绍。一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往来历史,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加上中国东北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日本,所以很早以前,日本学者便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产生了兴  相似文献   

20.
韩伟 《唐都学刊》2013,29(5):23-28
“报”是中国民间习惯法的一个效力来源。“报”之效力可分为两种:一是正面的互惠之报,它维系了互助、互利的诸多习惯法的效力;二是“报应”、报复之报,它形成了某种现实的或心理的压力,同样赋予习惯法以效力。“报”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及其对民间习惯法的效力保障,对于当代社会的法律秩序塑造,亦不乏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