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在与人交往的某些场合中,我们常常会面对突如其来的法难和棘手的难题,有时憋得面红耳赤也难以应对,陷入了交际的窘境之中。怎样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呢?教你一种简单易行而又有奇效的招数——“嫁难于人”。所谓“嫁难于人”就是把对方的话难和提出的难题像“踢皮球”那样推还给对方,在对方搬起石头砸癌自己的脚时,从容摆脱交际的窘境。1927年冬,朱家华回浙江担任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为了“用新人,行新政”,于1928年至1930年间先后举办了三次县长考试,并亲自主持面试。有一次,未想棋应试。笔试考完之后进行面试。考场上摆着“…  相似文献   

2.
交际交往是一门艺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同样的目的,不同的实现方式,往往会导致天壤之别的结果,为了使交际交往活动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在交际交往过程中,应该铭记以下几点:使用称呼就高不就低、入乡随俗、摆正位置、以对方为中心。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搞交际也是一样,如果不了解交际对手的情况,就主观地采取行动,不但不会取胜,而且还会出现得罪人的结局。经验证明,了解对手是交际的起码要求。了解对手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习惯,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避违。这些东西在交际中都会对交际者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如果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却在那里夸夸其谈,就好象盲人瞎马,难免踏进“雷区”,触犯了对方,闹得不欢而散。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当他们与人交往时,并不了解对方的情况,就主观地从自己的一…  相似文献   

4.
交往的双方,在一定时间内对对方的认识判项中,都可能只根据对方的风度、仪表、姿态、表情等将对方归类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并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这就是交际学所讲的“认识偏差”。应用“心理名片”去转化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偏差在现实的交际活动中,“第一印象”先入为主的作用经常发生,它对个人或团体、组织既可带来益处,也可造成危害.“趋利避害”的办法很多,视情应用“心理名片”就是颇为有效的一看。林肯曾经说过;“不论人们如何仇视我,只要他们能给我一个说几句话的机会,我就可以把他说服.”请看他在竞选总统论辩中的一…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交际活动已成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既然要在一起共事、生活,自然少不了交流往来,如果是伙伴关系,当然就少了许多磨擦,但如果是敌对关系,难免会时常遭到对手的攻击。如何做到知彼知己、百战百胜,这还要多学习一些交际策略。即使不是用来对付敌人,我们在日常交往中也应掌握一些方式方法,以在必要的场合中自己化解尴尬,或者充充门面,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古语有云:“弱国无外交”,对个人而言则是:“弱者无外交”。相信你一定不愿做个弱者。在交际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难题:对对方提出的问题,我们不好做正面…  相似文献   

6.
把握住成功的8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耐基曾断言: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靠自身的努力,而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现代人虽然普遍重视人际关系对人生与事业的重要作用,但能够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者却只有一少部分人。美国人际关系学家金普琳先生将社交中征服人心的奥秘概括为容纳、承认、重视三大公式,金先生的“三大公式”和中国先哲们推崇的“容人术”不谋而合。“海纳百川能容乃大”,一个善于交际者必有高人一筹的容人之术。善于容纳不完善之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在交际中总是乐于与自己在性格、志趣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人交往,于是便有意或无意地冷落…  相似文献   

7.
如水之交     
这里所说的“交”是交往,而不仅仅是交际。交际与交往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但在程度上存在着差别,进而在性质上也有所不同。交际上广泛的、随机的、快速的,不免失之于没,因而属于钱交。一个善于交际的人,可以在一次聚会中认识十几个乃至几十个人。不断地相识,又不断地忘却,只有少数人才留在记忆中。这种交际与其说是在结识人,不如说是在搜集人事档案,以备在需要时查询。交际之“际”是边际、边缘,只交到“际”,缺乏深度,是交际的特点。在普遍交际的基础上,有选择地与少数志趣相投者继续联系,有可能越过交际之“际”,实…  相似文献   

8.
人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每个来到世上的人都要经历这个或长或短的过程。由会答众生所刻画出的无数条人生轨迹相互交叉,便形成了这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换、行为交往、语言交流、情感交融等都是人生的艺术和学问。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入情练达即文章”,其中的洞明世事和练达人情便是交际学的核心内容。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之间的交往规模、范围和频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日益发展、扩大和加快,而且这种交往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许多新的东西需要人们去适应、掌握和运作。因此,现代交际学是每个现代人都需要的学…  相似文献   

9.
现代交际特别注重交往的艺术,交往的技巧,似乎现代人只要修好有关交往的艺术和技巧就能纵横驰骋于所有的交际场合,而且无往而不胜,或者一定能出奇制胜。因此,街头书摊随时触目可见《交际的艺术》、《现代交际大全》等等。偶尔,在书摊上,我也捧起一本《交际指南》类...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的礼仪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际过程中表示致意、问候、祝愿等惯用形式。仪表是指人的外表。仪式是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人的交际观念更注重交际的艺术性和实用性。所以,生活中人们的交往少了些直来直去,多了些委婉含蓄的表达,这其中便涉及到心理暗示等等一些社交密码。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影片《大话西游》就是一个包含了者多心理暗示的创意读本。 影片中的孙悟空及其肉身至尊宝脱胎于顽石,更胜于顽石,一个欺师灭祖,一个视杀人放火的山贼为理想职业,那么怎样做才能让他们感受教化、走上化解天下人仇恨的西行取经之路呢? 心理暗示一:叽叽歪歪,唐僧以静制动 有人云:“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激将法就是针对对方不同的心理特征,采用一定的…  相似文献   

12.
交际中常常需要进行自我辩解,自我辩解可以通过多种语言表达,下面是一些能使你说话更加肯定干脆的言语技巧。1.使用“我”来叙述。用“我想…“我认为……”等直接的形式,把你的感情、需要和愿望告诉他人。承认你的话来自亲身体验.才能更具有说服力。2.设身处地地询问对方。向对方表示看法时,可用“你觉得……”、“你是想……”如果在谈话中能考虑到对方的处境,那么我们说的话就不会显得虚假。那种贬低对方、恐吓对方的言论,在交际中自我辩解时是不足取的。3.坦率地与人交谈。说话时应该尽可能地坦率,别故意转弯抹角。坦率与对…  相似文献   

13.
龙夫 《公共关系》2001,(10):60-60
美国人大多性格外向,直爽热情,即使与人初次相识也会显得很亲热。美国人以不拘小节著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论男女老幼、地位高低,即使是与人首次见面,通常都直呼对方的名字。与人见面时,甚至常常不握手,只说一声“Hello”而已。外国人与美国人交往时,一般情况下可以入乡随俗,但在一些正式的社交或公务场合,除了相互熟悉或地位相当的人以外,一般都应以姓氏加先生(或小姐、女士)或职务(或职业头衔)相称。  相似文献   

14.
与陌生人交往,如何让对方对你“一见倾心”,甚至营造出“零距离”交往的氛围,是一种高妙而实用的交际艺术。下面几则名人征服陌生人心灵的典型示范也许能让我们借鉴一二。  相似文献   

15.
一切交际活动无不是在特定的场合环境中进行的。场合不可避免地会对交际进程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因此,了解场合对交际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对于获得交际成功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所谓交际场合,主要是指交际活  相似文献   

16.
赞美女性     
平心而论,赞美是阳光,人们无法拒绝也很难拒绝。马克·吐温就曾说过,他可以因人家的一句适当的赞美话开心两个月。 自然,接受赞美无疑意味着接受对方,于是,聪明的赞美者也就因为善用赞美而旗开得胜,迅速取得了交际的主动。 尤为发人深省的是,这种巧妙的赞美特别能够打动女士们的心,为交际者与女士交往提供诸多方便。 比如,对方生性活泼从无忧愁,就不妨赞美她“快乐得像风,充满了活力”。如对方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就不妨赞美她“特别稳重特别稳妥”。如果对方机灵,就赞美她“假精彩”。如果对方不精彩,就赞美她“很可靠”。如…  相似文献   

17.
人们偶然相遇或擦肩而过时,可能无意于也很难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什么。但是在长期交往、谈判、处事的时候,知道对方所思所想的能力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在你的职场和交际生涯中,如果没有一双洞察对方心灵的眼睛,就等于失去一对飞向成功的翅膀。 “钓情”一词出自中国古代的长短术,意思是用各种方法探测对方的心理和需要,有的放矢,以期达到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所谓“语境”,即语言环境.在阅读文章时,语境大致指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在交际时,语境的范围有所扩大,除说话人讲的内容外,还应包括说话人的眼神、表情、手势、姿态,同时也包括交际的空间,如环境、氛围、陈设等。应该说空间本不具备内容,但是,在特定的场合,空间却具备传送视听信息等功能。也就是说,交际的空间配合着说话人的语言和形体语言,给对方以可以听,可以见的具体内容,强化着信息的传送。交际的目的不就是增进了解,满足各自的汉求吗?借用交际时的“语境”,就能活跃气氛,打破沉默,制造意外,加深理解,进而增进沟通…  相似文献   

19.
人处在社会中,必然要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其中也包括与异性的交往。然而时至今日,有些做妻子的,每当丈夫与异性交往时 心里就觉得酸溜溜的,像吃了醋一样。甚至有人期盼丈夫坚守“男女授受不亲”的旧礼教。她们有的因误会而跟踪盯梢,有的听到流言蜚语便怀疑丈夫,有的甚至对丈夫“约法三章”,限制丈大与异性接触交际,更有甚者,因捕风捉影而把一个好端端的家庭闹得支离破碎。遇上这样的妻子真叫人头疼。那么,真的遇上这样的妻子,那该怎什对待呢? 一、珍惜爱情,忠于妻子,断绝“醋”源  丈夫利妻子的忠贞,是治疗妻子爱“吃醋”…  相似文献   

20.
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因素。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这里就存在着首因效应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