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缺假说"是我国学者提出的一个解释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新颖观点,它认为语言的使用依赖语境,所以要流利、准确、恰当地使用外语,外语知识必须与正确的语境知识结合。由于母语环境中缺乏跟外语表达式配套的真实语境,学习者不得不借助于大脑中存在的母语语境知识去补缺。由此可能激活母语表达式,造成迁移。语境知识是"补偿假说"的核心概念。本文通过分析"补缺假说"对语境这一概念的使用,认为"补缺假说"在论证过程中对语境的考辨仍处于借用状态,在外语教学分析中对语境的界定过窄,需要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在口语自主式学习中应用语境理论,从而验证了补缺假说的必要性。并根据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进行深入推理,将长期被忽视的语境知识学习提升到必不可缺的位置,将过去一直归于语言形式补缺的母语迁移转而归于母语语境知识的补缺。这为大学英语口语自主式学习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提高大学外语教学及学习效果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语境补缺假说和语境顺应论为理论依据进行高职外语语境教学改革,创设真实的外语交际语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开展语境顺应教学,将语境信息顺应到外语交际教学的全过程,以提高学生在真实交际场景中的语言沟通能力,促进高职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言相对论是一个多年来备受争议的话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者对语言相对论进行了重新评价。概念迁移假设从认知的角度深化并且用实证支持了这一理论。我国学者王初明教授提出的语境补缺假说从语境的角度也对语言相对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认识语言相对论、概念迁移理论和语境补缺假说的异同有助于对语言迁移的本质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5.
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是指,受试者在测试中使用目标语完成测试任务与其在现实生活中完成任务的相似程度。补缺假说强调在学习外语时,要同时学习外语语境知识。二者都强调语境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既然补缺假说要求我们无论是外语的教还是学都必须在语境中进行,而测试又对教学有巨大的反拨作用,我们在设计测试时,就应该遵循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原则,把测试置于真实的语境中,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对外语语境知识的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语言形式与语境知识的有机结合是语言正确流利使用的前提,缺乏目的语语境知识有可能造成母语迁移。文章以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为观察对象,分析总结补缺作用在其身上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语境化教学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母语迁移研究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母语语境在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旨在通过对自建语料库(SCLEC)的分析从新的视角强调母语及母语语境教学对外语学习过程的作用。研究显示,母语语境知识是导致语言迁移的一个关键因素。低层次的英语学习者更容易在动词词汇搭配使用中受母语语境影响,而高水平学习者能够更复杂地使用此种搭配。反之使用的动词词汇搭配趋于简单,倾向于使用万能的虚化动词。  相似文献   

8.
母语负迁移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补缺假说认为由于目的语语境知识缺失,母语语境知识介入补缺,进而造成母语负迁移,这一观念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视角.为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有必要在平时的翻译教学中增加语境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翻译语境意识.  相似文献   

9.
近二十年来,语境本体研究一直得到国内语言学界学者们的持续关注,语境理论在相关学科中也不断得到应用与发展。笔者简要梳理了与对外汉语教学密切相关的现阶段语境本体研究成果,归纳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并针对面向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的语境研究现状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词汇量是制约众多外语学习者向深层次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众多外语学习者在阅读或交际过程中在遇到生词时往往采取多种策略从而达到篇章理解的目的。猜测词义是词汇学习的一项有效而直观的方法之一。在猜词过程中,学习者可通过多种策略达到猜词成功的目的,语境化是重要手段之一。语境是语言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任何语言的理解都无法脱离语境。通过文章中的列举分析,可得出语境可大致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二者共同作用于词义的理解。本文通过定量分析法分析了猜词过程中各种策略的使用情况及其与猜词成功率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探讨了语境在中国外语学习者猜测词义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最后对外语学习者提出词汇学习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瑞莉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1):75-76,107
从礼貌与言语语境、礼貌与文化语境、礼貌与情景语境三个方面探讨语境变量与礼貌变量之间的共变关系,认为研究礼貌现象,强须同语境联系起来。语境层次与礼貌之间有密切关系,言语行为的礼貌或不礼貌。归根结底是受一定的语境制约的。语境不同,所要求的礼貌语言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波兰裔英国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的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言和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的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进而提出只有在"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中才能对一段话的意义做出评价。文章从简述马氏语境观的形成过程入手,进而通过比较"情景语境"理论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挖掘"文化语境"的内涵、分析"文化语境"与语境的关系等几方面来集中探讨马氏的语境观对于当今语境研究的潜在价值和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语境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听力过程以及对非语言知识的介绍,阐述提高英语听力理解的过程不仅需要过硬的语音、语法和单词等语言知识,同时检验外语学习者的语境和文化背景等非语言知识。因此,外语教学和学习应该作到语言知识与语境文化知识并重。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词语的联想意义作出分析,目的在于探讨文化对语言的作用与影响,同时指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应将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适当、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5.
语境意义是语言系统本身的特点和它的目的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本文从语言系统的特点,语言系统与它所要表示的现实世界、精神世界的关系和语言的使用过程等方面,阐明语境意义根植于语言系统本身。语境意义在语言的使用中是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对语境意义我们只能利用而无法避免。  相似文献   

16.
结合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把传统的语境概念结构化、系统化,目的是探讨在听力对话的理解过程中,听者是如何根据具体语境提供的语言线索在认知语境中寻找信息关联,从而对话语信息进行分析、加工、联想、预测和推断的.语境的各要素在参与听力对话的理解过程中是有分工、有层次的,听者对话语的分析理解过程也是有层次地激活认知语境的各个知识单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结合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把传统的语境概念结构化、系统化,目的是探讨在听力对话的理解过程中,听者是如何根据具体语境提供的语言线索在认知语境中寻找信息关联,从而对话语信息进行分析、加工、联想、预测和推断的.语境的各要素在参与听力对话的理解过程中是有分工、有层次的,听者对话语的分析理解过程也是有层次地激活认知语境的各个知识单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民俗语境是语言民俗事象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民俗语言的科学考察不能脱离其产生和运作的环境。英语的民俗语言语境分为文化情境,情景语境、心理语境以及言内语境四个层次,它们共同制约和规定着语言民俗的形式与意义。主要探讨英语语言民俗语境的建构和民俗语境对民间语言的形式、意义、功能和使用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由于语境观的差异,语言学界对语境分类的看法很不一致。要解决语境分类问题,首先要解决对语境性质及其构成因素的认识问题。语境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动态生成性;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结构性。因此,语境分类应以“语境相对于言语行为的过程”为理论框架,突出语境动态生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不仅包括一段文字所处的情景 ,而且还包括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共识 ,即可视性非语言语境和不可视性非语言语境。心理活动发生在人的大脑里 ,是不可视的。因此由心理活动所构成的话语背景就是不可视性非语言语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