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当前学术界高度关注的一个命题,更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访谈和文献分析发现,个体需求是价值观产生的基础,也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利益需求是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核心价值观认同引领着利益需求。研究结果表明,物质生活需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实生活基础,精神生活需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依据,全面发展需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动力源泉。实现从利益需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不仅符合大学生个体的精神需求、成长需要、理想追求,更是促进大学生自觉接受、遵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途径。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利益需求与价值观认同的关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利益需求,高度关注并满足大学生合理的物质利益需求、精神利益需求和个人全面发展的利益需求,从而促进大学生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涵盖了官民关系、人物关系以及“人本身”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关系;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其落脚点在于谋求大学生精神状态、精神结构的改善和优化;我们要用崇高的理想信念、昂扬的民族精神、基本的道德观念、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又具有健康的道德诉求的、心灵和谐发展的“精神成人”。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调查广西高校大学生需求状况,让我们了解了广西高校大学生物质生活、社会交往及其精神生活的需求状况,并对其进行了理论的分析,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立足大学生主体需要,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人的本性。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教育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的内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以科学精神培育当代大学生,充分发挥科学精神的教育价值。是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有效举措。该文在阐述科学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价值,提出了当前加强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大学生社区已初具规模,社区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从环境需求、心理需求、利益需求三方面分析了加强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提出“以人为本、战略联盟、循序渐进”的大学生社区文化构建原则;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上阐述了如何建设大学生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注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关怀其精神生活、促进精神健康成长,对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佛系现象、“空心病”和精神生活物化等问题对大学生精神成长构成威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  相似文献   

7.
针对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内涵,阐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必要性,并从大学生思想现状需求、具有巨大社会功能、符合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和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四个方面揭示了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因此要深刻认识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推行传统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培养了大规模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却带来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和人文精神的流失。知识经济时代对复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试从简要提出大学生精神缺失问题入手,对大学生精神培育的基本内容及其培育途径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贫困大学生“精神脱贫”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现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高校在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贫困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本文分析了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消除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0.
浙江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浙江大学生宗教观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浙江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现状,探讨了大学生信教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心大学生的精神需求,研究大学生的宗教意识状况,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平安校园”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的历史时期,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当前社会转型期谈起,论述了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承载民族未来希望的青年大学生们,应该努力践行奋斗精神。大学生践行奋斗精神是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求,是实现幸福的正确路径,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社会要为大学生奋斗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提供一定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弘扬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需要 ,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当代大学生必须把坚持弘扬民族精神与确立科学的人生观相结合 ,把目光投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技术将人类的社会交往从现实世界拓宽和延伸到网络虚拟空间,互联网络日益成为青年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栖息地和新空间。同时,互联网也催生了大学生在生活场域、信息交换、网络社交等层面的困境。新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需关照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新需求,运用新思维从“阵地引导”、“价值引导”、“思想引导”、“行为引导”和“内容引导”五个维度引领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5.
勤工助学的社会支持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人的需求已由“生存”向“发展”迈进,勤工助学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精神上支持和帮助显得越来越重要,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其精神支持和帮助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将取决于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强弱状,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主渠道、主阵地,应充分发挥其载体优势,塑造大学生坚定不移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牢记“两个务必”。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就要准确把握艰苦奋斗精神的深刻内涵,就要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必要性,正确看待当代大学生在艰苦奋斗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强化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的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模式、授课方式与中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专业性、独立性、选择性和探索性尤其凸显,大学生的专业兴趣、自主性、探索精神等在大学学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各类学习适应问题。本文从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及学习氛围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词查分析,以期更深入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提供有效支持,改善高校学风状况。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一直是备受瞩目的议题,强化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丰富了新的内涵,是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精神坐标。目前,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过程中还存在家庭培育的意识较为薄弱、高校培育工作的惯有模式较难突破、社会引领机制未能完全发挥作用等问题。对此,以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为起点,从家庭、高校、社会多方统筹协调,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体系,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成效。  相似文献   

20.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契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领会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相统一即美的尺度,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契合问题,得出如下几点思考:一是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同大学生成长、成就、成功的内在需求契合;二是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同大学生自尊、自强、自立的内在需求契合;三是必须把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同大学生社会化、公民化、职业化的内在需求契合;四是必须把完整素质教育同大学生铸人、铸身、铸才的内在需求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