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庞彦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6-89
意象是文化记录的语言符号,具有丰富的寓意,是各民族文化的历史沉淀和结晶。当今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文化意象的翻译和传递成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彰式。译者在文化意象的移植过程中,应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以异化策略为主,必要时适度变通,从而将汉文化意蕴深长的文化意象元素展现给译语的读者,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 相似文献
2.
肖海燕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4):95-97
从文学交流和文化传播的角度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意象进行了研究,指出文化意象既有着高度的文学审美价值,又有丰富的内涵文化信息,在促进文学交流和文化传播方面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翻译文化意象的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同国家民族有着各自的独特文化,正因为文化的差异才使得翻译成为必然,而文化交流又须借助翻译来完成.在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日益密切的今天,异化翻译的使命更显卓著,成为文化交融的"大使",担当了重要角色.异化翻译传递了异域文化的特色和风采,是文化的借鉴与学习,这意味着不同文化的交融,同时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使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交往更加频繁和密切. 相似文献
4.
异化与文化意象的传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宝荣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22(6):88-92
充分、如实地传递源语文化意象主要须借助异化手法 ;强调对源语文化意象的如实传递实际上凸显了作为翻译策略的异化法的主导地位 ;异化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策略 ,但不可滥用 ,其运用与否以及运用至何种程度为翻译的总体目的、文化意象在文本中的重要程度、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心理等因素所决定 相似文献
5.
文化意象的差异往往导致传递过程中的语义缺省和冲突。本文就文化意象的传递和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译者应提高跨文化意识,结合异化和归化两种互惠互补的翻译策略,实现文化传真。 相似文献
6.
文化意象的差异往往导致传递过程中的语义缺省和冲突.本文就文化意象的传递和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译者应提高跨文化意识,结合异化和归化两种互惠互补的翻译策略,实现文化传真. 相似文献
7.
张卫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4):96-99
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文化意象丰富,要求译者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识。文章从译者不同的翻译风格着手,对比分析了杨完益和大卫·霍克思的两个英译本对文化意象的不同处理。杨宪益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尽量保留原语中的文化意象,霍克斯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可读性强,但影响了文化意象的传递。 相似文献
8.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翻译的异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娟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284-285,289
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跨文化交流活动为目的翻译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无论是译入文化还是译出文化,异化策略都应是文化翻译的基本策略。译者应改变传统的以释义为主,以目的语为中心的“等效”翻译,归化翻译,而应越来越多地采用以源语文化为中心,传播异域风情的异化翻译,这已经成为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崇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36-138
在模因论视角下研究《道德经》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分析翻译活动实质是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利用模因论合理地处理归化与异化的关系,并实现文化意象持续有效的传递。首先揭示模因与文化意象、模因与翻译的关系以及模因在翻译过程中的传播过程,分析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的内在关联,探讨在模因论下文化意象传递的原则,最后研究《道德经》文化意象传递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谈文化翻译中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文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4):86-88
“归化”和“异化”是文章翻译中的两种方法,各有其长处。“归化”往往容易被人接受,因为“归化”的文章容易上口,有可读性,是符合本民族习惯的翻译。尽管如此,仍有必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了“异化”,尤其是在当今世界正变成“地球村”的时代。本文从文化翻译中异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论述了异化确为文章翻译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浅析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珊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4)
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将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策略归类为四大策略:译者的主体性策略,关联理论策略,归化异化策略,语境理论策略.结合各个策略,对一些英文字幕翻译案例进行分析,以托显该策略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分析了中西文化交流中存在着的“异化失衡”和“文化逆差”现象,中国译者要“均衡异化”,改变翻译路径,减少“文化逆差”。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意象的归化英译看翻译与权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桂桂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21(6):91-96
本文从汉语文化意象在归化英译中的丢失与歪曲着手,结合翻译与文化交流的关系以及韦努蒂(Venuti)、阿萨德(Asad)等人关于翻译与权力的关系的论述,分析指出相对于英语文化的归化是对强势文化的妥协;汉英文化的交流并不是一种平等的交流;翻译的本质是服务于权力。并倡导异化翻译,尽可能保留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语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4.
丛悦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2):129-131
本文分析了目前异化翻译研究在英语电影名汉译中的几点误区,如,混淆异化与直译,把望文生义错误理解成了异化翻译,忽视异化的动态性.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异化翻译的定义、理解和应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试图纠正在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出结论:只有充分理解异化翻译,并恰当运用才能使翻译顺利进行,使电影名的翻译达到“优化”. 相似文献
15.
多门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信息论和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结合能够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积极发展。意象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情感、美学信息的跨文化传播。唐诗意象具有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信息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能够充分解释唐诗文化意象翻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傅伟锋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371-372
本文从归化/异化的对比研究角度,论证了翻译策略中异化趋势的必然性。异化译法的核心就是尽量传递原文中的"异质文化",这是由翻译目的、读者的文化需求、世界文化融合潮流、发展本国语言等因素所决定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异化翻译与文化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骁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0(3):104-108
本文以《诗经·硕人》的英译为切入点,考察异化翻译的特点和作用,认为异化翻译是传达文化因素的最佳策略选择,对文化传播、促进文化交流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文化融合视角中翻译的异化与同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中一直存在异化与同化之争,本文结合当前情况,试从文化融合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异化与同化,得出翻译中应遵循以异化为主、同化为辅之异化原则的结论,并提出几点具体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刘露营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61-64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本文在分析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的基础上,阐明了应该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翻译,即翻译既要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更要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等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