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高灵敏度、高柔韧性和易集成特点的柔性力敏传感器在电子皮肤、可穿戴设备、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笔者通过总结压阻式、电容式、压电式和摩擦电型压力传感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归纳分析了不同新型材料所制成传感器的优势和缺陷。在全面介绍了最新的柔性力敏传感器发展后,讨论了当下柔性传感器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发展前景:探索新的传感原理,挖掘新型复合材料,研发性能优异的新型柔性力敏传感材料和器件。传感器综合性能的提升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电涡流传感器非接触在线测量位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谐振法测量电路.电涡流传感器是一种能将机械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非电量电测装置,在位移、振动的测量以及材料的物理参数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电力电缆护套环流进行监测在电力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法拉第磁光效应的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检测电流所引起的周围磁场的变化来测量电力电缆护套环流。根据光纤传感器原理设计了环型、双螺线管型、U型螺线管型3种磁光效应传感器传感头结构,采用ANSYS仿真软件对其进行磁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闭合环路积分结果近似相等,导线和光路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并不影响检测结果。双螺线管型与U形螺线管型的法拉第旋转角远大于环型,设计的螺线管型与U形螺线管型传感头相较于环型传感头的灵敏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磁致伸缩效应设计的光纤相位干涉型直流弱磁场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结构简单、体积小、制作方便等优点,能满足磁探测、磁引信的对磁场传感的要求,在弱磁场测量方面也存在着广泛的应用。磁致伸缩光纤弱磁场传感器通常采用Mach—Zehnder干涉仪原理制作,传感器的传感臂和参考臂由两单模光纤组成,传感臂的光纤上粘合一段磁致伸缩材料作为传感头,当被测静态磁场与交变调制磁场共同作用于传感头时,磁致伸缩材料所产生的纵向应变将导致光纤中的光相位变化,利用相位检测装置就可得出被测磁场的大小。本文综述了磁致伸缩光纤弱磁场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了传感器系统以及其传感原理和工作原理,指出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光纤光栅激光传感器的传感机理和信号的解调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LabView光纤传感检测系统。实验得出该传感检测系统成功解调传感器被测信号,系统噪声达10-6 pm/[KF(]Hz[KF)],动态范围达到了120 dB@100 Hz,线性度达到了0.999 9。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性能可靠,可对光纤光栅传感器信号进行实时的解调。  相似文献   

6.
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医用光纤压力传感系统。首次成功地用于齿科研究中对全口托牙基座与其下组织之间压强的测量,结果令人满意。文中重点讨论系统所用光纤压力传感器的数学模型、结构与特性。  相似文献   

7.
系统以AT89C52单片机为控制单元,介绍了一种由4个线性霍尔传感器构成三维磁场测量的机械伤残控制系统.将含有磁体的特殊物品佩戴在手腕上,利用系统测量磁体与“0”点的距离,间接地检测“人手”的位置,以达到保护人体的目的.该系统具有结构新颖、电路简单、控制准确、生产成本低廉和体积小巧等优点,特别适合应用于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基于MPX系列压力传感器设计的智能式水位实时检测系统的构成原理,重点对美国Motorola公司生产的MPX10DP/MPX2100DP压力传感器的原理特性、传感器信号调理、电源管理线路、水位检测系统结构、信号采集方法、测量系统线性及传感器非线性误差修正作了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9.
研究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了一种新的传感数据采集系统的组网方式以及对应的传感数据采集算法。在论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的系统结构和所采用的网络协议后,给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汇聚算法,该算法分为初始化及自检和数据采集两个阶段。对基于系统所采用的网络协议,进行仿真,得到了影响系统性能和服务质量保障的一些重要系统测量参数,证明了该传感数据采集系统的组网方式以及对应的传感数据采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相对于传统电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耐酸碱腐蚀、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不产生电火花以及可实现分布式、实时在线、永久性监测等特点,得到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在油田开发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对应用于油田开发中的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用于温度、压力、流场、声波、应力等方面检测的光纤传感技术。阐述了各种光纤传感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各传感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与现有的传统传感技术比较,指出了光纤传感技术在油田开发应用中的巨大优势和广阔前景,并对光纤传感技术在油田勘探和开发中的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内嵌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的光纤光栅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复合筋(GFRP OFBG筋),研究了GFRP OFBG筋自身的应变和温度传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GFRP OFBG智能筋具有优异的线性传感性能,筋中光栅测量的应变极限达12 000 με以上,波长变化达14 nm;对于用GFRP OFBG筋替换普通钢绞线的中丝而得到的GFRP OFBG智能钢绞线,进行了应变传感、温度敏感和钢绞线松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GFRP OFBG智能钢绞线具有优异的线性传感性能和较低的应力松弛率,并可实现钢绞线受载全过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种基于开关线性复合机理的柔性波形功率放大技术。该技术将开关功率放大技术与传统线性功率放大技术有机结合,开关级功率输出包络只作为末级线性功率单元的供电电源以确保系统效率,同时借助于线性功率单元的高阻抗输入、低阻抗输出特性以保证系统输出品质。与传统线性功率放大技术相比,开关线性复合功率放大技术系统输出可兼顾高效率与优波输出的综合静动态特性,对电路的建模分析、参数设计和系统性能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为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应变片型张力传感器在实际工程应用时,存在被测材料与张力辊接触产生额外的摩擦力使得测量结果 精度不高的缺点,提出了基于2组张力传感组件耦合的张力传感器技术,设计了基于2组张力传感组件耦合的张力传感 器结构,介绍了这种张力传感器技术的系统组成、测量原理和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该张力传感器技术通过2组张力传感 组件的巧妙组合,消除了被测材料与张力辊接触时产生的额外摩擦力,提高了测量精度。这种张力传感器技术,可以应 用于高精度张力控制和测量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传感器对我们来讲并不陌生。入耳能听见声音,是声波通过耳膜转换成神经增七,传送共脑子里。耳膜是一个声压传感器;眼睛能看见物体,是物体反射光经视网膜转换成信号,传送卦脑.视网膜是光电传感器;人体若没有这样传感器就无法正常生活。而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了检测温度、湿度、气味、途径、压力等物理量‘将这些物理量转化成统一的电信与,都将应用到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在一定精确范围内把被测物理量转换成为与之对应又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重住要是电信号)的测量装置。在当今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微机电系统(MEMS)惯性传感器误差补偿技术通常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误差模型,未考虑传感器误差的非线性特性,不能实现精确的误差补偿。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微惯性测量单元误差补偿模型,将MEMS惯性传感器三轴测量值和真实值作为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好的网络对MEMS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进行误差补偿。实验结果表明:与多元线性回归误差模型相比,神经网络对惯性传感器具有更好的降噪滤波效果;且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惯性传感器误差补偿精度较另外2种模型提升了1~2个数量级。所提方案能够有效地补偿MEMS惯性传感器误差。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利用电子开关转换实现的热丝法测温方案,实现了热电偶加热状态和检测状态的转换。该方案采用了线性平方电路,从而大大降低了测量的非线性误差。建立了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的信号处理电路,着重对加热控制电路和检测电路的设计作了介绍,并实验验证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液压支架的压力特性和工作环境并提出对压力检测系统的要求。选择了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设计了恒流源供电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对压力变送器做了结构设计,对压力传输系统做了仿真分析。对本安电路进行了分析判定,对压力检测系统做了静态分析,并用MATLAB对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压电陶瓷悬臂梁结构的驱动传感共位特性,笔者研究了以压电耦合悬臂梁样机分别作为传感器、驱动器和驱动传感共位时电流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压电悬臂梁被限位工作条件下其共位信号与空载状态信号的差异性,通过检测压电悬臂梁内部电流的变化来实现对压电悬臂梁驱动状态的共位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压的激励下,压电悬臂梁在未被限位工作条件下,仅存在频率大小约为230 Hz的响应信号;压电悬臂梁在限位条件工作时,其采样信号在230 Hz和1 640 Hz附近处有明显响应,且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均在4%以内。该实验结果证明了可将压电陶瓷悬臂梁内部电流变化所对应的特征频率作为其工作状态的判定。  相似文献   

19.
该成果属于光纤应用技术的前沿研究课题,是一种全新的实时测量薄膜动态应力的技术途径,自行设计研制的样机利用单模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作为测量及传感应力的基本结构,其灵敏度高,使用灵活、成本低廉;采用CCD图像传感器件作微弱光信号检测器件,提高了检测分辨率、稳定性和可靠性;由单片机和微型打印机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及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20.
形状变化自适应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状变化自适应的结构是一种新型自适应结构,它将某些传感元件和驱动元件集成在结构中,利用传感元件检测铁变形,再通过控制算法,指令驱动元件动作,使结构发生期望的变形,本文总结了形状变化自适应结构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