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深刻介入 ,使美国因素成为中国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在台湾问题上 ,美国积极推行其“战略模糊”的双轨政策 ,旨在使海峡两岸都摸不透美国的底牌 ,以防止台海地区爆发军事冲突 ,损害美国的国家战略利益与民主价值观念。然而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却存在着致命的脆弱性。本文从美国与台湾地区的关系、美国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关系、以及台海局势发展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关系等方面 ,分析了美国台海政策自身蕴涵着的难以逾越的两难后果 ,证明美国的台海政策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的新形势下,威尔逊借助美国卷入大战和实施战争动员这一难得的时机,通过重新阐释美国的传统与特性以及利用德国作为“他者”与美国相对照,成功地使美国的自我形象与国际角色从19世纪的“共和榜样”和“自由典范”转换为“自由卫士”和“世界领袖”。威尔逊对国家身份的重塑不仅有助于当时的战争动员,而且解决了美国踏上世界舞台后的角色困惑与身份危机,为崛起的美国确立了长远的国家政策走向。他对美国理想、角色和命运的创造性阐释主导了美国人对自己国家存在意义以及美国与世界关系的理解,成为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外交政策话语,对美国外交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文学传统与后现代主义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信德 《浙江学刊》2008,(1):99-103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美国的流行与繁荣过程的评述,具体阐释了来自欧洲的后现代主义对20世纪美国文学以及美国小说创作的影响;同时着重分析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与美国文学传统的血缘关系,表明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虽然带着一定的反叛意识和后现代色彩,但它与这个国家固有的文学传统依然存在着本质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解红丽 《社科纵横》2004,19(5):24-25
冷战初期 ,出于与苏联对抗的需要 ,美国政府通过经济外交把西欧纳入它的冷战战略体系 ,西欧也基本上配合了美国与苏联的抗衡。但是 ,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复兴 ,美国越来越难以控制西欧 ,西欧在美国与苏联抗衡的轨道上越走越远。本文通过美国和西欧的经济活动试分析冷战期间美国对西欧经济外交的成功和无奈。  相似文献   

5.
承婧 《社科纵横》2007,22(2):44-45
美国思想库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种特殊力量,凭借其特点和功能在美国对外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思想库的产生发展,与美国政治的需求密不可分。可以说,美国思想库之所以能够在美国对外决策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是由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自2016年后,美国将与中国的竞争放到了战略议程的重要位置,而科技与经济领域成了主要的侧重点。本文将以五眼联盟为研究对象,探讨美国如何塑造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加拿大等同盟国在限制华为5G项目的政策选择。本文发现在美国的战略议题发生转变后,其盟国也相应地做出了调整,在不同程度上配合美国,这说明美国有较强的塑造盟友政策的能力。美国的盟友基于成本-收益调整政策是其在应对华为5G项目的主要动因,这其中与美国存在相应的讨价还价,而美国也会依据这些盟国的战略价值,进行相应的回应,使其配合主要的战略议程。  相似文献   

7.
朱伟东 《唐都学刊》2013,29(2):96-98
基辛格《大外交》中对戴高乐的评价反映了美国外交学界对法美关系的基本观点,作为美国的盟国,法国的独立性源于历史上法国对美国的观感.从美国独立到二战结束,法美之间充满矛盾与纠葛,究其原因是美国对二战中及二战后法国的轻视,刺激了拥有悠久历史与文化的法国人的自尊心,激起了法国政界与民间对美国的不满情绪,认真梳理这段历史,对于我们认识戴高乐主义的实质与法美矛盾的本源或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美国货币权力不只是一个法律范畴,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学范畴,美国货币权力的形成、模式选择与机制塑造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充分反映了美国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的过程和联邦与地方经济权力的配置过程。美国货币权力的扩张,一方面是从实体经济的价值衡量与信用功能延伸到虚拟经济中的交易与获利功能;另一方面,美国货币权力跨越国境成为影响他国经济、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无形之手。  相似文献   

9.
从1989年到1997年,有近11,000名中国儿童被美国人领养。特别是近些年来,领养人数迅速增加。在美国麻省HampshireCollege和北京Ford基金的支持下,中国两名学者与美国教授KayAnnJohnson合作开展对美国国际领养有关问题的研究,关于1996年来到美国,对领养中国儿童的美国家庭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共采访了美国98个领养家庭,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本人于1997-1998年在美国HampshireColleze进行了一年的访问教学,有幸接触并整理了KayannJohnson与两位中国学者合作的调查材料,并与14名领养儿童进行了较多的直接接触,采访了她们…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美国重返亚太入手,分析近年美国对亚太政策的调整、变化及其根源,在此基础上探讨美国重返亚太政策对地缘政治的影响。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美国重返亚太反映了美国重视与亚洲各国的合作,而不仅仅是在亚太搞对抗。当然,加强与亚洲各国,尤其是与中国的合作才最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在重返亚太的过程中,受到经济实力因金融危机而削弱的影响,露骨地使用军事硬实力、挑唆亚洲一些国家对华敌视情绪,不利于亚洲各国的发展,也对美国当前的经济恢复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11.
朱伟东 《唐都学刊》2007,23(5):69-72
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爆发是美国在中东外交的一大挫败。美国在这一革命前后所采取的政策充分表明了美国试图控制伊朗局势的努力与伊朗社会现实的不合拍,表明美国行政当局对伊朗社会演变的不了解。而美国外交政策在伊期兰革命前后的摇摆,更表明了美国外交中某些外强中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太平洋岛国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以“美国例外”“有限干预”和“战略拒止”为特征的战略文化。基于“美国例外”,美国提出需保持对“自由联系国”的“绝对权威”;基于“有限干预”,美国寻求与太平洋岛国建立机制化合作关系;基于“战略拒止”,美国对域外国家介入太平洋岛国事务保持高度警惕。在战略文化的驱动下,美国积极改善与南太平洋区域组织的政治外交关系,加强顶层设计,由美国国际开发署统筹对太平洋岛国的对外援助事务,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树立美国正面积极的国际形象,并将太平洋岛国纳入伙伴关系网络,在太平洋岛国及周边地区扩大军事部署。即便如此,由于美国对太平洋岛国的发展问题缺乏认知,忽视双方历史、文化差异并与太平洋岛国存在现实利益分歧,美国在太平洋岛国的战略文化辐射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3.
与近年来流行的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负相关的"资源诅咒"论相反,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美国在19世纪实现崛起的关键因素。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是美国没有陷入所谓资源诅咒的基本原因。美国政府、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同心协力改变了美国矿产资源匮乏状况,使19世纪末美国矿产资源供给表现出很强的内生性。美国能够成功地从资源大国迈向高技术强国,根本原因在于实施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包括就地工业化、扶植高端产业、坚持自主创新等。美国自然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对解决中国当前的资源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6年11月,唐纳德·特朗普当选为美国第45任总统,这一事件被广泛视为民粹主义在美国的胜利。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揭示美国民众价值观变迁与民粹主义崛起的内在关联,是验证或发现美国本轮民粹主义根源的崭新视角。通过考察美国民众价值观中与民粹主义思潮密切相关的政治信任、贫富差距感知以及政治立场定位,论文发现民众的政治信任发生了明显的变迁,其中美国民众对于民主体制的信任程度仍然很高,而对于政党的信任程度则有明显衰减,互联网媒体的崛起更导致了美国民众对于传统媒体信任度的下降;尽管美国宏观经济状况不断改善,美国民众对于自身经济状况仍然持有较高不满。在对美国民众政治立场极化程度进行纵向与横向对比后可以发现,美国社会政治两极化程度并不足以解释民粹主义的崛起。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对台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实行双轨制,搞一中一台,有限度地支持台独.这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观和独特的法理观念决定的.美国的对台政策是不稳定的、波动的,这是由美国在外交中追求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目标的矛盾性决定的,激烈动荡中的美国对外政策思潮和外交政策的争论与分歧,强烈的党派动机和个人野心加剧了美国对台政策的不稳定与波动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40多年来,美国第一次在外交政策上面临根本性选择和决定。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冷战开始,美国外交调整的愿望和能力就未受过考验。现在美国正面临新的情况。美国在波斯湾战争中取得了惊人的胜利,但才停火几天,美国人民就把它忘却了。在南斯拉夫内战中,美国甚至没有作为和平缔造者进行干预……。对这些变化,美国人同苏联人一样麻木不仁。美国迫于自身的迫切问题有从外部世界撤退的呼声:寻求解决医疗保健、教育、基础设施与投资、毒品与犯罪、城市与环境问题。据称,这些议事日程应排在首位,因为世界其他国家都在自扫门前雪,不需要美国的领导和干预,甚至不顾美国的利益。这种撤退和内向的思想,从美国的经验而言,并非不合逻辑。冷战已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苏联已全部吐出它  相似文献   

17.
9.11已经过去了10周年,但是其遗留问题却依旧在发酵。经由对美国在关塔那摩基地被拘押人员处置信息的梳理,可以发现,美国在关塔那摩的羁押政策违背了美国自身在国际法下承诺的若干义务,暴露出美国人权政策的不足与偏狭。这其中也折射出现有国际人权法,如《禁止酷刑公约》与《国际人道法》等人权保障的公约,在实施中的两难之处。  相似文献   

18.
美国自由教育理念并非自始至终具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形态。杰斐逊开创的自由教育传统强调自由学习、知识的普及与传播,但还是以精英教育为主。但其核心“言说的自由与技艺”得以传承下去,这导致了美国自由教育思想的持续的“反传统”变革。爱默生针对美国商业文化的泛滥,提出注重反思与体验式学习的理念,为反传统的传统注入了活力。美国的自由教育仍然在针对新时期的社会流俗作出必要的调整并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9.
美国普通教育的一些状况及2000年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普通教育的一些状况及2000年发展战略刘仲宁笔者于1993年11月至1994年3月,在美国停留期间,对美国教育状况进行了一些参观考察,并阅读了一些美国官方的文件与资料。现将资料的主要内容及美国教育的一些实际状况.作一简要的介绍与评价,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璇 《社会》2008,28(4):173-186
社会的发展与家庭模式的变迁在美国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领域。本文从理论上追溯了功能主义者对现代家庭理想模式的建构,及其对美国家庭研究的影响,分析了美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家庭的研究,从离婚、单亲家庭、非婚同居、同性婚姻等方面探讨后现代背景中美国家庭模式的巨大变迁。经验的事实表明,在美国,现代家庭模式已失去了现实中的主导地位,而且现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基础也受到了强烈的挑战。女性主义者提出了“后现代家庭”的新概念,学者们也从理论上思考这个时代家庭的走向。美国家庭模式变迁的经验成果与理论探讨为我们研究全球化时代中国婚姻家庭的变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