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创意美是广告追求的一大目标,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加深消费者的印象,促进消费者的行动。本文列举部分英语广告例文来说明其创意美。  相似文献   

2.
标志设计在艺术设计中日趋重要。现代标志设计不仅需要形美,能通过特定的造型元素吸引消费者眼光;还要有形意美,让消费者在欣赏、体味外在美的同时又能领略标志的意境美。形意美是标志设计师追求的目标,形意具佳的标志对树立企业形象及长远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医美服务市场存在严重失范的现象,探析如何有效监管医美服务市场。建构医美服务机构-消费者-政府三方参与的博弈模型,分析三方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并采用现实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对博弈分析的结论进行有效验证。研究发现:医美机构对消费者的赔付、医美机构提供合格服务与不合格服务的成本差、医美机构遭受政府给予的处罚是影响政府监管的主要因素;提供不合格服务给政府引致的损失、政府对医美机构处罚的强度、政府进行监管耗费的成本直接影响医美机构合格服务的供给;影响消费者维权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医美机构对消费者的赔付和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从保障消费者监督效力的发挥、提升政府的监管成效等层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包装装潢设计的美感是指消费者在挑选、购买和使用商品的实践活动中对于商品包装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包括观察、体验、感知、理解、品味,欣赏和评价等。从心理学角度来考察,包装设计不仅是物质的产物,而且是心理的产物,关键在于如何了解和获得人们是怎样感受包装商品的心理价值,以及包装设计中体现人们感受的心理价值。由于商品包装的美综合了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和艺术美,因此,人们对包装的审美感受有着特殊的心理特征。在这种审美关系中,主体和客体都特定化了。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消费者,作为审美客体的对象是商品包装,因而…  相似文献   

5.
现实美分为自然美与社会美。社会美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物质性的社会实践和其他社会活动创造的美。它表现为劳动成果之美、人物身心之美及生活环境之美。劳动成果之美包含满足实用的功利美与满足五觉愉快的形式美,人物的社会美包括外部的形体美、仪表美与内在的心灵美,生活环境之美包括硬件设施的形式美与软件建设的风气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科技手段的提高,人们的形体仪表、日用商品、生活环境不断向满足官能愉快的形式美方向发展。作为这一现代生活基本特征的理论揭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从国外转到国内,呈现出自身的逻辑行程和得失,值得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企业和商品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作为企业和商品门面的中国商标的英译却不尽如人意。对英、美、加、澳、新等五个西方主要英语国家的消费者进行的一项跨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西方消费者对英文商标比较偏爱;商标翻译中要采取动态顺应策略解决跨文化问题。调查结果对中国商品商标英译的具体技巧也有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广告作为一门艺术,具有自己的美学特征。在当今“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广告对商业销售、社会经济、文化事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则成功的广告,能唤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这种“广告效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中艺术载体的美学特征所产生的“美学效应”。本文试从中国古典美学、实用美学与情感的角度,结合广告实例,探讨广告的美学特征(意境美、简单朴素美、情感美)及由此产生的美学效应。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必须具备真、善、美这些基本价值。“真”要求广告信息符合事实;“善”要求广告符合消费者及社会整体利益;“美”要求广告要充分利用艺术手法表现美。为确保广告基本价值的实现,还应加强政府监控、业内自治和社会监督批评。  相似文献   

9.
广告创意是属于广告表达的必要组成部分,广告创意蕴含意境美。从专业角度看,广告创意的意境美构成总结成实景、情景、无形之境三大境界。广告创意的意境美在审美品位方面,表现为独树一帜、特殊新颖;在感官体验方面表现为触动内心、视听结合。在广告宣传过程中,广告创意的意境美的本质作用是为广告宣传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美好意境,从而更好的在制作广告时应该将最能吸引人的元素表达出来,充分挖掘内在价值,让消费者们产生心有灵犀的共鸣。  相似文献   

10.
抽象形式是高度科学与艺术的再创造,它是一种科学发展和新材料采用的必然结果,它是包装形式的概括与升华,使包装形式更集中而富于启发性,达到一种更高的理想的美--抽象美.本文着重阐述了三方面内容:图形在包装装潢上的抽象美,概括、含蓄、耐人寻味;文字和书法在包装装潢上的抽象美,表达商品内容的视觉语言;颜色在包装装潢上的抽象美,通过人们的视觉印象而产生的一种色感联想.  相似文献   

11.
摄影广告是现代广告家族中出现较早的一种广告形式 ,它作为一种商品信息越来越密切地联系着商品与消费者。摄影广告具有制作灵活性强与媒体选择面宽的优势 ,优秀的摄影广告应该具有明确的商品性、独特的创意性、强烈的审美性等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以广告仿拟的误用为例,提出"仿拟拜物教"一说。它由原始拜物教,到商品拜物教,再到符号拜物教演变而成,根源在于追求产品销售的急功近利,过分强调销售广告的求新求异,以及对名人效应的盲目追求。弱化媒介力量、转变消费认同和摒弃游戏语言,是推崇正确仿拟,反对仿拟拜物教的实施手段,而提倡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文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视听传播时代,传播神话现象的客观存在揭示出传播过程中的审美活动和美学规律。视听产品的消费,不是单纯对音像的消费,而更主要的是对其中的文化因素、美学因素的消费。审美因素是文化生产的灵魂,视听产品生产者对美学规律的自觉应用,促进了关于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生产资源的思考。美学已经成为一种传播逻辑和文化营销的生产力资源,因而实现了一个从静观批判到设计参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艺术生产"理论与审美价值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艺术生产”论蕴涵着对商品经济条件下艺术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的揭示 ,即审美价值的社会实现和艺术商品经济价值的社会实现的两重矛盾。艺术生产的本质是审美价值的实现。在市场经济下 ,审美价值与艺术商品经济价值相互促进、共生共进之路是我们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论作为审美对象的电视广告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和广告的结盟可称是20世纪最具创造性、最富历史意义的文化现象之一。电视广告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属性,内容美是电视广告魅力的核心。电视广告形式构成诸要素按一定法则组合而体现出来的审美特征,能在激发审美愉悦感中激起消费者的欲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水准的提升,包装设计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设计中信息传递、版式构图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在设计界与大众消费群体中掀起一次又一次的讨论热潮。本文分析了空白空间在包装设计中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审美无利害"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作为审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点进行阐述,并将其作为"质"的契机来规定美的。尽管西方以往不少学者对审美进行了分析研究,但第一次在哲学历史里系统、严格地为"审美"划出独立领域,真正使美学成为一门新的科学的却是康德。他提出的"审美无利害"把审美愉悦从由感官引起的快适和追求善所引起的愉悦区分开了,此命题在康德整个美学体系里起着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艺术活动中,“审美专制主义”曾对诗性文化形成一种精神窒息。但与之相反的“审美无政府主义”同样也是对诗性创造力的取消。人类艺术文化的繁荣格局,来自于一种“多元普遍性”。营造这种格局的关键,在于如何从逻辑上来把握“审美趣味”与一般“生活口味”的差异。概括地看,审美趣味的普遍性意味着一种客观性原则的确立,从而也是审美评价的立场的确立。这使批评有可能对具体审美实践作出优与劣的区分。但审美趣味的主体经验性,又意味着这种普遍性只能存在于一个宽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以商品外衣、附属物出现和存在的包装,其作用与意义除基础的物理功能之外,主要在于其视觉美基础上的价值认同。包装的视觉美兼具生活美学、技术美学双重属性,其设计创意离不开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和智慧方案的提供等三个维度;其发掘与撷取应坚持审美视野全球化原则,消费需求与审美心理双重变化原则,承载文化传承、创新与转换使命原则,致力于包装问题治理原则,科学技术集成运用原则;为最大限度实现其价值追求,必须正确处理好商品与包装、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自主设计与自觉设计三重关系。唯有如此,商品包装之美的创造才能与时俱进,体现人类社会生活共同的价值追求,达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