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增温显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衡、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等为特征的气候变暖,引起了农业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粮食增产的不稳定性、粮食生产的高风险性以及粮食安全的不确定性增加,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基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气候变化如何影响粮食安全的总结和思考,应从调整作物播种时间、提高作物复种指数、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作物新品种、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等方面来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唐美丽  成丰绛 《理论界》2012,(1):167-169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气候变化问题日渐突出,已演变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危机。应对气候变化必然少不了国家之间的通力合作,同时非政府组织在这其间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视。本文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效,并对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提出了几点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转让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候变化相关技术转让是提升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决定气候变化相关技术转让的主要因素有能力建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与信息网络、政策环境以及技术创新体系等.目前气候变化相关技术转让的主要障碍表现为缺少相关的技术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缺少有约束力的技术转让机制等.通过有效地评估区域气候变化相关技术的需求,建立相关技术信息共享平台、合作研发、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国际合作基金等对促进气候变化相关技术的转让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框架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新闻报道的议题关注模式,考察了《南方都市报》在2009-2010年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研究发现,气候变化议题已经进入大众化媒体视野,并具有议题关注周期,但是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方式和信源都过于单一,主题内容也过多强调国际政治博弈.新闻框架主要表现为“道德评估”框架和“处理方式”框架,而气候变化议题的“定义问题”框架和“归因理论”框架未能建立,反映出对气候变化科学本质的报道明显缺失.  相似文献   

5.
王灿发  张天杨 《东岳论丛》2024,(2):167-176+192
国际法上的气候变化损失损害问题由来已久。随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针对气候变化损失损害问题讨论的不断深入,该问题已经从对适应机制和减缓机制的依赖中独立出来,成为国际上应对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独立机制。当前,国际上对于气候变化损失损害的讨论存在三个层面的争议,我国应当结合自身国情和实际诉求选择相应的立场。一方面,应当从国际、国家、地方及个体多维层面出发,构建整体性的气候变化损失损害预防机制,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预防能力,减少潜在损失损害。另一方面,应当积极构建由保险、基金和临时性援助组成的综合性救济机制,以确保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救济各类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经济与非经济类损失损害。预防机制与救济机制彼此辅助、互相支持,共同建构起气候变化损失损害处理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应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温度的上升和风暴活动的增加等,是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气候变动趋势。全球气候变化的解决需要从气候问题全球公共物品特征的基础上出发,从各国间签署的国际环境协议上入手,并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和设置灵活有效的经济机制来落实。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来把握不同国家在保护全球环境国际行动中的责任和作用,既是解决气候问题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国际原则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目前陷入泥沼的多边气候谈判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制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依据。为此,中国应根据国情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并结合气候变化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特点,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与推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根据中国国情和国外发展经验,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应包含全民基本保障、城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商业保险、慈善事业等主要内容。为加快建立这一制度体系,应该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并分层次、按序列、有重点地推进。  相似文献   

8.
首先,福利企业的“去机构化”。目前,残疾人的就业方式大致有三种: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和个体就业。广州市虽然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  相似文献   

9.
当前,面对广西应对气候变化所面临的挑战,广西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应对措施,但是还存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主要还处在政策阶段、缺乏专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应对气候变化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广西应重点解决资金、体制机制、能力建设等问题,从立法的模式和层级、立法的内容等方面加强立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在起草应对气候变化法,在气候变化立法中如何处理减缓与适应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命题。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和气候变化脆弱性来看,确立适应气候变化在立法中的重要地位十分必要。同时,中国应当在气候变化立法中确立适应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立法宗旨和目标,确定适应气候变化立法的基本原则、法律规制的重点领域,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制度等内容,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提出与发展对各国环境资源政策与法律产生重大的影响.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又一次引起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关系的争论.在解决可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问题时,只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与“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应对气候变化”等原则,才能有效协调可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两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6,(4):146-157
《巴黎协定》的达成昭示着后巴黎时代的到来。从《巴黎协定》的内容可知,其是各方利益博弈后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浓重的发达国家利益诉求色彩,因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体系下的CBDR原则也受到较大程度的弱化,导致中国在能力建设上面临形式、角色和立法的诸多挑战。尽管中国已加强能力建设政策和立法制定,并大力实施能源节约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但其在立法规划、立法科学基础和立法内容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有鉴于此,中国应在能力建设的立法理念、立法方向、立法基础、制度完善和《巴黎协定》的落实等方面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完善INDC内容、加强组织机构能力建设、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立法并强化国际气候立法的国内实施。  相似文献   

13.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交易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事实和国际上普遍确立的低碳经济理念,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有关碳减排制度内容、世界各国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碳减排制度安排与实践路径进行评析,对中国碳减排的原则立场、政策取向和法律选择进行了探讨。在对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碳交易市场机制进行比较和评析的基础上,就构建中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论证。重点对中国CDM市场与碳交易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作了评介和预测,提出构建和完善中国CDM市场与碳金融市场的法律制度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的国际营销渠道战略应该是借鉴与创新并举。进入21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的大背景下,营销创新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在21世纪的国际市场营销创新可概括为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方法创新、策略创新、组织创新、人才创新、规则创新等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国都十分注重加强能源立法以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在出台专门的"气候变化法"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构建和完善以正在制定中的<能源法>为核心的能源法律体系,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制度路径.作为能源领域的基本法,<能源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法律体系中具有引领和主导、衔接和协调的制度功能.在<能源法>中,我们应当坚持"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设计安排能源环境保护的制度内容,体现和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王艳冰 《学术界》2012,(2):64-70,283,284
国际投资法应对气候变化的深层合法性理由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风险预防原则的需要,二是部门法律与社会问题之间关系所决定的国际投资法作为部门法跨域调整气候变化问题的内在需求,三是使国际投资法应对气候变化得以实现的前提——国际合作,具有现实可能性。这些理由使国际投资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必须和可能。  相似文献   

17.
张红梅 《理论界》2008,(6):258-259
本文根据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分析了中国石化销售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东盟市场投资.如何利用好自贸区的政策及便利条件,发挥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市场的优势,加快投资东盟市场的步伐已成为中国企业当前急需考虑的问题.文章对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市场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中国企业扩大对东盟市场的投资必须建立在对自贸区新的认识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以此推动企业投资东盟市场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钟晓君  吴建新 《学术探索》2023,(12):124-128
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贸易壁垒,碳关税的实施将给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带来全新挑战。文章深度剖析碳关税的起源与本质,揭示碳关税本质是欧美发达国家试图维持产业国际竞争力,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争夺国际贸易霸权,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挤压的重要战略武器;碳关税是欧美发达国家“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重要伎俩;碳关税是欧美国家制衡中国,削弱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贸易政策工具。碳关税将增加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出口成本,恶化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贸易条件,并严重挤压中国中小型制造出口企业的生存空间。为了有效应对碳关税的挑战,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必须拓宽出口市场广度,走出口市场多样化贸易路线;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进程;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势,促进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碳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是国际上遭受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入世后这一状况短期内将不会有很大改变。为此,我们应充分运用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位一体的反倾销应对机制,回应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遏制政策,促进我国外贸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