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去年8月,由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石门实验学校、石门中学狮山校区、石门实验中学和石门实验小学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海合唱团,受“中欧国际关系促进协会”和维也纳政府的邀请,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选派,来到奥地利,于8月3日晚上8:00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行“56个民族合唱精选音乐会”合唱演出。当晚98名演员身穿56个民族的服装,唱着我国优美动听的民族歌曲,如蒙族歌曲《雕花的马鞍》、白族民歌《七色童年》和《爱我中华》等10多首歌曲,充分展示了我国民族歌曲的韵味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文学作品可以分为“筋骨型”与“皮肉型”两类,而重庆作家胡润森的小说则体现了“筋骨型”文学的特征,在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中,“筋骨型”文学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3.
东北民间“机智人物”型故事可分为长工与地主、聪明的女婿与蠢笨的丈人、和这两类以外的机智人物三个亚型。它们都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结构,集中表现了中国民间的诙谐文化,实际上是对生活的“戏仿”,对当时生活秩序的颠倒,以另一种方式折射出了民众的理想愿望。  相似文献   

4.
商埠,是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开放的通商城市.中国古代称“关市”,近代又称“通商口岸”或“通商码头”。中国近代商埠,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一)“约开商埠”,(二)“自开商埠”。中国近代商埠的历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领域,有待于大家去开拓。而准确其概念的定义,当是研究的首要前提。现在史学界流行的说法是:  相似文献   

5.
位于汉中市北二十公里的褒斜道石门摩崖久已闻名于海内外。据镌于东汉永平六年的汉《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记,汉中郡守鄐君“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石门开凿时间距今已一千九百余年。以石门所在地昔有栈道飞虹、车辆频频之盛,又有群峰叠峦、银涛滚雪之奇,历代文人墨客至此而情动于衷,每每记事抒怀锈刻于摩崖之上。如此历代相延,在谷中留下东汉至明清石刻文字百余处。六十年代后期以修建褒谷水库  相似文献   

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把思维和学习相提并论,并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近人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  相似文献   

7.
根据故事情节发生的特点,唐代人鬼相恋故事大致可分为类冥婚型故事、禁忌型人鬼相恋故事、亡女复活型相恋故事、路遇型相恋故事四类。类冥婚型故事依附于冥婚习俗,多发生在人间男性和女鬼之间;禁忌型人鬼相恋故事的经典模式是“禁忌~惩罚”,故事中男子或是气色有异或是暴亡,不具备重情之特色;亡女复活故事表现的足追求爱的力量强大以至于死而复生,给人以很强的震撼力;路遇式人鬼桕恋故事重在对男女两情相悦的描摹和歌颂,是义人幻想爱情的白日梦的载体。庸代人鬼相恋故事不但丰富了古典小说的题材,其人物形象刻画和故事的发生模式,对后世同类小说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石门方言指的是广西平南县大鹏乡石门自然村的居民讲的客家话。石门人的先祖于清初从广东梅县迁到石门村;石门方言虽经两百七十多年的演变,仍与其祖语梅县方言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均属客家方言(即客家话)。由于石门方言是客家话方言岛,故石门方言深受其周边方言—粤方言平南话的影响,其中在词汇中受影响的程度最深,例如,将“冰棍”讲作“雪条”,将“刚才”讲做“”等等。石门方言词汇还保留不少古代汉语的词语。  相似文献   

9.
孤儿角色与成年仪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孤儿”为主人公的民间故事遍布世界各地,其故事类型主要有“田螺姑娘型”、“天鹅仙女型”、“找幸福型”、“百鸟羽衣型”、“两兄弟型”和“灰姑娘型”等。孤儿的性别有男有女,他们总是在少年时失去了父亲或母亲,并遭受各种磨难和考验;但同时又得到他人的帮助,最后孤儿总是获得幸福。由于孤儿角色涉及的故事类型较多,本文仅就田螺姑娘型故事探讨“孤儿”的角色及其成年礼内涵。一田螺姑娘型故事常被学者们归入“幻想故事”或“童话”一类,在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为400C型。我国田螺姑娘型故事大都与报恩的主题有…  相似文献   

10.
唐前志怪小说中的人仙恋故事主要以仙女凡男类为主,其又可分为人仙相遇型和仙女降临型两种。人仙相遇型多侧重情感欢愉;仙女降临型则带有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其与六朝上清派的存思降真传道之法联系密切。受道教文化影响,志怪小说人仙恋故事中存在世俗化与神圣化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由道教人仙恋故事源自世俗又归于世俗的发展道路决定的,其随着道教对女仙的崇尚与改造而产生,最终又随着道教的世俗化而消解。  相似文献   

11.
在辽钱学界,长期以来把右旋读的“开圣丹宝”钱对读成“开丹圣宝”,并误认为是辽代开国钱或建国初所铸的流通钱,并以此为据把面文凡有“丹”、“贴”、“千秋万岁”等字的圆铜钱一律定为辽钱,给辽钱研究造成极为混乱的局面。究其原因是学风太差,人云亦云,辗转因袭者多,认真读书,深入研究者寡。本文把“开圣丹宝”放到“丹宝”系列钱中去剖析,目的在于为辽钱研究的正本清源工作抛一块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2.
宋代石门轶事补遗和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中石门当褒斜道之冲,以汉魏颂铭而蜚声中外。两宋因金石学臻于极盛,骚人墨客多于此吊古刊石,抒怀发叹。尤其宋室南渡后汉中为四川宣抚司治,文武官员纷至沓来。石门周围修堰记事、游赏题名类刻石骤增。清倪兰畹《右门道记》碑:“来游题名几满,皆宋人手笔。”“南宋题名甚伙”可证石门石刻肇于汉魏而盛于两宋。 石门宋人题刻史料价值甚高,足资增补与考辨汉中地方史和宋人在汉中轶事,兹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3.
娶得龙女事事如愿——"龙女”故事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女故事是中国各族人民最喜闻乐见的神奇幻想故事之一.本文将龙女故事分为“龙女报恩”、“龙女与凡人婚配”、“煮海宝”和“乐人与龙女”四个亚型.对于龙女故事的起源与演变,本文综合了60年以来的各家研究成果,从龙女故事的印度源流与中国化两方面勾勒出其形态的发展脉络.龙女形象与“求如愿”母题的结合使“  相似文献   

14.
但丁的《神曲》在结构艺术上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从情节线索来看,《神曲》接受了《奥德修纪》和《埃涅阿斯纪》的影响,巧用漫游经历,设置穿线人物,统领文本结构,但丁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以主题划分“类”来叙述故事;在框架结构上,受阿拉伯东方文化的影响,是一种螺旋上升的立体结构。《神曲》还受到古希腊“三联剧”的影响,并把其与宗教观念中的“三位一体”相融合,使“三”有了神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女人国考     
(一)一个流传于世界各地的古老故事女人国的故事是人类最古老的故事之一。在古代巴比伦神话、希腊神话和我国古代传说中,都有关于女人国的故事,流传的范围至为广泛,世界各地都有关于这个故事的各种不同传说。我国古籍中关于女人国的记载很多。这些女人国大体上分为两类:在我国西方的称为“西女国”,在我国东方的称为“东女国”。远在纪元前二世纪至纪元前四世纪间,即在西汉初年以前,在我国出现的《山海经》中就记载着关于女人国的故事:女子国里没有一个男子。成了年的少女到黄池去洗澡,就会怀孕。若是生下男孩子,最多活三岁便死掉,只有女孩子才能长大成人。西汉《淮南子》在《地形训》中也曾有“女子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虎故事的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虎故事可分为斗虎型、化身型、义虎型和其他类型四大类。文章阐述了虎故事在中国的分布特征.认为中国虎故事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展示了多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及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并对后世的志怪小说和传奇小说起到了借鉴作用.还具有审美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瑰丽多彩的中国传说故事中,有朵殊异之葩──回回识宝传说。她起源于“西域人识宝”,远在汉唐之际就已经产生,流传并被记录下来,展示着我国与阿拉伯──中亚地区密切的商业、文化交流盛况。一千多年来,外国人识宝传说在我国民间文学的沃野中不断地流移、载录,虽然具有或大或小的变形,但这类传说仍流存至今。“识宝回回”是汉唐之后外国人识宝故事的延续,因她凝聚有回回民族形成过程中的某种信息,而具有独特的时代色彩和社会背景,是一种“具有相当文化史价值的艺术文献”①。因此,对“识宝回回”传说的收集、研究,就有某种历史…  相似文献   

18.
《晋书·吴隐之传》中讲述了吴隐之任广州刺史时的一个故事。 当时,离广州20里处有个叫石门的地方,长年流淌着一眼泉水,甘甜诱人,当地人管这眼泉水叫“贪泉”。相传前几任刺史,就是喝了这泉水,变得贪于财赂而无止境。  相似文献   

19.
(一)声乐艺术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我国的民族声乐是建立在汉语基础上的。汉语有四声,欧洲的语言只有重音而没有四声。西洋声乐在进行基础训练时,通常主要是练aeiou几个母音。而我国的民族声乐在进行基础训练时,主要讲究的是“咬字”。所谓一个“字”也就是一个音节。是由形、音、义三个基本因素,按文字构字原则组成的。音韵学家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不同,把三十六个字母分为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五类。后来又分为七类,后来再又把三十六个字母分为“清音”和“浊音”两大类,“清音”指不带音的辅音,“浊音”是指带音的辅音…  相似文献   

20.
有个故事讲的是: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上有5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5个标签。可是,盖茨平常只带一把钥匙。大家猜他会开哪把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