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法治、人治、德治之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法治”、“德治”都是实现“人治”的手段 ,服务于君主专制。现代法治精神原生于西方 ,为近现代中国所继受 ,引发出社会剧烈的矛盾、冲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利用中国传统可资利用的有效资源 ,使法承载着中国人现代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 ,施行良法之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就是人们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所遵循的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伦理精神不是一般的经济伦理道德,而是其根本原则、核心和精髓;它是法的哲学内涵,是法形成的伦理道德的原理和依据,是人们认同和内化法律法规的道德基础;它甚至于可以上升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精神文  相似文献   

3.
伦理道德必须有“精神”;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基础必须是“哲学”的,这是隐含于“道德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命题中的两个逻辑预设。“精神哲学基础”为道德形而上学体系提供精神哲学意义上的概念本质、结构原素和体系形态。“精神”的对立物是“自然”;“精神”概念的本质是自由,由此在概念规定中与伦理道德合一;“精神”是“坚定的正当的自身同一性”,是伦理道德的客观形态;“精神”自我运动、自我复归,因而只能“哲学地”予以把握。道德形而上学体系的精神哲学基础包括三个方面:逻辑基础、历史基础、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基础。与之相应,便有三种形态:概念形态、民族形态、体系形态。  相似文献   

4.
张隆溪曾致函王元化,就传统道德继承等问题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这封信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地方值得考虑,比如说,围绕着王元化的传统道德继承观问题所发表的有些意见便是.信的开头,张隆溪对王元化先生的关于蕴含于伦理道德中的某种“根本精神”可以独立存在的观点予以了肯定:“我很赞同先生在几篇著作中都提出的一个看法,即认为伦理道德的根本精神可以脱离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具体历史条件而具独立价值.”他还进一步作了发挥:“其实此点可以再推而广之,一切精神价值都有这种相对的独立性,诸如宗教、哲学、伦理观念和文学艺术,莫不如此”,并举了个“伦理道德”的例子,认为在“不同文化或同一文化的不同时  相似文献   

5.
“秩序情结”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一种深层的心理状态。如果说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秩序是以伦理道德特别是家庭伦理道德为基础,现代社会的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系则是以法治为基础。当代中国并不是一个传统社会,而是一个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急剧变迁的转型社会。“秩序情结”对我国的社会转型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使“道德秩序情结”和“法律秩序情结”良性互动,使其促进社会转型的平稳进行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避免其对社会转型速度的阻滞和引起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许多方面与现代法治的精神相背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被确立为我们宏伟的发展目标。因此,很有必要审视伦理道德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期促使其在中国法制化进程中进行合理的转型,进而推动整个法制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法治秩序的形成主要依赖公民自觉遵守法律,也即需要公民具备“守法精神”。我国传统社会不具备形成公民守法精神的土壤,因而在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出因缺乏公民守法精神而难以形成法治秩序的状况。但法治建设是必由之路,公民的守法精神亦不可缺少。在我国,培育守法精神既要利用本土资源,也要理性对待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 ,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与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相比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需要与之相应的伦理作为其道德支撑。如果说战争年代伦理道德精神的核心是“革命与斗争”的话 ,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所需要的伦理道德精神的核心则是“竞争与合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向富裕社会推进的过程中 ,无论从建设所需要的稳定社会环境来说还是全面小康与富裕社会所需要的文明标准来说 ,我们都需要一个全新的伦理道德文明体系。新世纪的伦理道德建设应从指导思想上实现更新 ,实现由“革命的道德”向“建设的道德”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许多方面与现代法治的精神相背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被确立为我们宏伟的发展目标.因此,很有必要审视伦理道德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期促使其在中国法制化进程中进行合理的转型,进而推动整个法制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是人们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所遵循的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它并非一般的经济伦理道德,而是其根本原则、核心和精髓;它是法的哲学内涵,是法形成的伦理道德的依据,亦是人们认同和内化法律法规的道德基础,甚至还可以把它上升为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它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的纽带。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伦理精神的关系问题的重视与关注,始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发表其风靡全球的力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后,他…  相似文献   

11.
依法执政已写入十七大党章,这是我党进一步加强民主建设、惩治腐败的宣言。针对目前我国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只有采取以德治国的多种措施,才能实现以法治国。因为,加强以德治国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 ,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科学认识 ,是由法律和道德的不同特点决定的 ,是法律和道德的不同性质所要求的 ;是由“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所决定的。必须把“法治”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与“德治”的说服力和劝导力结合起来 ,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国家 ,管理好社会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与道德辩证关系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国策过程中 ,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道德是立法的价值基础 ,是执法和守法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条件。必须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不断加强道德教育 ,尤其要从娃娃抓起 ,开展自爱—他爱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何宇白 《北方论丛》2016,(6):151-155
道德判断所面临的困境:第一,不能包容道德变化;第二,不关心道德感知和道德敏感性,只追求判断形式的同一性。面对这些困境,赫尔曼提出基于“道德显著规则”的康德式辩护,旨在说明道德规则在道德判断理论之内是如何得到运用的。一方面“道德显著规则”能够包容道德特殊因素,因而容纳道德变化;另一方面,“道德显著规则”把行为者的道德感知结构化,进而提高行为者的道德敏感性。“道德显著规则”不仅使道德有一种客观基础,同时又为容忍某些基于文化的道德差异提供理由。  相似文献   

15.
从介绍“法治”思想的三个源流入手,着重介绍埃利希的“活的法”思想,提出了“国家法”与“社会法”两种法模型,并指出在变动的社会里,通过对国家法的适当解释的变迁,法律实践的积累会表现出变动的法律意识,产生出对应于这种法律意识的法律规则以及对既有规则的崭新解释。为东亚法哲学研究以及在东亚区域内实现共同规范的构筑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马克思主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了“以德治国”的必要性和“德治”与“法制”的关系,对正确认识和贯彻落实“德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高学敏 《理论界》2014,(4):173-176
面对中国从1986年12月6日正式开始,已经浩浩荡荡进行了近三十年的"全民普法",令人深思的当然是如今"普法"该往何处去的问题?如同一个孩子性格的成长一样,我们考察公众法意识的成长也必须回到她的成长环境中去讨论。笔者从回溯古代中国的法律公布到明清时期的法律宣传史,尤其是在解读明清时期的讲读律令、里甲理讼、讼师秘籍中,探寻其中蕴含的当代公众法律教育的应有意蕴。本文既是一种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更重在探寻当前法治中国进程中公众法律教育的方向与未来。  相似文献   

18.
道德评价标准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 ,其内容也在相应地不断调整。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必须用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来指导道德评价标准的构建工作 ,并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如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开拓创新精神等引入道德领域 ,形成以道德评价规律为基础、以道德评价导向为灵魂、道德评价原则为主导、道德评价规范为载体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以来,一直备受国人关注.当前,针对<劳动合同法>,人们大多是从企业发展、法律体系或是社会保障等民生层面来讨论.事实上,<劳动合同法>产生的背景、立法精神、主要修订内容都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关怀,这一道德关怀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不仅不能改变,反而更应增强,以体现"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在劳资关系领域中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从人性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其法治思想,认为法律应当具有至上性,制定出来的法律应该是良法;同时为实现其法治理论,亚里士多德还从立法和守法等诸多方面论述了实现法治的具体路径。这些法治思想的精髓,为我国现代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