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在土家族民族识别过程中,土家族语言成为确认土家为一个单一民族的重要依据之一。土家族田心桃在北京让新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语言学专家们首次认识土家语。许多专家学者经过对湘西土家族语言的反复地实地调查,得出土家语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语言的科学结论,为土家族确认单一民族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土家语在确认土家族单一民族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酉水流域考古发掘看楚文化与诸民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近几年来的考古发掘和文献史料,论述了湘西酉水流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内涵及其诸多民族之关系。在商、周和春秋战国早期的遗址中,它集中反映了当时土著民族“濮”的风俗习惯和独特的文化特点;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它集中反映了既有楚、巴文化遗存,也有土著民族文化遗存。由此,说明在战国以前,酉水流域确实有一支古老的土著民族在那里繁衍生息,并形成了自己民族的“濮”文化。楚国开始经营西南后,使大量巴人进入湘西;形成“濮”与“巴”人杂居的局面,也给这一地区带来了巴人的习俗和文化特点。到了战国早期,楚人进入湘西,楚、巴、濮互相不同程度地产生影响,加速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融合。本文对这一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文化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濮”是这地区的土著民族和楚、巴文化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及楚、巴、濮民族文化融合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3.
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境内的老司城是湘西彭氏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地,老司城及其周边也是土家族世代居住之地。土家语是土司时期土家族土司与土民的主要交际工具,因此在老司城及周边地区也留下了大量的土家语地名,这些土家语地名承载着土家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随着土家族语言的日趋濒危,许多土家语地名已难晓其义甚至出现误释。对老司城及周边土家语地名进行考释,可以丰富土家族土司历史文化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湘西地质公园内居住着土家、苗、汉等族人民,古朴的土家族苗族历史文化与台地-峡谷、自然生态完美结合,构成了自然、淳朴、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共同造就了神秘独特的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圈。涵盖龙山、永顺、古丈、保靖等县境内土家族聚居区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土家语地名。这些土家语地名既是一种民族文化记忆和"名片",也是湘西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历史产物和地质文化变迁的"活化石"。对园区内地质遗迹点部分土家语地名进行正确考释,既有助于还原土家语地名的本来面目,也有助于湘西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5.
6月11日,在湖南龙山县召开的土家织绵研讨会上,国家轻工部一位负责人将“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证书、奖金和金牌,颁发给了该县土家织绵厂技术顾问叶玉翠。土家绵是湘西土家族地区一种编织工艺品、堪称民族工艺园中的奇葩;而湖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学会名誉主席、省美术协会会员叶玉翠,则被当地土家、苗、汉各族群众公认为是土家织绵的传人。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     
土家族人民常常怀着感激的心情对人說:沒有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就不可能有我們土家族。的确,在过去那种民族压迫和执行着强迫同化政策的反动統治年代里,有誰知道在祖国大家庭中还有一个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土家民族呢?只是在解放后,在党的民族平等政策下,他們才从長期被埋没的状态中站了起来,于1956年10月,被正式确定为一个民族,并在1957年9月和湘西苗族共同建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享受着自治权利。土家族人口約在五十万以上,分布在湘、鄂、川、黔四省交界的区域內。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族将近四十万人,絕大部分居住在沿酉水主流的龙  相似文献   

7.
正毛古斯舞是湘西土家族最古老的舞蹈,它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记录了父系社会初期至五代时期"酉溪人群"的渔猎、农耕等生产生活、婚姻习俗情况,以及原始湘西人的生存繁衍状况,溯源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被中外学者们称是"中国民族舞蹈的最远源头""中国古代戏剧舞蹈的活化石"。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  相似文献   

8.
湘西土家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因土家人民的信仰文化而形成的独具土家族风俗特色的"傩戏"成为了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被视为中国"戏剧艺术之源""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本论文通过实地考察以及书籍查阅,对湘西地区傩戏的音乐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分析,主要包括音乐结构、唱腔、曲式结构,希望此文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研究能提供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湘西土家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其民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因土家人民的信仰文化而形成的独具土家族风俗特色的"傩戏"成为了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被视为中国"戏剧艺术之源""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本论文通过实地考察以及书籍查阅,对湘西地区傩戏的音乐特征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和分析,主要包括音乐结构、唱腔、曲式结构,希望此文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研究能提供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声音,丈化是语言的内核。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人民都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和苗语,是湘西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湘西文化之歌中最悦耳动听的乐章。但我们很遗憾地看到:这些来自时光深处的声音正慢慢从我们的耳边消失,而新一辈的湘西人,已经很少有人能像老一辈人那样,用这些独属于自己民族的音符讲述和歌唱。  相似文献   

11.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湖南省西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和张家界市境内,集中居住了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瑶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由于该区域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民族分布特点,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历代封建王朝在这里实行了有别于内地民族的羁縻政策“土司制度”,因而,该区域民族民俗风情浓郁,原始古朴。民俗旅游资源是“大湘西”旅游的明珠,系统地开发和保护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合力,是构筑“大湘西”黄金旅游区的基石和旅游发展的最大卖点。一、“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及其特征“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中最具特色的是土家族风情、…  相似文献   

12.
舍米湖位于来凤县百福司镇的西南方向,南接潇湘,北邻重庆,被称之为一脚踏三省之地。这是一个典型的土家山寨,寨内97%都是土家族,全村共六个村民小组,145户,636人。自古以来,土家族只有语言,却没有文字。在后来的记载中,许多地名就按照土家语的读音进行了标注,舍米湖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意思是阳光照耀的小山坡。  相似文献   

13.
土家织锦——一种由土家族保留的原始编织工艺,它以独特的符号形式,承载着这个民族古老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表情。就在我们尚可追忆的往昔,编织土家织锦还是土家姑娘的必备本领;然而,几乎就在历史的瞬间,土家织锦技艺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在卷入了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漩涡中的湘西,土家织锦是否还有传人在坚守?它该怎样完成从实用饰物到文化记忆藏品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14.
<正>湘西,是歌的海洋。土家人,是歌的百灵。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土家人用自己的独特 方式歌唱生活,用心和生命歌唱爱情。 土家情歌,犹如土家族的母亲河——酉水河一样,汩汩不息,源远流长。它流过高山,穿越峡谷,汇入大江大河,一路浩浩荡荡,荡气回肠。土家情歌,宛如天上的星星,晶莹闪亮,数不胜数。 土家情歌在湘西土家族民歌中占有很大篇幅,它主要反映土家族青年男女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真挚态度和勇敢追求的精神。内容包括初恋、赞美、结交、深情、相  相似文献   

15.
土家情歌中女性的婚恋观及其美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土家族生活在山高林密,河水碧绿,溪涧清澈,气候温和的环境中,古老的历史、秀美的山水孕育了独特的土家文化,其中就包括一枝散发着乡土芬芳的奇葩——土家情歌。土家情歌在土家民歌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它是土家儿女思想感情的真实表达,是对爱的讴歌,对情的释放,集中反映了土家  相似文献   

16.
<正>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川秀丽,民风古朴。总人口230多万,其中土家族和苗联占了总人口的60%。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土家族苗族人民创造和发展了光彩纷呈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党对农村经济体制实行改革后,湘西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文化生活也空前活跃,一方面,土家族苗族农民传统欣赏习惯和偏爱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在土家苗寨继续流荡布撒;一方面,改革开放带来的外地文化与湘西民族传统文化互相渗透,使湘西农村民族文化出现兼收并蓄,多层次,多色彩的局面。 1.墟场文化。湘西自治州有222个乡镇,其中开设墟场的占乡镇总数的60%。这些墟场大都是5天一场,也有的是3天一场。每到赶场天,人少的5千、8千,人多的3万、5万。录相厅、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风格独特、多姿多彩的土家族文化。土家族文化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存延续力,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在新的时代里,如何弘扬土家文化,正确认识和把握土家文化发展的各种关系,是土家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关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土家源,"巴人说"氐羌说"伏羲说"濮人说"众说纷纭,笔者何以说湘西土族苗族自治州应有的担当?这是笔者总结近年来考古学的重大发现和分析相关资料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脉中段,与湖北、重庆、贵州三省市交界,历史上素有“湖南盲肠”之称,贫穷、落后、匪患与湘西如影相随,土家苗汉饱受歧视之苦。解放后,我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湘西建立了民族自治地方,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为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全州现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辖吉首市和古丈、泸溪、凤凰、花垣、保靖、永顺、龙山7县,人口265.6万人。州内聚居着土家、苗、汉、白、回、瑶、壮等43个民族,其中土家族109.8万人,占总人口的…  相似文献   

20.
美哉,土家锦     
在湘鄂川黔毗连的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土家族。土家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土家族织锦就是土家族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曾有诗云:溪州女儿最聪明,描锦挑丝最有名:"凤踩牡丹"不为巧,"八团芍药"花盈盈。土家织锦历史悠久。在秦汉时期土家族织锦被称为"峒布"或"土布",秦时,"其先民户出峒布八丈二尺",并作为赋税上交。汉时,土家族先民要交"峒布",《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曾记载"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峒布。"此后,土家织锦成为向历代中央封建王朝进贡的珍品,史称"峒锦"、"峒布"、"斑布"、"土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