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的日本,在经战后初期的社会动荡,稳定是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主要特征。日本在此期间政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是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从而出现了较为民主的政党政治。与此同时,日本的法西斯主义运动兴起并逐步步入高潮,使日本政治的发展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青年问题、青年矛盾和社会对青年的认识,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动为背景,从广义的文化角度来看,都能在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冲突、交融所引起的矛盾中得到适当的说明。事实上,今天的中国青年问题、青年现状,正是中国社会的文化变迁的表现。青年不仅作用于,而且也反作用于这种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正在重组我国的社会结构,改革与开放扩充了私人生活领域的范围,社区的一些生存要素在重组构筑公共生活的形式和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思想教育和行为养成工作更多依赖于社区,社区发展对青年素质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 一、社区发展对青年素质的制约性 由于社区发展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发展紧密相联,这些因素均对青年成长产生巨大影响,制约青年素质形成。 1.价值导向性 在不同情况下,政治、立法和文化机构的集结是不同的。社区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机构的特性。因此,对于作为集结的紧密系统…  相似文献   

4.
青年文化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很大的影响。青年文化中的消费文化、网络文化、浅阅读文化潜伏着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因此,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青年文化建设,形成建设青年文化的合力,遵循青年文化建设中的客观规律,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5.
当代日本家庭论与老年人扶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研究的意义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是战后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引发的重要结果之一。尤其是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 ,人口的老龄化以及老年人 ① 扶养问题引起了家庭研究者、社会学者以及法律、政治、经济等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关战后日本老年人扶养的研究 ,从政治角度可以将其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在现行宪法所规定的资本主义体制框架内探讨老年人扶养的制度、技术、组织、方式和方法的保守主义、改良主义流派 ;另一派是从马克思主义或与马克思相近的立场出发 ,认为战后老年人问题的出现与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密不可分 ,从各…  相似文献   

6.
青年文化和青年一样,是现代社会的产物。青年文化是一种以青年为主体,以青年对自身及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实践在青年意识中的反映为内容的横断的复合的群体文化。青年军人以其特殊的群体生活方式,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独特的青年文化——士兵文化,即通常所说的军营文化。它是培养和造就优秀军人的摇篮,是形成军队组织强大凝聚力的胶合体,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不仅在部队引起了高度重视,而且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这方面的研究空气十分活跃,推出了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英国青年文化的走向[英]肯尼思·罗伯茨张敏杰译战后英国对青年实行的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许多方面是社会变动的分水岭。虽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并没有出现对私有财产的再分配,高收入和低收入阶层的鸿沟一如既往;但是在战争期间长大起来的英国青少年,在战后发现...  相似文献   

8.
推崇青年,并不是现代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传统社会也有对青年的推崇,但传统社会的推崇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片面的无奈的推崇。因为过去的社会更看重历史的稳固传递效应,正是基于这一前提,它才把自己的目光分出很大一部分,着眼于青年人。然而,它一旦真正发现青年已完成了社会所需要的新陈代谢任务之后,便会马上转移到旧有社会文化的继承性或巩固性策略上来。所以我们可以说,传统文化只是带着明显的功利目的在虚假地推崇青年。  相似文献   

9.
今天的世界正在国际社会迈进。鉴于日本正在和将要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加深同其它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事务方面的互相理解,促进同他们的合作关系,对日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把亲身参加活动,特别是青年交流活动,作为重要的纽带来加深同不同国家的友谊和亲善关系,加深同他们的互相理解与  相似文献   

10.
日本历史上长期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男尊女卑的观念尤为严重。妇女一直是受奴役、被压迫的对象,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任何政治权力可言。战后,日本妇女获得参政权后,利用法律赋予她们的权利,积极参政。如今,日本妇女的政治地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的身影活跃在立法、司法、行政等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已成为日本政界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众多参政妇女中,福岛瑞穗堪称日本妇女参政史上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青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已纳入西方学者研究的对象,随着青年研究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西方特色的种种关于青年的理论模型。了解这些理论,对我国正在发展中的青年研究事业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本文按照西方青年研究大体发展逻辑,简介青年文化学和青年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理论。一、青年文化学理论青年文化学是把青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利用文化人类学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旨在指示青年亚文化发生发展并起作用的规律。首先用文化人类学观点对青年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2.
一、目的青年是社会变革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的发展动向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动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青年的价值观,是要了解他们在关注什么、追求什么,了解他们发展的主要趋向。正因其如此,这一向题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高度的重视。1987年10月至1988年1月,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及美国的有关部门分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月9日上午,日本战后存在了半个世纪之久的“防卫厅”正式更名升级为“防卫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任命原防卫厅长官久间章生为首届防卫相,并在防卫厅升级仪式上表示这是“在日本摆脱战后体制、建设新国家方面迈出重要的第一步”。日本防卫厅升级为防卫省不仅表明了日本国家“组织架构”的显著突破,也标志着安倍领导下的日本在实现“正常国家”战略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而为修改日本战后《和平宪法》,成为“正常”的政治、军事大国扫清了障碍,并将对日本的未来发展、国际安全格局以及中日关系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青年关乎祖国的未来,是境内外敌对宗教势力利用网络进行思想和意识形态渗透的首选目标群体。以网络宗教在青年中的渗透时代背景为基础,从西方民主人权输出、西方宗教文化、宗教事件舆论、网络宗教渗透四方面介绍青年在信仰认同中存在的潜在威胁。阐述宗教网络渗透的方式、政治危害和渗透特性,指出宗教在思想阵地、文化阵地、网络阵地、宣传阵地对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渗透影响,进而提出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青年对待宗教网络渗透影响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很多人误以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过时,甚至老旧落后,这是一项很大的误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构成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当前世界上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华文化仍旧表现出推崇敬重。由此推断,知身为中华儿女,实在应该重新认知本身祖先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应仅通过表面主观臆断地评价。青年的发展关乎党的事业也关乎民族未来,面对部分青年自身贬抑中华文化、崇洋媚外、盲目西化现象,青年更应深自反省,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受到文化思潮和商业浪潮全方位及多角度的冲击。高校是各种文化产生及聚集的重要场所,大学生也是流行文化的最主要受众之一。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吸引着大学生,它是一种新兴的文化,具有独有的形式与亮丽的外表,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的兴趣取向及文化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时期青年的价值观念、自我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表态。研究大学校园流行文化,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流行文化,有助于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状况,进而探索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政治社会化的过程,青年时期的政治社会化是个人一生中政治观和政治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中共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根据自身需求,向社会成员传播其政治文化,对青年进行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田晓虹 《社会学》2000,(4):25-30
任何民族和国家妇女的生存和发展状况,都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妇女群体的自身努力,就两者的作用而言,前者往往具有先决性,后者则具有推动性。因此,在考察日本妇女发展的时候,以其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为背景,探讨它对妇女的地位确立及意识变化所产生的意义。将有助于把握战后日本妇女发展的脉络与特征,对研究妇女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政治转型带来整体社会政治架构的变化,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政治体系中的核心因子——人的情感取向与行为选择。青年作为思维活跃、求新易变的一个群体,其政治参与行为受外在行为环境变化的影响,凸显出许多问题。尤其是受校园生活社会化与就业压力、文化多元化等多重影响,非理性政治参与在青年的政治参与中占有较大比重。对青年群体非理性政治参与现象及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对青年群体的非理性政治参与进行疏导,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的动力:青年的反向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本世纪初就盛行的社会结构理论倾向 ,研究者多论及个体心理行为变化对文化变化的影响 ,而很少将文化变迁与青年社会行为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本文从青年类行为出发 ,解释以前喻行为为特征的青年反向社会化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一、反向社会化、文化变迁及其关系在社会学研究领域 ,西方学者总体认为 ,作为青年文化现象的反向社会化 ,是与主体文化相悖的 ,有人认为是越轨文化、反文化 ,强调其反叛性、对抗性、边缘性、反文化性等。而在文化人类学和文化社会学领域 ,则强调反向社会化“是其中先进的、积极的一支”亚文化 ,主要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