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坚持师范教育的方向王荣纲金峰同志1.987年6月25日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短文,题目是《向师范大学校长提一个建议》,由于职业的关系,这篇短文引起我的特别注意,多年来,它一直深深铭记在我的心中。为了说明问题,现将开头一段抄在下面。我...  相似文献   

2.
《朴通事》和《老乞大》是从高丽时期流行在朝鲜的汉语会话读本,是过去朝鲜人学习汉语的必读书。十六世纪初,朝鲜著名汉学家崔世珍把这两本书译成谚文(即朝鲜文)。十七世纪后期,朝鲜学者们重加补正名曰《朴通事谚解》、《老乞大谚解》。现在,学术界把十六世纪译本叫做《初刊朴通事谚解》、《初刊老乞大谚解》,把十七世纪译本叫做《重刊朴通事谚解》、《重刊老乞大谚解》。(以下两本合称《初刊谚解》、《重刊谚解》)。本文拟《初刊朴通事谚解》上册一至四张和《初刊老乞大谚解》上册六十七至七十一张  相似文献   

3.
近日,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查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刊物,在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出版的第二号《每周评论》上,发现了一篇署名庚言的短文,题为《美术杂志第一期》。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接着,又在该刊一九一九年三月三十日出版的第十五号上,查到同一署名的《随感录》三则。根据文章的署名、鲁迅与《每周评论》的关系和文章的内容风格,我断定这四篇短文是出于鲁迅的手笔。  相似文献   

4.
部编教材的高中语文课本,安排了几篇逻辑基本知识的短文.这里打算谈谈我对这几篇短文教学的粗浅的意见,着重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篇短文.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对要学的逻辑基本知识的内容及学习的意义有个大概的了解.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思维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动脑筋,思考问  相似文献   

5.
朝鲜早期古典小说,指的是创作于李朝前期即创作于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的小说,其主要作品有:问世于十五世纪的金时习的《金鳌新话》和蔡寿的《王郎还魂传》、创作于十六世纪的林悌的《鼠狱说》、《花史》、《愁城志》、《元生梦游录》和权(革畢)的《周生传》等等。这些小说的产生与发展,同十五世纪以前盛行于朝鲜的散文文学即拟人传体文学、殊异传体文学、传记文学和稗说文学密切相关。这些个人创作的散文文学,故事性较强,不同于神话传说,其素材来源于生活,却又经过文人进行艺术加工,虚构成  相似文献   

6.
记得11年前,因怀念逝去的父亲,我写了一篇小短文《无花果》,寄给了《山西老年》。在机械行业搞了30年技术工作,那是第一次给  相似文献   

7.
日本学者对越南汉字音的研究成果卓著,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根谷彻的《越南汉字音の研究》,以及小仓进平、藤堂明保、桥本万太郎、和田正彦、清水正明等学者的论著。与汉语语音史、汉字发展史关系等结合起来研究,是其明显的特色,在越南汉字音研究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先后在《专业户》上发表了三篇短文,(一)《粗饲料的调制法》(90年9期)(二)《酒曲制作技术》(93年3期)(三)《告读者》(93年7期),引来了众多信函,没想到三篇短文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请帮忙,让我再告读者一下。(1)凡需上述两项技术资料者,请向《专业户》杂志编辑部邮购90年9期和93年3期《专业户》。(2)由于农事繁忙,母曲赠至95年6月1日,在此期限  相似文献   

9.
这件事,已经过去35年了.1957年,当时我还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名学生.这年一月,学校放寒假期间,我在首都剧场观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郭沫若著名历史剧《虎符》,演员阵容强大.我还依稀记得是由著名演员于是之饰演信陵君,朱琳饰演如姬夫人.演出非常成功.非常感动人.剧中主要人物窃符救赵的故事以及它的悲剧色彩使我一洒同情之泪.看了这次演出.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对剧中的一个小人物——朱女的处理感到非常难以理解和接受.朱女在《虎符》中是朱亥的女儿.朱亥是信陵君的朋友,是一个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英雄,而朱女却是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为了保全自已的性命,竟向魏王出卖了如姬夫人和魏太妃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秘密.我曾查阅过司马迁《史记》中的《魏公子列传》,其中并没有朱女这个人物.不久,我从1957年第3期《戏剧报》上读到了郭沫若的一篇短文《为<虎符>的演出题几句》.郭老在这篇短文里有这样一段话:“信陵君的母亲魏太妃是我虚构的,但也不是毫无根据.根据何在呢?就是信陵君.因  相似文献   

10.
我说健康     
赵大年 《社区》2002,(3):36-36
健康与长寿并非人人“兼而有之”。由于我已进入老年队伍,才有了切身体会。半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罚坐》,说自己当小学生  相似文献   

11.
记得三年前,我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了一篇短文,标题就是一个问题:"大学学报应该怎么办?"我的基本想法是:我们不需要多至千种以上的基本类同的大学文科学报  相似文献   

12.
1994年作者曾在《哲学译丛》上发表了《转向时期的俄罗斯哲学》一文 ,现在这篇短文 ,是这篇文章的续篇。文章揭示了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哲学的基本走向以及当代俄罗斯哲学的特点 ,存在形态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儿子,今年5月15日你年满18周岁,在你即将参加成年式的前夕,作为父亲的我,专门为你写这一篇短文。我今生至此已经写了上百万字的文章,但专为你写文章,这还是第一篇。这篇短文,我将使用传统的书信传递方式,在你的成人式上,传递到你的手中。  相似文献   

14.
这篇短文的题目,本来想写《没有新意不动笔》,斟酌再三,我自己的这篇短文就是在重复别人的观点,没有什么新意;所以,还是按照吴小如先生所说的写文章力争有“自己的一得之见”较好些。因为“自己的一得之见”,不一定那么新、也不一定全对,但如果每次动笔,真正能做到有“自己的一得之见”,那也就很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15.
一年之前,当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成立之际,我曾为协会成立大会纪念刊,写过一篇短文《又想起了鲁迅先生》。在短文中,我曾谈到,鲁迅先生的一生,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  相似文献   

16.
《锦州师院学报》(哲社版)一九八一年第四期,有宋学知同志大作《“鲁迅杂文”各称考》,多处涉及到我的短文《谈谈鲁迅的“杂文”概念》(载《华中师院学报》1980年第二期)。为了使讨论进一步展开,我愿意再谈几点想法与宋同志商榷。我写这篇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鲁迅杂文的教学问题。什么是“杂文”,什么是“鲁迅杂文”,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呢?言人人殊,实在不好把握。自己从事教学工作,接触到更多的资料和实际之后,觉得问题更为突出。不解决这个问题,鲁迅杂文的教学,尤其是关于其艺术形式的教学是很难深入的。因此,便在一九七七年上半年写成了《谈谈鲁迅的“杂文”概念》一文。  相似文献   

17.
娄云驹 《中华魂》2010,(3):38-41
最近从《炎黄春秋》2009年第12期上读到一篇短文《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作者周有光),该文虽仅三千五百字,却令人疑窦丛生。古人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里,我谨向此文作者提出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回音壁     
《老友》2005,(2)
我读了《老友》杂志第七期(2004年)上的短文《晨练唱歌多快乐》,顿时产生共鸣。进发灵感,很快编出歌曲一首,取名为《唱到一百多》,以图反映当代老年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歌词出自短文《晨练唱歌多快乐》,我根据歌词简明扼要、重章叠句、反复回唱的特点,扣住"老年朋友们,我们来唱歌"这  相似文献   

19.
新近选为高中语文教材的《梦溪笔谈》的《雁荡山》与《采药》,是两篇内容充实、文字优美的古代散文,用文学的语言笔触表达作者在科学上的真知创见,是极有价值的科学文艺小品.《雁荡山》《梦溪笔谈》里的每一则短文,原来都没有题目,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些标题,是选本、教本或引用者给加上的.《雁荡山》这篇载于《笔谈》卷二十四,“杂志一”,  相似文献   

20.
汉英语篇的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汉英表达方式的不同。通过《兰亭集序》汉英语篇的对比分析发现,具体思维和螺旋式思维方式在汉语语篇中得到充分体现,而英语语篇中则体现为抽象思维和直线式思维方式。汉英语篇翻译应充分考虑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