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其制造业的发展关系着中国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建设。长三角苏、浙、沪三个制造业强省在经济创造、科技创新、环境资源保护三方面各有千秋,而要使长三角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三地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打破地区行政壁垒,消除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共同推进长三角制造业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重镇,则是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的“龙头”,具有“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区位优势。但重庆与长三角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远远落后于长三角。加快对接长三角,实现重庆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徐伟学 《江淮论坛》2022,(3):137-141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已经在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实践。生态保护一体化及其利益平衡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尚存在生态利益失衡及其政策性软约束等问题。实现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的目标,要明确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的内容体系,完善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的共享、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的组织体系,将长三角区域生态发展实践全面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为推进黄山跨越式发展,2003年我市作出“主动融入浙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决策,提出“主动融入,迎接辐射,互补联动,共谋发展”的方针,在主动融入中加快发展,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很大成效。实践证明,融入长三角是我市顺应经济一体化趋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是充分发挥我市比较优势、彰显黄山特色、实现错位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实现黄山率先崛起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5.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蓝海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竞争优势而战,为市场份额而战,受到珠三角、长三角的“南北夹击”压力和被“边缘化”的挑战越来越大,处在激烈竞争之中。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不能仅盯着珠三角、长三角,而应实施蓝海战略,要通过跨越现有竞争边界,开启潜在的需求,开创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推进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的重大决策。这是在清醒认识自身方位,正确把握发展趋势,全面总结多年来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省发展战略的发展和完善。紧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面向我国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是我省的区位特点,也是我省的发展优势。安徽作为长三角的纵深腹地,在地理上与长三角无缝对接,接受长三角的辐射有近水楼台之利。现阶段安徽经济流向的主流在长三角,与安徽经济互动最为密切的地区是苏浙沪。安徽与长三角不仅地相连、水相通,更是人相亲、习相近,推进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顺应经济走势,顺应历史延承,符合自然和经济规律,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多重条件,是安徽实现奋力崛起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汹涌而至,它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必将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出挑战。我们必须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文明,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切忌盲目照搬、移植。要坚持民族特色,保护民族文化,不能借“世界文化”或“文化一体化”而否定民族文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重塑民族精神,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国际经济大环境恶化,我国经济面临多重压力。长三角作为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如何发现长三角区域健康发展问题、积极应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挑战,是长三角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在总结健康发展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所遇到的问题,从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创新引擎、发展“双碳”经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四个方面提出健康发展路径,为新时代长三角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变过去使用土地无偿、无限期、隐形非法流动为有偿、有限期、依法公开流动。其根本宗旨是通过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利用土地,进而达到切实保护耕地的目的,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服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未来15年的发展中,要着力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地改工作要适应“两个转变”,就必须正确处理“以地生财”与保护耕地的关系,深挖现有存量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走内涵发展为主道路,从而促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稳步健康发展。一、土地使用…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优化布局及实现路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十二五"开局时期,海洋经济发展也被列入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鉴于长三角特殊的地理位置,其海洋经济的发展自然不容忽视。然而长期以来长三角两省一市由于地理位置邻近、资源禀赋相似等原因,海洋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产业同构、产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海洋资源的低效开发和利用、地区总体规划与区域性海洋发展规划之间不能衔接等问题,这不仅抑制其海洋经济健康有效发展,更成为海洋环境污染久治无效的根源。文章将主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长三角海洋经济优化布局设计及实现海洋经济优化布局的路径研究,以期能够为实现区域海洋经济布局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高校科学联合与产业发展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经济联系与合作日益紧密,对科技、人才也提出更高要求,要求“长三角”地区高校能够适应这一新的趋势和变化。“长三角”地区高校进行深层次的办学协作与联合,不仅符合客观经济形势,也是高校转变办学观念的全新尝试。本文探讨了“长三角”地区高校之间的协作与联合的主要途径,认为应当打破地域限制,合理设置分工,优化组合、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加快科技转化,主动充当“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科技、人才的助推器,提升区域整体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徽州社会科学》2005,(8):33-33
各地要继续按照“三个围绕”的发展思路,积极化解土地、资金制约,抓住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和我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机遇,利用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不断增强工业支撑意识,奋力走出一条工业强市之路。要以市新城区为龙头,进—步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市委、市政府已经作出决定,从现在开始组织实施新城区建设“大会战”,各级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按照高起点、高强度、高标准、高效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县域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不平衡性。经济发展水平与长三角县际差异的大小呈倒“U”字型曲线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县际差异呈增大趋势,而具有较高发展水平地区的县际差异呈缩小趋势;90年代以来随着省一级政府向县域财政分权和控制资源能力的下降,由人口密度决定的市场规模条件(或者说农村城镇规模)已成为决定长三角县际差异变动的重要因素。而遍布长三角的“块状经济”较之于城市工业化更易于阻碍县际差异的扩大;政府缩小地区差距的各项政策努力,特别是扶贫政策的确减缓了长三角县际差异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市场化、国际化推进"长三角"发展一体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各自为政的行政体制阻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用行政机制来调整"长三角"地区间的行政摩擦,有悖于一体化的实质.为了在"长三角"地区大市场范围内推动实现有效竞争,该区域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指导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实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建立一个不被行政关系和垄断力量扭曲的区域共同市场,使区域内真正的市场主体进行充分的、有效的、公平的市场竞争,实现区域共同市场内资源的高效率配置.  相似文献   

15.
黟县高举“世界文化遗产”、“世外桃源”和“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村”三大品牌.加快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精心打造全国一流的旅游经济强县。2004年接待中外游客180万人次,直接收入5581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64.4%和103%。旅游业真正成为黟县的支柱产业.以旅游为龙头的三产成为黟县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中扩展到“3+2”模式(苏浙沪+皖赣)的泛长三角。  相似文献   

16.
顾秀君 《学术探索》2013,(12):95-98
长三角是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由于中国行政划分的体制等问题,长三角物流呈现地区分割、流通速度不高、投入高产出低下等不相协调的问题;同时,国际环境压力加大,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对长三角社会物流和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要保证长三角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需要以长三角社会物流的协同发展为基础,结合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分布,打破行政划分的限制,做好长三角社会物流的规划,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促进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系统健康持续。  相似文献   

17.
佳木斯市农村资源有较大优势,但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却存在生产工艺落后和科技含量低问题。在国家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加快经济发展的目标,又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一条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8.
论耕地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耕地法律保护的概念和特征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与核心,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是辩证统一的,如果这种固有的统一被人为破坏了,耕地生态系统就要受到“生态冲击”而失调。人类为了发展社会经济,必然要开发利用耕地,否则人类的生存就不能继续,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要停顿了。但在开发利用耕地时,必须认识耕地的有限性和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按照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要求合理利用耕地,并在利用中保护耕地,使之供应绵延不绝,永续利用不衰。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由于人们对耕地的认识和利用方式的不同,耕地保护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三月中美两国在经历了异常艰难、复杂的谈判之后,一项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协议的签署,使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全面贸易战最终得以幸免.关心中美关系的人们在略微松一口气的同时,不禁要问这些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为什么总是一波三折,绕过了险滩又遇恶浪呢?实际上这是与美国一再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蓄意制造贸易障碍分不开的.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利用“六四风波”鼓噪对华制裁.借“人权”、“民主”问题压人、公然发展与台湾的官方和军事关系、在中国“复关”问题上漫天索价以及所谓的“保护知识产权”问题等一系列事件的出现,都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的.美国不断制造事端,恶化中美经贸关系的主要用意在于:一、不愿看到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从本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古老的神州大地.中华儿女励精图治,迎来了国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1月在安徽视察工作时,第一次明确提出泛长三角概念和泛长三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指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