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股为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国家作为股东应享有股东所能享有的一切权利,可目前在证券市场上,国家股却仅是国家持有的对股份公司的控制权的凭证,为防止国家资产流失,防止公司私有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存在八个突出问题:一是国有企业改革政策被误解。一些地方的国有企业改革被简单化为非国有化,大量变卖国有资产,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并不是要完全消灭国有企业这种形式,而是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二是泛化“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在实施主辅分离和重组改制过程中,以低于资产原值的价格转让产权,不能都视为资产流失。三是出资人利益独立化。在国有资产改革过程中,“出资人”代表为追求资产增值最大化目标,不顾长期目标、战略利益而变卖国有企业。四是国有企业被外资化。当前,我国制造业中的一些排头兵企业已经或正在被跨国公司并购重组。五是优质企业境外化倾向。我国一些优质企业大量境外上市,直接影响到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国内资本市场因缺少优质企业为新股的有力支撑而活力不足、规模萎缩及资源配置功能被弱化。六是企业自主创新被股权左右。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过程中,一些骨干企业陆续被外资控股,失去了自主创新的主动权。七是公司治理结构陷阱,在公司治理过程中董事会的构成外部董事占绝对多数,公司的决策完全被外部人控制,公司治理运行失控。八是同一出租人条件下的不真实竞争。在同一出资人条件下创造不同的竞争主体,在不同行政部门隶属下无序竞争,应按“从优原则”以优势企业为龙头进行整合,把优势资源集中中于优势企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国企”一词.并非节省笔墨,而是因为现在通用的“国有企业”概念,名不副实。现时,国有资产负债率高达70~80%,所谓“国有企业”,一大部分是“民有国营企业”,一部分是“民有与国有的混合型企业”,只有并不占多数的是“国有企业”或“国家控股企业”.政代之以“国企”的模糊概念,可以控确切地反映以上多种与国家有关的企业国有经济古已有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已有相当发达的国有经济,如盐、铁的国家专营。但是,它们并非近代意义的企业。中国真正的企业,其初始形态是在晚清洋务运动时期出现的官办企…  相似文献   

4.
促进和实现国有资产配置的合理化,是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任务。国有资产的配置是否合理和优化组合,国有资产的收益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如何,对于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省国有资产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资产配置结构失衡,资产的闲置与短缺并存。资产配置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构效益,决定着资产存量和流量的利用程度。当前我省国有资产配置结构失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国有资产利用率低,资产存量闲置和浪费严重。据初步调查统计,全省国有资产原值850多亿元,而闲置资产达几十亿元,占全部国有资产的8%。齐齐哈尔油化三分厂、钟厂关停,造成280万元的固定资产闲置和专用设备的报废。11户小三线军工企业因决策失误,造成1亿多元的固定资产报废或低阶转卖;嫩江农管局从1984年到1988年转移固定资产原值6,800万元,净值4,500万元,转让价值2,800万元,转让率58%,转让损失率42%;全省农业企业在兴办家庭农场期间,转让的国有资产共2.08亿元,全省工业企业未使用、不需用、封存固定资产就有7.2亿元。  相似文献   

5.
政府职能定位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是无法同时胜任弥补市场缺陷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职能的 ,合理的选择是把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职能交由全国人大派出的、与政府独立的“国资委”承担。据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可以分为由政府以弥补市场缺陷为目的举办的国有企业Ⅰ和由“国资委”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举办的国有企业Ⅱ两种类型。国有企业改革拟走国有企业Ⅰ和国有企业Ⅱ分开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1995年1月,广州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在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召开成立大会,并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党组织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现将研讨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切实明晰国有企业产权,逐步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与会同志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法人制度,那么,国有企业怎样才能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呢?关键是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政府的改革要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步进行。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一些同志提出,应由各级人大常委会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代替中央及各地方政府来行使全面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真正做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此外,要使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多元化、分散化。除组建全民资产管理委员会外,还应组建相当数量的全民资产投资经营机构,由国有资产投资委员会授权委托它们去投资经营。通过这种管理体制实现全民资产的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分开,创造出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 国有企业现有产权的界定,是目前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普遍遇到的首要难题。部分同志指出了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分歧:①企业在完成国家税收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关键。因此,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探索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当今需要的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等综合指标进行普遍调查,结合具体国情,对值得和能够与否搞活的国有企业进行细分,明确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然后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适当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把国有企业推向产权市场,在争取国家和政府搞活企业的同时,走“市场搞活企业”、“企业搞活企业”、“职工搞活企业”的新路子。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解决的是国有资产的产权,“由谁代表”的问题。具体的操作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它应该是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思考孙继辉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一)企业股份制或公司化改造和产权转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或公司化改造中不按规定和程序进行资产评估,有的企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将待处理财产损失及经营亏损冲减;有的企业利用改制审批和运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中的经理与企业家阶层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公司制度是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主导形式,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生成、运行制度又是企业制度创新必涉的课题。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考证为基础,对“经理阶层的形成、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经理阶层及企业家的分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指出了“经理”与“企业家”之间存在的差别,一个人可以成为“经理角色”,但未必可以成为“企业家角色”,“企业家”是更高层次的经济主体。鉴于我国国有企业规范意义上的“经理”与“企业家”普遍缺乏的现象,文章认为中国国有企业制度改变为现代公司制度后,企业经营管理者势必要实行与国际通行规则相符合的公司经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执政的重要基础.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是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中最难的部分,既要实现保值增值,又要防止资产流失.从企业的运行形态和竞争需要来看,显然东西方合壁的模式最适合企业.这样既可以在战略上牵制行政权,又可以在经营管理上制衡行政权.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改革和资产经营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认为,以“五个机制”、“五个加强”为基本框架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而资产经营是国有企业深层次的改革的木质要求,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下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和资产经营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企业产权本质上是所有权的异化,是所有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的衍生现象。产权是投资主体以资本所有权为前提,通过资本投入参与市场物资、人力、智力资源及其各种原生、再生形式分配而占有、使用、转让之,并由此取得收益的权利。企业产权代表了投资人的权利,侧重于所有权一面,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代表企业相对独立的民事权利,侧重于经营权一面。企业产权决非企业所有权,所有权仅属于投资者。国有企业改革的思维误区是过分强调国家和企业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把企业放在不适当地位。建立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制度是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不是管理问题,而是体制问题。国有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造时,所有权主体的非人格化资本行为与要求企业行为资本化之间,以及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与要求企业产权具有可转让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冲突。这一内在矛盾不仅使国有资产的流失存在可能性,而且使政府在选择保护产权的措施时陷入两难困境。杜绝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途径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且呈多层次状况。因此,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既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又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友,进行创新,形成既与国际惯例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企业制度。 第一,在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关系上,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法人财产权,既可以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正确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一直是高难度问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既是企业资产的所自者,又是企业的直接经营者。企业没有自主权,严重地抑制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解决企业活力问题,在改革中提出了“两权分离”的措施,即国家拥有所有权,企业拥有经营权。这在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问题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为增强企业活力创造了条件。但是,在实践中,国家依然可以凭借所有权干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内部管理,同时也无法摆脱对国有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企业也因没有独立的财产而无法自主经喜、自负盈亏。这就说明,因产权关系模糊,政企仍然难以分开,企业自主权难以真正全面落买。大多数国有企业仍然缺乏活力,国家还肩负着沉重的包袱。产主这种状况的症结,在于没有找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我国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两权分离体制,国家作为资产所有者对企业实行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的资产授权经营和委托经营,企业则以资产经营者身份对国家负有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资产经营责任。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国有企业是通过改造(赎买、公私合营)民族资本.没收官僚资本,以及国家投资兴建新企业等方式建立起来的。其财产所有权当然属于国家,即全民所有。国家以出资者身份拥有企业财产,享有所有者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但不直接参与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依法自主经营,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理的权利。应该说,上述界定在理论上、法律上都是清晰的、明确的。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一些人对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和归属关系产生了模糊认…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有资产流失分析及防范对策王秀玲,郭忠杰一、’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几种表现1.资产长期借出或无偿投人集体企业.因产权主体的模糊,管理混乱,许多单位把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使用权误认为所有权,对国有资产随意处置。国有资产由预算内划人预算外,由国有企业转人集...  相似文献   

18.
防止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国有资产流失吕元琮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不容忽视。如:1993年甘肃省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共33户,其资产帐面总额为7.83亿元,其中对国有资产按国家规定评估的只有9户,资产总额为2.39亿元。大部资产未按国家规定评估...  相似文献   

19.
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是当前搞好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迫切的问题。本文拟从对花都市国有企业职工队伍存在问题的分析出发,谈谈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的建设。一、当前花都市国有企业职工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结构不合理。花都市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后,企业职工由原来的“国家职工”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职工”,劳动者脱离了国家计划分配就业的“终身制”,有了自己的择业权。企业也不再由国家计划安排接收劳动力,而是根据企业需要录用职工,这对从宏观上调…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历史沿革在传统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实际上是生产管理权的委托与代理,企业日常生产管理由企业厂长或经理负责,而生产计划、原材料供应、企业厂长经理任免、产品销售则完全由国家控制。实践证明,这种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造成了国有企业普遍缺乏活力,效率低下。1986年以来,国家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放权让利改革,普遍推行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使得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分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以承包合同这种行政契约维系的资产经营权和委托与代理关系,它缺乏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