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不是纯粹的由一人或者一个团体编定完成,不管是孔门弟子,如仲弓子夏子游,还是孔门再传弟子,如曾子或有子的门人,抑或是子思,实际上《论语》是层累地造成的。这并不是说,《论语》完全由散乱的语录在不同时代结集起来,而是由主体文本与附属文本组成的。这个主体文本就是仲弓子夏子游子张子贡有子等人在孔子逝后,召集众弟子完成的;而附属文本则是曾子门人记录的曾子语录以及其他孔门弟子语录。  相似文献   

2.
《家礼》一书,分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五卷,传为宋朱子所撰。但自元应氏作《家礼辨》以来,此书究竟是否为朱子所作,已是聚讼纷纭。近年学者(如钱穆,上山春平),皆以此问题已得解决,实则未然。今将各家之说略为梳理,且更为考核,以见其实。一、宋人论家礼1.朱子死后,门人李方子作《朱子年谱》,于“乾道六年庚寅”下有“家礼成”一条,并说:  相似文献   

3.
<正>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刘贡南所著的《道的传承:朱熹对孔子门人言行的诠释》,2011年7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博士阶段学习与研究成果。《道的传承:朱熹对孔子门人言行的诠释》是专门研究朱子思想的一本著作。其特色不在于研究对  相似文献   

4.
陈荣捷曾与日本学者辩论太极观念对于朱子理论体系是否为不可无,本文呼应、接续了陈文。文章首先分析了朱子《太极解义》中的体用说,提出,朱子运用体用范畴来定位太极与阴阳关系,其说虽承自二程,但又有自己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他对体用关系有先后之分的强调上。其次,作者考察了朱子太极思想与邵雍、张载的关联,指出《易学启蒙》明显采用了邵雍之说,论文还分析了朱子关于太极是气的一条语录,指出其与张载对《易传》"参两"思想阐释的相似之处,所有这些旨在加深对于朱子太极思想来源复杂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王通(580—617)字仲淹,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县西)人。曾“秀才高第”,为“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王勃集序》),是隋初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人皆称之为“大儒”。尽管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为当权派谋划,但不见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隋文帝仁寿三年,“龙门正通诣阙献太平十二策,上不能用,罢归。通遂教授于河汾之间,弟子自远至者甚众。累征不起。……大业末,卒于家,门人溢曰文中子”(《隋纪三·文帝仁寿三年》)。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特别是居家讲学期间,  相似文献   

6.
瀛山书院源于北宋詹氏书堂,至南宋詹仪之以理学名世,遂有朱熹往来辨析大学之旨,朱子学说成为书院学统。隆庆二年,王畿门人周恪任遂安县令,复建瀛山书院,倡导阳明心学。王畿、钱德洪分别撰写《瀛山书院记》与《瀛山三贤祠记》,以朱子晚年定论为突破口意在促使书院由朱子学转向阳明学。万历七年,张居正禁毁阳明讲学书院,瀛山书院终以朱子过化之地免于劫难,开启了由王返朱步伐。清前期,王学趋于黯淡,朱子理学再兴,瀛山书院逐步展开尊朱辟王实践。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刻瀛山书院志》即未收王畿记文,钱德洪记文也被刻意删改。明清之际的学术嬗变同时波及当地士人,地方志也对钱、王记文加以删减、批判。  相似文献   

7.
脸谱     
正饶宗颐:国学大师的温州情缘2月6日凌晨,国学大师饶宗颐辞世,享年101岁。饶宗颐与温州渊源颇深,曾应聘为温州师范学院(温州大学前身)名誉教授,1991年11月温州师范学院设立"谢灵运研究会",受学会创始人、饶宗颐的学生、永嘉籍香港中文大学退休教授杨勇邀请,饶老欣然与会,从香港来到温州。饶老交往过不少温州名士,绘有《孤屿媚中川》《雁荡春暖卷》《雁荡小龙湫》《雁荡小龙湫瀑布连对联》等多件与温州有关的国画作品。(2月7日《温州都市报》)  相似文献   

8.
在宋代,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是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他们人数多,力量大,影响深远,一直左右着北宋后期至南宋中期的诗坛。南宋中期以后,永嘉人徐玑(灵渊)、徐照(灵晖)、翁卷(灵舒)和赵师秀(灵秀),公开反对江西诗派;因他们四人的名字都有一个“灵”字,故称永嘉四灵。江西派以杜甫为师,四灵就摒弃杜甫,  相似文献   

9.
宋代大儒朱熹的年谱,由其门人李方子首开端绪。明代,朱熹的理学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他的著作屡经翻刻,反映生平事迹的年谱也刊刻不断,多以宋代李方子所编《年谱》为基础,并从朱熹《文集》、《语录》,黄榦撰的《行状》,《宋史》以及其他各书中拾遗补阙,间有增补、修订,朱熹桑梓乡邦的徽州和讲学授读的建宁为主要翻刻地。嘉靖四十五年,汪尚宁、洪垣编撰嘉靖《徽州府志》时,仿照《史记·孔子世家》之例,于卷十五命名《朱子世家》,后在徽州地区州、府、县志中屡有翻刻。清代乾隆年间,江永编撰《婺源县志》,作《考订朱子世家》一卷。自此,徽州之府志、县志以及江永《近思录集注》附录中皆以此为定本,并因江永思想传播而传遍大江南北,且随《近思录集注》而远渡海外,客观上发挥了传播朱熹思想、教化民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南宋时期,温州出现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清代学者全祖望《宋元学案·水心学案》按语说:“乾、淳诸老既殁,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二派,而水心断断其间,遂称鼎足”。据此,可见永嘉学派在当时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 永嘉学派渊源悠远,早在北宋“真、仁二宗之际,儒林之草昧时期”,永嘉、瑞安就有王开祖、林石等人乡里讲学授徒。王开祖与王安石为友,注重史学,主张改革。林石是胡瑗、陈襄的再传弟子,习《春秋》之学,“以其说教授乡里”。王、林两人虽学有异同,但都给予以后永嘉学者以良好的影响,使以后永嘉学者能博采各家学说,不依傍门户。特别是  相似文献   

11.
正潘柽(?-约1206),字德久,号转庵,永嘉人,是永嘉"四灵"诗派的开创者,音乐家,历代诗评中对他诗风有很高的评价。潘柽出身显贵,其父潘文虎字叔山,是温州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夺魁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潘柽科举不顺,以父荫得授武职,但他的一生诗词创作丰富,诗交广泛,诗风延绵千年,在中国诗坛上留下深深的印记。寻唐诗源创四灵诗派气大词雄擅百家,长江衮衮见浮楂。襟怀有道颜长玉,谈笑为春物自花。飘逸大书追渴骥,联翩行字更飞鸦。夜陪馀论清肝胆,不羡乘风七碗茶。  相似文献   

12.
姑溪居士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居士,著有《姑溪居士文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凡七十卷,他是苏轼门人之一,苏轼有“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之句,谓读其诗,使人顿悟。其词亦工,尤长小令,清婉峭蒨,不减秦观。《宋史》本传(卷三四四)谓其“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味。”这样一位诗、词、文皆佳的苏轼门人,《宋史》仅有一百一十二字的小传,又  相似文献   

13.
以《中原音韵》知二庄、知三章两分为出发点,讨论明末韵书《元韵谱》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读音分合。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元韵谱》里读为两套声母,其中在古开口字里,知二庄、止摄章组字声母相同,读[t]组,知三章组字(除止摄章组)声母相同,读[t]组;在古合口字里,三组声母已经合为一组,读[t]组。较之《中原音韵》、《元韵谱》知庄章三组声母两分趋势渐弱,合一趋势渐强。  相似文献   

14.
陈谦是个悲剧人物。他不沾道学的边,却因“庆元党禁”而罢官;他在“开禧北伐”中立有大功,又因此而坐废,并被《宋史》讥为“晚节不终”,“诬谀之徒”。因此不为后世所重。他是永嘉事功学派的重要学者,著述颇多,遂因此而全部失传。几百年来,他的为人仍未得到公正的评价,本文拟以客观史实为之辨正。 (一) 陈谦,字益之,号水云,学称易庵先生。温州永嘉县(今浙江温州市)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死于宁宗嘉定九年(1216),终年七十三岁。孝宗乾道八年,他与乡人陈傅良、徐谊、薛叔似、蔡幼学等同举进士。《宋史·陈谦传》(下简称  相似文献   

15.
《直斋书录解题》的作者陈振孙字伯玉,号直斋,浙江安吉人。《宋史》没有为他立传,根据一些零散材料,我们可以推知他生于南朱淳熙(公元1174年—1189年)年间,生平主要活动在嘉定(1208年—1224年)初年到淳祐九年(1249年)之间。享年在七十岁以上。陈振孙出生在一个仕宦家庭,他的祖父作过秘书省正字,父亲以研究易经而知名当世,永嘉周行已是他外祖父。可以想见他的家庭具有很浓的学术气氛,经济也很宽裕。这对他藏书丰富和勤于治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1 吴起,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县西)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三八一年。“其少时家累千金”(《史记》),“尝学于曾子”(《史记》)。学习期间,因未归家奔丧,被持儒家观点的曾申视为大逆不孝,师生反目。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南朝宋颍阴(今河南省许昌市)人荀伯子《临川记》载:在临川城东的新城山(今抚州市第三小学一带)上有王羲之墨池。王羲之是晋朝的大书法家,传说中他的墨池遗迹,除临川的以外,浙江会稽、永嘉、湖北蕲水、山东临沂、江西庐山等地也有。不过,其中以浙江永嘉和江西临川的最为出名。浙江永嘉王羲之墨池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永嘉积谷山上有宋朝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的“墨池”二字,江西临川王羲之墨池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有宋朝大散文家曾巩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名著——《墨池记》。  相似文献   

18.
冉求研究     
一、家世简历 冉求,孔子门下名弟子之一。姓冉、名求,字子有,亦称冉有。春秋末年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22年(比孔子少二十九岁)。卒年不详。 关于他的家世,史书没有明文记录。据《孔子家语》载:“冉求……仲弓之宗族。”又《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下贱之意)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得更明确:“仲弓父,贱人。”仲弓是“贱人”出身,而冉求和仲弓是同族,那么冉求也同样是出身于微贱的家族了。  相似文献   

19.
浅谈叶适     
叶适(1150—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浙江永嘉人,是南宋中期继陈亮、辛弃疾之后有名望的抗金爱国志士,在思想上属于“永嘉事功学派”(此派又与陈亮、吕祖谦为代表的永康、婺学派合称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习学记言序目》、《水心先生文集》、《别集》,在学术上也作出了贡献。由于叶适的思想与程朱理学(南宋晚期之后的官学)颇多抵捂,所以叶适及其书在其身后长期受到冷遇。目前一些学术著作中对叶适的介绍也不够详细。所以,本文愿对叶适其人作一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一八九六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一岁茅盾于七月四日(农历丙申五月廿五)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青镇(解放后与乌镇合并,定名乌镇。所以茅盾在《可爱的故乡》一文中说:“我的家乡乌镇”而不说青镇)一个姓沈的大家庭里。取名鸿,后改德鸿,字雁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