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藏传佛教宁玛派典籍和敦煌古藏文P.T.996号文献,有证据显示藏传佛教宁玛派俄巴是在传承印度佛教的基础上,受苯教以及藏传佛教等影响下形成的比较特殊的宗教群体,并于吐蕃末期传播到安多藏区之今青海贵德、尖扎等地区,从而为藏传佛教初传安多藏区的历史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2.
分藏于法国与英国的敦煌古藏文写卷P.T.1055、IOLTib J 744属一卷之裂,可以直接缀合。缀合后的P.T.1055+IOLTib J 744《十二钱卜法》是以汉文本为底本、根据吐蕃传统社会习俗编译而成,其成书时间为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敦煌汉、藏文《十二钱卜法》的综合分析与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建构吐蕃统治时期苯教与佛教共存于敦煌吐蕃移民社会生活之中的真实历史面向,改变学界以往多关注敦煌吐蕃移民佛教信仰的片面性,而且能够有力展明该时期的敦煌汉、蕃关系已产生了紧密联系和文化融合,从而为进入归义军时代的敦煌蕃、汉族群最终走向民族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藏传佛教与汉地佛教初传时期的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藏文材料和汉文材料为依据,对佛教在藏区与汉地初传时期的传播方式与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可知,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将佛教引进了吐蕃,并欲将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但当时吐蕃人信奉本土固有的宗教—苯教,于佛教异常隔膜。在此情势下,松赞干布将计就计,以苯教的思想和仪轨作为传播佛教的理论铺垫和思想基础,吐蕃人通过苯教这个管道和途径,才逐渐接受了佛教思想。汉地佛教初传时期,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当佛教初来咋到时,汉人将佛教看作神仙方术的一种,后来又将佛法和道教的法术相提并论,将佛教哲学和庄子哲学一样看待。这些事实都说明,佛教在两地初传时期,基本上是接着两地的传统思想、宗教、文化讲的,而不是照着印度佛教思想的原本模样讲的。这是印度佛教在汉、藏两地传播的一个共性,或曰规律。  相似文献   

4.
论日本学者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学者通过对敦煌古藏文禅宗文献的研究 ,证明某些中原地区的禅宗文献被译成藏文 ,传到了吐蕃 ;有些藏文佛教文献直接译自梵文 ,而非自汉地传入 ,从而推进了对藏传佛教和汉地佛教禅宗的研究 ,领先于国际敦煌学界。  相似文献   

5.
藏传佛教又被称为藏语系佛教或喇嘛教,属于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藏传佛教,一是指在藏地形成或经藏地传播发展的佛教;二是指以藏语、藏文传播的佛教。按照西藏佛教史籍的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大约在公元5世纪。但是根据现有的可靠史料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应为公元7世纪前后的松赞干布执政时期,且有两个途径,一为印度,二为汉地,是由印度佛教、汉地大乘佛教、藏区原有的苯教以及藏地的民俗习惯结合而成的。根据它的历史发展过程,又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两大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传佛教形成了诸多派系和自己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据藏文文献载,佛教传入吐蕃之前,人们崇拜和追求的是原始宗教——苯教。兴饶雍仲苯教是苯教中最具代表性,理论体系最完善的教派。“九次第乘”(或“四门五库”)囊括了雍仲苯教的所有法门,其中前四乘(也称“四因乘”)对藏族社会的影响最大、最深刻。  相似文献   

7.
苯教徒为了维护自己教派的神圣性,把苯教祖师兴饶的出生地说成大奥茂浪让。但敦煌藏文文献中记载了一个叫兴奥亦或兴饶美奥切的出家人,此人出生在象雄奥茂浪让;后来苯教的地位随着桑耶寺的修建而遭到压制,信徒被驱逐到边远地区;公元10世纪初,兴钦勒嘎的出现,使苯教再次得到了发展。以兴钦勒嘎为主的苯教徒搜集整理了众多的伏藏和口承材料,为日后苯教的《嘎》和《嘎丹》等典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苯教(bon)是吐蕃的原始宗教,最初流行于象雄(zhang zhung)地区,故又称象雄苯教;后经辛饶米倭(gshenrab mi bo)改造为颇有体系的宗教,即雍仲苯教。辛绕米倭遂被尊为苯教始祖。吐蕃王族在雅隆地区兴起后,也逐渐接受了包含于象雄文明之中的苯教文化。在吐蕃早期历史上,苯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无可置疑的。藏文文献指称,用轿子抬着吐蕃第一位赞普——聂赤赞普(gnyav khyi bt san po)登上王位的十二位贤人,即是苯教徒。藏文诸史大都记载了苯教在上丁二王(stod kyi sting gnyis)时期广为流传的  相似文献   

9.
由印度当代著名学者金德尔和夏尔玛合著的《敦煌佛教绘画》,是世界敦煌学研究史上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里程碑。它标志着学术界期望已久的印度藏敦煌绘画文献正式刊布问世,世界敦煌学研究大家庭中有了印度面孔,敦煌学研究将进入一个中印合作、多国合作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而《敦煌佛教绘画》的刊布,为中印合作和多国合作提供了学术基础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百拜祈愿文》在敦煌藏文佛教文献中多有保存,而且这些写本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两类。敦煌写本和收入《甘珠尔》中的《百拜满愿文》相比,敦煌写本P.T98V号与《甘珠尔》本最为接近,敦煌P.T22号写本类未传至后世。从内容和结构看,《百拜祈愿文》应属于祈愿类佛教文献,而传统的藏文佛典目录中将其列为佛经。藏文史书中有关《百拜祈愿文》的传说尚无佐证,应是后世的虚构。  相似文献   

11.
佛教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佟德富佛教在两汉之交从印度传人中原内地,后称作汉地佛教。公元7世纪左右又传到西藏,在雪域高原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与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相互斗争,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形成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藏传佛教。继而扩展到青海、甘肃、内蒙古、山...  相似文献   

12.
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佛教盛行,佛教教徒也遍布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在归义军时期敦煌地区的佛教与军事关系逐渐密切,充分反映了敦煌地区佛教社会化的特点。本文主要从敦煌地区军事阶层(将领、士卒)与佛教信仰的关系作为出发点,讨论了他们信仰佛教的目的、方式以及信仰的对象。在文章的末尾讨论了敦煌地区的佛教文学与边塞文学中的军事文学之间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甘南舟曲苯教文献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教文化源远流长,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象雄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同外来佛教的长期斗争和磨合,苯教文化从本土文化的主流文化、中心地带渐渐走向边缘化,最终散落于偏远的山区。甘肃甘南舟曲发现的苯教文献在内容、字词及标点符号,尤其在行文特征方面与敦煌文献有较多的相同点,对于研究古代藏族社会、文化、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公元7-8世纪以后,随着佛教从印度、尼泊尔及我国中原地区传入藏区,佛教僧人在吐蕃王朝的支持下,将大量佛教经典译成藏文,并在各地印刷,形成了多种版本。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和苯教从形式到内容存在着很多相同之处,寺院建筑、僧人服饰、经文内容、法器应用、仪式仪轨大同小异.最明显的区别也就是转经的方向相反,苯教是逆时针,而佛教是顺时针而已.那么佛苯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区别呢?笔者围绕苯教对佛教的认同,佛教对苯教的态度,以及苯教与藏传佛教诸教派之间的关系,认为原始的司巴苯教与佛教没有多大关系,而雍仲苯教则是佛教的一个宗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三类历史文献即吐蕃苯教文献、佛教后弘期文献、苯教后弘期文献有关辛饶米沃的记载,提出历史上辛饶米沃形象及其演变过程:佛教后弘期文献所载吐蕃早期"辛氏之子"很可能即为辛饶米沃原型。其作为一个原始苯教总结者或改良者,以普通祭司身份出现在部分吐蕃苯教仪式性文献中。同时,为了应对外来佛教及吐蕃王室的指责,部分吐蕃苯教文献塑造了其原始苯教习俗改革者的形象;苯教后弘期开始之后,因为受到后弘期佛教迅速发展的外部刺激和影响,苯教徒开始选择"辛饶米沃"作为后弘期苯教教祖,并主要参考释迦牟尼形象再次对其进行塑造和神话,完成了辛饶米沃形象的佛教化。  相似文献   

17.
西藏原始社会里,藏族先民信仰的是多神教——本教。 公元前2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公元六世纪末或七世纪初,佛教又从印度传入西藏。 从松赞干布时代开始,西藏佛教受到内地佛教很大影响。佛教在西藏经过同本教的长期斗争,同时又吸收了本教的某些内容,后来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西藏特色的中国佛教支系,即藏传佛教。  相似文献   

18.
《敦煌佛教绘画》的前言介绍了敦煌第一石窟开凿的缘起、过程以及敦煌艺术的分期。全文探讨了华严与敦煌的关系,并以一些造像中手印的区域性特点为例提出研究印度国家博物馆馆藏敦煌绘画艺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略论藏族神山崇拜的文化特征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山崇拜作为远古藏族祖先的信仰方式,经历了从原生型苯教到雍仲苯教再到藏传佛教的发展阶段。其间,佛教和苯教都采纳了神山崇拜这一信仰方式。由此,神山崇拜从“自然宗教”过渡到了“伦理宗教”的形态。在这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相应地衍生出了一套独特的祭祀方式,这种祭祀方式逐渐地向民间扩展并不断规范化,又使它超出了宗教信仰的范围,具有了民俗文化的性质、特色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语合》是一份有关藏文佛经翻译的文献。全文收在藏文《大藏经·丹珠尔》中,敦煌藏文手写本(残卷)Pt.845号是该书的一部分。 《语合》的全文包括序言、正文和跋三部分。正文是佛教的词语集,全部词目和一部分注释是梵藏对照的(梵文是用藏文字母转写的)。词目从内容上看,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有关神佛名号的词语,第二部分是有关佛教教义、学说的词语。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包括序言和词语的第一部分;第二卷包括词语的第二部分和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