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社会福利建设作为重要政治命题,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在构建民生政治的过程中始终将社会福利建设作为本质要求。党领导社会福利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生存保障型到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统揽型,再到改革开放时期发展型及新发展阶段共建共治共享型的历史演进,形成了与民生逻辑相呼应的实践经验。党领导社会福利建设的百年实践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党始终遵循与时俱进的福利理念、始终尊重循序渐进的内在发展规律、始终将获得感作为福利建设的目的和最终归宿。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福利权益理念以及全面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都要求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建设,因此要从明确民政福利到民生福利政策的基本目标,推进社会福利领域的改革进程,构建社会福利责任共担机制三大战略层面来思考党领导社会福利建设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2.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经历了生存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幸福民生的演进。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奋斗史,就是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的社会发展史。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所有这些民生关注,铸就了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璀璨千秋的光辉。  相似文献   

3.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民生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立场、切实解决人民阶段性问题为基本遵循的系统化的民生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观的价值旨趣彰显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伟大历史进程的整个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具体表现为:在民生救国实践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权利;在民生富国实践中,为人民谋幸福,满足人民基本民生需求;在民生强国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高质量民生需求。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观的人民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指引着我国民生实践不断取得辉煌成就,为实现2035年民生建设远景目标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4.
回溯百年,中国共产党揭开了中国民生建设的大幕,引领了中国民生建设的百年变革。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实践体现为三大逻辑,即民生建设的进路逻辑、人民立场嬗变的逻辑、民生观念的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性相生相长的逻辑。这三大逻辑紧密相连,在党百年民生建设过程中相生相伴。党百年民生建设实践的逻辑启示我们:新时代新阶段高水平民生建设必须立足中国的民生现实,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传统民生思想“现代化”的立场。  相似文献   

5.
百年来,党领导的民生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可以发现,主要在于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在准确把握历史任务中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践逻辑,以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生因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文化逻辑。搞清楚这三重逻辑,能为新发展阶段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进一步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7.
民主,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民生,是公民的经济权利.中国共产党认为,发展民主与改善民生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民生与民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民生包含民主,民主是构成民生的核心要素,是民生的高级发展形态;民生问题也是一个民主问题,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生在本质和核心上具有同一性;另一方面,发展民主与改善民生相互促进.民主具有重要的民生作用,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路径和方式;民生是促进民主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民主的逻辑载体.  相似文献   

8.
坚持民生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掌握民生信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体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对民生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探索了一套成熟的民生调查方案,具有系统性、秩序性、人民性。中国共产党民生调查研究过程不仅推动党群稳固结构的生成,也使党的民生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同时提高了党民生政策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民生调查研究的核心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体系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过程规范,坚持服务大众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具有如下六大特点:一是立足实际、独立探索,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与其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建立在一致的方法论基础之上;二是从经济一维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领导等多维,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日益全面;三是从以生产力为中心到以社会为中心,再到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向马克思主义价值旨归的回归;四是从本质到本质要求本质属性本质特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日渐深入;五是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实现了从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的再飞跃;六是从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到借鉴西方,再到自主建构,体现了理论上的创新能力和思想上的自我主张.这既是理论自身的逻辑发展,更是对发展着的实践的不断总结和提升,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依据不同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主要任务的不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发展的脉络可以归结为形成、发展、丰富和完善等四个不断演进的阶段。从“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政善生活”、到“不断使全体人民得到并日益增加看得见的利益”,最后到“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属”,逐渐完善。其共同点在于人民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11.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对民生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生的基本内涵、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民生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现代民生思想的理论来源、寻求民生问题的解决途径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进行回溯和总结,由此感受到民生思想是以民为本执政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2.
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党的百年建设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百年宣传思想工作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党就开始宣传思想工作实践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系统化.新中国成立开启了宣传思想工作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下发一系列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文件,确立了在全国范围、面向全体人民的宣传思想基本制度.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领域化和科学化发展轨道,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体制化和系统化逐步加强,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后,宣传思想工作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宣传思想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等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宣传思想工作进入到整体化、全方位、法治化新时代.建党百年宣传思想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宣传思想工作的地位日益明确,宣传思想工作概念范畴日益明晰,工作领域范围逐渐拓展,工作方式方法更加整合,工作格局向政党主导、多元主体方向发展.建党百年宣传思想工作历史发展进程中也积累了一些重要的经验: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坚持全员动手与专业人员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坚定走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民生问题就是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和人们的社会发展问题,这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成为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因而关注民生,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一直是其工作的重心.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社会实践出发,针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境况,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对当前解决民生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民生史观指导下的社会福利思想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试从其民生主义概念的界定引入,分析民生史观的目标——国利民福,总结民生史观指导下社会福利思想的有关社会政策,在此基础上对民生史观做以历史与现实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贫困治理制度体系中,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这些思想也是中国贫困治理制度建立与完善的基本价值遵循。从思想引领到制度领导,有效发挥思想引领力与制度领导力在贫困治理中的双重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成功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制度化不仅对相对贫困治理具有积极意义,对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的治理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即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坚持不断发展和完善治理制度体系和坚持党政目标的一致性。只有把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思想融入国家治理制度之中,实现思想引领与制度领导的有机统一,才能取得卓越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6.
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既有助于把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也有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还有助于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总结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必须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如整体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基础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通过全面梳理,我们发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以下四条基本经验,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及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总结基本经验是为了更好地追求现代价值,我们需要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初,就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着力解决与人民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就业、医疗等问题,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改善与发展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贺方彬 《南都学坛》2011,(6):103-109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和改善民生的历史。党在领导民生解放和民生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系统地解答"什么是民生,怎么样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民生观的基本问题,形成并发展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民生观,呈现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板块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等基本特点,系统地把握党民生观的这些基本特点,对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中的历史分期,阐述了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国家安全实践当中所形成的安全思想及其指导下的安全战略和安全行动,厘清了党的国家安全思想的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对党的国家安全思想基本特征和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充分把握了党的国家安全思想演进规律,并以此探究党的国家安全思想未来发展方向。以历史关照现在、以未来反求当下,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百年继续更好地应对各种安全挑战、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以及促进国家安全思想与国家安全实践的良性互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