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晏培松 《西部观察》2003,(11):34-37
(一) 长江水哟浪打浪, 三峡人哟是好样. 百年梦圆风和雨, 落了月亮有太阳. …… 在荡气回肠,悠扬婉转的三峡民歌声中,寡妇金大花解下围裙,默默地摘下"茶"字招牌,双河镇分管移民工作的副镇长刘万民高兴地在茶牌上写上了斗大一个"拆"字,随后这位镇长深深地给金大婶鞠上一躬,感谢这位移民搬迁"钉子户"对移民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相似文献   

2.
春袭龙滩     
山,没有三峡的雄伟. 水,没有长江的湍急. 工程,比不上世界第一的三峡水电站. 移民,仅有三峡移民的10%. 历史,比不上"巫山人"的古老. 文化,没有三峡灿烂的星光. 传说,也没有"巫山云雨"的优美和"大禹治水"的悲壮……  相似文献   

3.
在三峡移民史上,将永远记载公元2001年7月30日这一天.重庆市巫山县外迁移民工作组的一名老同志,好党员,用生命作代价,兑现了他生前"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庄重承诺.他的生命的最后时刻,在三峡移民攻坚战中度过.  相似文献   

4.
“文革”叙事与新移民作家的叙述视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革"作为我们民族历史中不可忽略的段落,包孕着太多的政治和文化内涵,理应是中国文学表现的重要主题,因为文学始终都承担着对民族历史叙述的使命。在近年日益引起评论界重视的新移民作家群体中,"文革"也是一个重要的书写点。新移民作家的"文革"叙事与内地的同类文本,当然有其相似之处,因为面对的精神资源是同一的。但新移民作家的"文革"叙事又绝不是内地同类文本的简单重复,它显然呈现着自己的独特立场和美学风格。应该说,新移民作家的"文革"叙事与内地的"文革"叙事构成了一种互补,共同构筑着中国文学中对于"文革"历史的记录。  相似文献   

5.
关于"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曾从方法论角度对它作出过科学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59页).这个解释体现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我们理解"实事求是"的理论依据.先就"实事"而论,不仅要从其本原意义上作唯物主义的理解,更应当要从辩证法方面把握.从  相似文献   

6.
瞿秋白在五四前后的思想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五四以前,其世界观处于艨胧时期,在五四运动中他迅速成为革命民主主义者,从1920年初至1921年末,他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此后,他就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了.与此大体相应,他的文化观念也经历了"混洽"东西文化时期、"爱"的文化观时期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时期,而贯穿其中的基本精神则是真挈地追求真理和为人民、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献身.下面就让我们踏着他的历史足迹,寻觅其中西文化观的历史演变和特点."自幼混洽世界史上几种文化的色彩"1899年,翟秋白出生于江苏武进县一个破落的仕宦之家.迎接他来到人间的是近代中国夜气如磐的苦难社会.正如他后老所说:"我的诞生地,就在这颠簸动荡的社会组织中破产的'士的阶段'之一家族里.这种最畸形的社会地位,濒于破产死灭的一种病的状态,绝对和我心灵的'内的要求'相矛盾.于是痛、苦、愁、惨与我生以俱来."〔2〕他的袒  相似文献   

7.
广东三峡移民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移民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三峡移民的语言使用状况值得语言学界关注。三峡移民语言由于安置地和安置方式的不同,呈多样性发展态势。对广东肇庆市两个移民点带有个案性的调查显示,三峡移民在母方言的保持和转用、第二语言(普通话、新方言)的使用,以及移民社区通用语言的使用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年龄分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三峡移民语言使用走向做了初步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论完整的世界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同志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实事求是的内涵,毛泽东同志曾有过精辟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  相似文献   

9.
三峡文学是一个地理文学概念,它着重强调三峡自然和人文环境对相关文学作品的影响。三峡水库的兴建为当代三峡文艺作品增添了新的主题——移民。这种类型的作品倾向于表达三峡地区在经历这场世纪大工程时的人文变化和对立矛盾,在淹没与重建的过程中,"家园"的缺失引发了很多人文工作者的思考。小说《孔雀的叫喊》表达了作者追溯个人和历史文化家园的主旨,电影《三峡好人》更注重人文关怀,挖掘了人类共有的漂泊情结和苦难感,并试图在迁徙过程中重建自我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
当你的目光越过雄奇壮丽的三峡,聚焦在三峡库区腹心的重庆市云阳县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三峡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在带给云阳县沉重的压力时,也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27万云阳儿女以负重拼搏、只争朝夕的精神,在移民中发展,在发展中移民,以汗水和智慧建起了一个山清水秀、生机蓬勃的新家园.  相似文献   

11.
《西部观察》2004,(7):11-14
当人们在注视着三峡移民为三峡作出无私奉献时,似乎并没有完全注意到那些为支援库区建设所做出某些奉献和牺牲的人们.……  相似文献   

12.
我们都离过婚,她还带着一个男孩。最初,两人对婚姻如惊弓之鸟,直到相恋了两年,都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才决定共结秦晋之好。 结婚的当天,那小家伙讲了句这样的话:"妈有一辆二手摩托车,我有一个'二手老爸'。"我听了不是滋味。过后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他不就是我的"二  相似文献   

13.
三峡移民精神深刻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推进"世纪工程"三峡大坝建设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瑰宝,其融汇了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是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力量.新时代,需要进一步永葆党员本色,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发挥人民作用,建构支撑性弘扬主体;丰富传承形式,形成立体式弘扬格局;依托优质资源,创新多样化传承载体;从而有效推动三峡移民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西部观察》2004,(8):11-14
当人们在注视着三峡移民为三峡作出无私奉献时,似乎并没有完全注意到那些为支援库区建设所做出某些奉献和牺牲的人们.……  相似文献   

15.
人有人不同,花有几样红. 同是观看三峡库区蓄水,见证高峡出平湖,三峡人脸上大多数写的是凝重惊诧和无奈,而德国小伙子Axer不远万里,来到三峡,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时,在不经意间,成了看库区蓄水的另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6.
<正> 这里所讨论的《文心雕龙》中的几个问题,大都和哲学问题有联系.于是便很自然地联想到黑格尔对布鲁克尔的批评:"他在一个古代哲学家的简单原则上面,附会进去这原则所可能有的一些结论和前提,这依照乌尔夫的形而上学的观念应该是那个原则的前提和结论,这样就天真地建造一种纯粹的、空虚的幻象,而以为这是真实的历史事实.我们太容易倾向于拿我们的思想方式去改铸古代哲学家."列宁对此很为赞许.他说:"卓绝地坚持哲学史中的严格的历史性,反对把我们所能了解的而古人事实上还没有的一种思想的'发展'硬挂到他们名下."我们应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前提下研究《文心雕龙》的思想.对《文心雕龙》,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7.
三联书店近年出版了八种名家的杂文集,其中一种是徐懋庸的,收录了作者已出版过的《不惊人集》、《打杂集》、《街头文谈》、《打杂续集》以及未出版过的《打杂新集》中的全部作品.徐懋庸的名字为人们所熟知,他与鲁迅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殊关系.鲁迅曾经热忱地称赞过徐懋庸,他对徐懋庸说:"有不少'左翼'作家,只'左'而很少'作',是空头文学家,而你每年至少译一本书,而且文章写得不少".鲁迅为徐懋庸的《打杂集》作序,说徐懋庸的杂文"和现在切贴,而且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够移人情."  相似文献   

18.
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湖北省麻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移民文化与当代社会--纪念‘湖广填四川'34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2月13日在成都召开,来自13个省市、包括香港地区共百余名代表参会,会议共收到近80篇论文.其中,有两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个教育部重点课题阶段成果提交大会.参会代表中有重量级的移民与客家文化研究学者,也有刚踏入该研究领域的年轻学人,还有来自川、渝、鄂三省市的文史工作者和文史爱好者.会议研讨围绕三大主题板块:"湖广填四川"、"麻城孝感乡"、客家移民与客家文化展开.  相似文献   

19.
实事求是要“求”些什么呢?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但是,如果我们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理解实事求是,就会发现,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其它时期的理论创造中,已经把他在上述定义中赋给实事求是的内容大大地发展了.毛泽东事实上已经提出,实事求是不仅要“求”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而且要“求”别的. 一毛泽东给实事求是下了定义后进一步解释说:“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1866-1952)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一书中提出了"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命题.刘修明同志在《江汉论坛》1987年第5期发表《非'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一文,对克罗齐的命题进行了彻底的否定.本文认为克罗齐的命题有一定合理性."当代史"的一般含义就是当代时间里的历史.克罗齐开卷就论述了当代史的一般含义,"'当代史'通常是指被视为过去五十年的、十年的、一年的、一月的、一日的、还是过去一小时或一分钟的.但是,如果我们严密地思考和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